分卷(102)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莫少珩抬頭,怎么了? 趙棣咳嗽了一聲,沒事。 只是這糧食是怎么吃的? 莫少珩: 你也忒奢侈了。 居然想吃掉他的種子。 一口吃下去,可不得跟直接吞銀子似的。 以后節約點,我們家當不多了。他得教育教育趙棣,怎么能養成奢侈之風,等上了金殿上還不得被人參一本。 只是沒想到,第二日,被參了一本的是他自己。 趙棣還回頭看了他一眼。 莫少珩: 趕緊轉移話題,再被那幾個老官兒口沫直噴地說下去,他都覺得他自己簡直罪大惡極,罪不可赦了。 稟圣人,臣日日苦心在家鉆研種子定向培養的學問,終于有了小小的突破。 愣是將所有聲音都壓了下來。 日日在家鉆研? 那是誰搞得滿城風雨,是誰弄的那個什么加盟店,一刻也沒有消停過? 聽說天天往烏衣巷跑,什么時候變成了在家鉆研學問了? 趙棣也是嘴角一抽,莫少珩一天在干什么,他最清楚不過。 莫少珩硬著頭皮道,如今正值春耕的時節,若是將播種的種子換成優良品種,來年的收益定能增加不少。 所以,臣諫言,讓各地加緊優選良種,并推廣良種。 若當地無良種的,也由官府負責,去外地調用。 金殿上,眾人皺起了眉頭。 先不說莫少珩的良種說,有沒有問題。 百姓種地,都是自留種,現在讓他們換種子,恐怕沒那么容易。 再說,更換種子,肯定得出錢購買,若是外地調種,價格就更不用說了,肯定遠高于當地的種子。 這法子,短時間內絕對推行不了,因為百姓不會愿意花這個錢,他們手里明明有種子不是,憑什么還花錢買別人的。 一項政策的實施,特別是打破原來固有政策的實施,比想象的要難得多。 莫少珩其實也有些準備,沒想到,直接被否定了,關鍵別人說得還十分的有理。 有時候,非是政策不好,而是根本實施不了。 必須得讓百姓看到其中的利益和好處,才能水到渠成的實施,不然費力不討好。 莫少珩也是感嘆,看來還是得他將優良種的產量真實地展現給大家切切實實地看到才行。 下朝后,莫少珩自己去準備自家耕地的播種問題了。 他現在的耕地稍微有點多,趙棣以前買了不少耕地。 正好帶上一群學生,進行戶外實踐課,畢竟這些學生跟著他做種子的定向培育的課題,也是人盡皆知。 若不做出點成績來,這些學生以前吹出去的牛逼怕是收不回來了。 陸陸續續的馬車,向城外而去。 馬車后都是肥皂泡泡,追逐的孩子跑得哈哈大笑。 莫少珩: 玩了這么多天,居然還沒有玩夠。 不過看著城里的孩子跟著泡泡起舞,心情也好了很多。 孩提,本就該快快樂樂的,而不是受饑餓所困。 半路上遇到了豆子的宣傳隊伍,那泡泡吹得,簡直專業極了。 莫少珩這次去農莊,主要是吩咐必須使用他買來的良種播種。 以及,他的辣椒,黃豆,甜菜,蘿卜種子也都得大面積的種上。 反倒是粟,象征性的種了一點點而已。 然后就是查看一些耕地情況。 路上,還問了問一群學生,你們的良種選好了嗎? 一群學生一個勁點頭。 他們花了足夠多的時間去選種,都是讓家里去各地收的種子回來。 然后,一顆一顆的選出來的。 莫少珩: 這次出來,主要是看看耕地,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事。 一群學生就玩得不亦樂乎的。 郊外有微風,那七彩的泡泡能飛得更遠。 玩得都不想回家。 當然一回到家,他們也跑去提醒他們父母,他們莊子上也得用他們買回來的優良種子。 父母:優良種子 這些學生讓人去各地買的那些種子本就很多,哪怕被這些學生篩選過后,依舊剩了不少。 反正都是播種,用什么種子似乎也沒區別,被這些學生耳提面命,也就答應了。 接下來的時間,莫少珩基本每天都去農莊。 耕地播種前,需要肥土。 這樣,去年流失的肥力才能補上,再能滿足這一年作物的生長所需。 肥土也簡單,灑上燒過的柴火的碳灰就行。 古時候做飯什么的都用柴火,這些碳灰以前都沒有用處,所以現在完全是夠的。 碳灰不僅僅是最好的磷鉀肥,它還能殺死地里面的很多細菌。 一群學生筆記記錄得嘩嘩的。 