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8)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招娣哥給我說,他以后肯定會長成一個胖子。 想吃多少吃多少,實在太幸福了。 以前天天擔心吃不飽,現在竟擔心,別吃撐著了。 莫少珩揉了揉豆子的小腦袋,這才走進食堂。 食堂的管事,也有些感嘆地看向莫少珩。 粟米干飯,竟然放開了讓這些小貨郎吃,也只有他們世子這么好心的人才能做到了。 這些小貨郎,以前餓怕了,食量可都不小。 兩百多人,加上三條街道上的其他員工,這筆開銷可不小,況且還是每天如此,這筆賬就已經足夠驚人了。 一天還三頓,除了午餐,晚餐也是如此,早餐稍微有些不一樣,早餐是稀飯包子酸菜,或者面條,面條還附加各種臊子。 他北涼的普通百姓,也沒過上這樣的日子。 實在讓人感嘆。 其實,在莫少珩看來,至少讓人吃飽吧,這是最低最低的要求了,但在別人看來,十分的不可思議。 一群小貨郎,正在滿足的摸著小肚皮。 以前,包子雖然好吃,但也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現在,是吃得真好了,普通家的百姓,一頓也就一個菜而已。 食堂內,莫少珩的那些學生也在。 趙景澄正抱著一大碗加塞的飯,吃得呼呼的,面前還擺著一些他在隔壁買的鹵豬蹄之類。 他們是三街戰報的記者,為三街戰報提供了不少新聞素材,也算是莫少珩的員工? 這已經是趙景澄第三大碗飯了。 莫少珩看了一眼趙景澄面前的油膩的rou食,又看了一眼胖得有點過分的趙景澄。 這少年怎么變這么胖了? 好像從趙景澄每天泡在烏衣巷開始,體型就開始變了。 每天手里的食物就沒有停過,這吃貨根本忍不住。 胖一點,在莫少珩看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反而那些什么極端的瘦腰瘦身,瘦得跟排骨一樣,那才是和三寸金蓮一樣的病態審美。 每個時代,都有奇怪的病態審美呢。 胖一點雖然沒問題,他也不想引起什么肥胖憂慮,但作為一個醫生,太胖是病,會引起身體的很多疾病。 趙景澄現在的樣子,已經超過了普通肥胖了,這少年太能吃了。 莫少珩也沒說什么。 而是等下午的時候,專門讓南一帶著趙景澄去東市看了看。 看什么? 當然是專門去那些滿臉橫rou,又肥又胖的屠夫。 趙景澄眼睛直眨巴:突然感覺,我們涼京的胖子怎么這么多了? 南一說道,你在這么下去,就會長得和這些滿臉肥rou的屠夫一模一樣。 趙景澄都哆嗦了一下。 不,他要和他們老師一樣,風姿卓絕,走到哪里都讓人臉紅的遮住臉。 但這吃貨根本不可能完全戒掉rou食。 所以,莫少珩給他開了個方子。 第一,除了正餐,平時不離手的那些小食必須停了。 趙景澄肥胖的根本原因還是這個,必須有一定的攝入控制。 第二,你那套鎧甲和大盾牌,沒事的時候就穿上。 趙景澄的那一套裝備,簡直就是減肥神器。 對于這一點,趙景澄倒是完全沒有問題。 第三,我開了一個平時沒事就喝喝的湯方給你。 于是,烏衣巷中,經常能看到一個提著盾牌的小騎士,停在各種鋪子面前流口水,手里拿著奇怪的杯子喝著奇怪的水。 減肥,想要立馬見效,那是不健康的,也很難堅持。 像趙景澄這樣,能讓他慢慢變得壯實起來,而非肥胖。 為了不讓趙景澄偷吃,其他學生就成了監督。 趙景澄: 員工食堂有序的運行了起來。 涼京的百姓很快也發現了這么一處特殊的存在。 就不由得要問問小貨郎們,這個員工食堂是干什么的。 這時,一群小貨郎們就會變得特別幸福。 什么一天三頓飯,吃飯用三個碗開始傳開。 涼京的百姓: 甚至都有一點羨慕了。 聽說吃得也不差,光是粟米飯管飽,就已經十分不錯了,更別說還有菜有湯。 說起來,這些小貨郎,還是他們以前看著的面黃肌瘦的小乞丐呢。 變化真的好大。 這日,莫少珩在烏衣巷,居然沒有發現趙景澄等學生的跡象。 一問,這才知道,是趙景澄的爹,鎮西王近日回來述職了,今日正好抵達涼京。 一群學生跟著趙景澄去湊熱鬧了。 城門口。 遠遠地就能看到鎮西王的隊伍了。 你穿著這一身去見你爹,保證你爹都不認識你了。一群學生正在對趙景澄道。 趙景澄笑得憨憨的,可不是,也讓他爹見一見中二少年的熱血。 只是,隊伍靠近,還在讓他千萬別將鎧甲脫下來的學生,突然拿出了紙筆,嘩地就往隊伍跑。 王爺,有空和我喝一杯兒茶? 王爺,你能回答我幾個問題?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個人訪談,就耽擱你一會兒的時間。 趙景澄: 哈? 趕緊也往隊伍跑,可惜身上的鎧甲,手上的大盾牌太沉了。 這些死不要臉的娃簡直忒心黑了,居然套路他,難怪一個勁讓他不要將鎧甲脫下來。 趙景澄邊跑邊喊,爹,我是景澄啊,我才是親生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等他跑到的時候,還能聽到一群學生在道,王爺,親生的未必香,做專訪我們才是專業的。 趙景澄: 以及懵逼了的隊伍。 什么情況? 這不是他們涼京世家貴族家里的一些小公子么? 怎么一看到他們就這么激動,還說一堆誰也聽不懂的話。 鎮西王要去述職,哪有空做什么人物專訪。 不過,一群學生完全沒有放棄,這不,去皇宮的路上也能問些問題,一群學生就跟在隊伍旁邊,一臉興奮的問隊伍里面的士兵,亂七八糟的問題。 跟小狼狗在狩獵綿羊一樣。 涼京的百姓似乎已經習慣了跟著人屁股后面追的這群學生,恩,記者。 此時,鎮西王也在看著趙景澄。 這個一身鎧甲,看上去稍微魁梧了一點的大鐵疙瘩,是他兒子? 他兒子什么樣,他能不知道,別說習武的時候怎么偷jian?;?,平時連讓他拿一下武器,都能倔半天。 現在,居然穿著稍微有點,恩,特別夸張的一套,一看就特別沉重的裝備來迎接他。 趙景澄的這套裝備的樣式,是莫少珩給他提供的,的確古怪了一些。 完全就是一個沉重的鋼鐵機器,跟一大鐵桶一樣。 趙景澄將遮住臉部的頭盔往上面一推,這頭盔上面有個機關,平時將頭部保護得嚴實得很,但臉部的部分能直接推上去,露出半張臉。 趙景澄露出臉,爹,真是我啊。 這些狗仔問什么問題你都別答,他