他們在國子監,現在不被人看不起了,就是因為他們幫朝廷研究種子定向培育。 他們對這些新奇的東西也頗為有興趣,無論出于什么原因,都還算上心。 他們自己也分到了一塊實驗地,他們家里的其他地,他們不管,但他們那塊,肯定是得按照學到了來耕種。 認真到不行。 所以只要是不用去國子監的時間,他們基本都跟著莫少珩在地里面到處跑。 成了涼京十分奇特的風景。 他們在做什么,涼京的百姓大概也知道,雖然可能沒怎么聽懂什么叫種子的定向培育。 似乎,他們北涼,連以前的一群小紈绔小霸王,都變得不一樣了呢。 而莫少珩,卻看著一群學生手上的紙筆,有些皺眉。 毛筆,太不適合做筆記了。 線裝的軟趴趴的本子,也不適合現在這種情況。 第61章 義務教育(國慶快樂) 要制作隨時都能方便使用的筆和本子。 本子還好說,將牛皮紙在制作過程中,分紙的工藝時,將紙分得厚一點。 這樣就能得到一塊黃褐色的,又硬又結實的紙板子,用來制作書殼,保護里面的宣紙就行。 裝訂依舊可以使用線裝,只是在釘上書殼的時候需要特別處理,因為書殼堅硬,釘得太死,就不方便翻開了。 這樣,哪怕沒有桌子,也能就著書殼書寫,十分方便隨時隨地做筆記。 難的是筆。 莫少珩最先想到的是鉛筆和鋼筆。 鉛筆的難點在筆芯,需要石墨和粘土。 粘土還好說,總能找到,但石墨,自然界是沒有純正的石墨的,需要從礦石中提取。 以現在的煉鐵工藝來說,提取倒是能提取出來,但無論是尋找礦石,還是提取,都相當的麻煩。 筆桿也一樣,筆桿其實是一種樹膠和木灰的混合體,高溫加熱膠化成一體,然后在它們還是膠狀的時候,包裹在筆芯上,冷卻變得堅硬后,就是大家看到的筆桿包裹筆芯的樣子了。 筆桿其實還好制作,樹膠花點時間也是能收集到的,像松樹等,砍開一個傷口,就能凝固出樹膠。 然后是鋼筆。 鋼筆的工藝就復雜了很多。 鍛煉鋼,需要的溫度,以現在的冶煉技術,很難達到。 但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鐵就行,為了防止生銹,可以在鐵外面鍍一層銀。 鍍銀工藝是現成的,北涼有一種銀箔,就在使用鍍銀工藝。 難點在于,鋼筆十分的精巧,無論是筆桿,筆尖,筆尖上的墨線和觸點,都不是隨便弄兩下就可以的。 特別是觸點,若是鐵尖的話,恐怕會刮紙,還得選擇適合的金屬包裹在筆尖上才行。 只有技藝高超的匠師才能制作得出來,也就注定無法像鉛筆一樣批量生產。 還有就是鋼筆的吸管也是問題。 柔軟的膠管,理論上其實也是可以通過冶煉樹膠來得到的,只是制作起來相當的麻煩就是了。 最后就是墨水,現在毛筆使用的墨,是通過硯加水研磨而來。 它的質地是十分粗的,甚至有明顯的顆粒,會堵塞吸管和筆線。 無論是鉛筆還是鋼筆,需要解決的問題都很多。 但也不能這么放棄,總是要試一試的。 莫少珩將鉛筆和鋼筆的制作過程用幾天的時間整理了出來,然后交給了匠師余叔。 讓余叔一群匠師去折騰了,他鎮北王府的匠師除了余叔這樣的木匠,也是有鐵匠,制作首飾等的巧匠的,精美的首飾都能制作出來,一些特殊形狀的筆筒筆尖之內,耐著性子,應該也是能弄出來的。 古時的匠師,因為一生都沒有使用過現代化機器,靠的全是手工,一生都在磨礪手上的功夫,他們的技巧技藝如何,是超乎想象的。 現代科技發展,但也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遺失了很多東西和技術,很多古人的東西拿到現代,一樣能讓人感覺震撼和不可思議。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或許在莫少珩看來,特別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也說不定。 莫少珩也沒有當甩手掌柜。 一,讓人開始選擇含有石墨的礦石。 二,收集樹膠,無論是制作鉛筆的筆桿,還是鋼筆的吸管,都是需要樹膠的。 三,嘗試找到一種適合做鋼筆筆尖觸點的金屬,越圓滑耐磨越好。 除此之外,莫少珩也開始制作本子需要的書殼了。 這個就比較簡單,多嘗試就能弄出來。 一邊春耕,將甜菜,黃豆,蘿卜,辣椒都播了一大片,然后一邊做這些,時間過得飛快。 最先弄出來的也是厚度足夠的紙板。 莫少珩得到通知的時候,已經是幾天后了。 專門去了一趟制紙的工坊。 管事拿了好幾種不同厚度的紙板,世子,按照你的吩咐,我們嘗試著改變工藝,弄出來了這幾種厚度的紙板,你看有你用得上的么? 莫少珩都有些驚訝,不錯。 眼睛一轉,像這種稍厚,但還達不到書殼厚度的紙板,他也有用處啊。 幾日后,烏衣巷新的商品上架了。 一種圓筒紙杯裝著的飲料。 捧在手上,插上一根切得整整齊齊的麥桿就能喝。 以前,烏衣巷的雪糕自然是名聲大震,但它無法攜帶太遠,根本不能帶回去給家人,現在好了,這種紙杯子的飲料,滿足了這個要求。 現在還是春季,不算太熱。 所以飲料分了三種。 第一種,牛奶。 第二種,羊奶。 第三種,糖水。 值得一說的是,莫少珩他們牧場的牛羊,開始進入哺乳期了,正是大量牛奶和羊奶產出的時候。 牛奶和羊奶,煮沸消毒,兌上糖,就是最純正的奶質飲料了,味道十分的純正。 而且,營養價值來說,也是十分可觀的,從小到大喝牛奶羊奶長大的孩子,身體素質是rou眼可見的。 就是價格貴了些。 當然,平民也能無負擔消費得起的,是第三種,糖水。 烏衣巷中,最先來消費的,還是趙景澄等學生。 穿著錦袍,一人捧一個大大的紙杯,插著麥稈,走在大街上。 莫少珩: 若不是那身古人的錦袍,莫少珩都以為自己穿越回去了。 就像,大街小巷,端著杯奶茶的現代人,差不了多少。 眼睛所看到的撕裂感,估計沒有人能理解莫少珩此時的感受。 捧著杯飲料看比賽,也是十分悠閑的。 每一種新產品上架,莫少珩自然會在三街戰報上打廣告。 沒過幾天。 街上,就能看到好些捧著紙杯子的古人,多是貴族世家的一些公子。 莫少珩: 現在,其他加盟商也來問,這飲料什么時候能進貨了。 因為有人已經在他們那問上門了,不是說烏衣巷的商品,這里也都有賣嗎? 莫少珩又得加班加點的安排上。 除了牛奶和羊奶。 莫少珩準備在弄出點新花樣。 北涼是有茶館的,也就是說有茶葉。 他準備弄出一些奶茶來。 讓口味豐富起來。 加上漸漸的,北涼獨有的一些水果,應該也會陸續出現了,水果奶茶也可以安排上。 奶茶的種類開始變得繁多了起來。 趙景澄等現在每天苦惱的事情,變成了到底喝哪一種飲料。 不得不說,貴族比起普通百姓來,在這個時代的生活,差距是十分大的。 趙景澄因為要減肥的原因,多數時間都是在其他同學那里蹭一口喝,一天為了蹭上一口奶茶,什么花招都能想出來。 他的減肥效果其實還不錯,身上的鎧甲手上的盾牌除了睡覺從來不離身,變得結實了不少,力氣也是巨增。 現在涼京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街道上這么一個大鐵桶,跑來跑去的。 隨著時間推移,雪糕也開始重新上架了。 奶茶,除了加熱,常溫,也迎來了加冰款。 整個涼京的大街小巷,也都時常能看到捧著紙杯的人了,不再限于烏衣巷周圍。 算得上是涼京的一種時尚元素? 走在涼京的街道上,很容易就能發現去年和今年的區別。 一座城池,一年一個樣,體現的是改變和發展。 每天,去奶茶店買一杯奶茶,去圖書館看看書,也成了很多人的日常。 這種改變的撕裂感也同樣出現在涼京百姓的腦海中。 特別是老人,數百年都沒什么改變的古城,短短一年發生了這些變化,實在明顯,但他們又非常適當地融入其中。 在他們眼中的年輕人的生活,變得和以往的,大不一樣了呢,估計也只有身處其中的年輕人,還沒有多少察覺吧。 北涼除了和南離繼續有不少摩擦,除了運河繼續在加班加點的修這等要事,似乎也無什么大事。 開春的時候,南離的軍隊居然sao擾了一陣北涼疆土。 有了防備的北涼,倒是沒有像上次他們占領洵地那樣,讓他們占了便宜。 消息傳回來的時候,也惡心到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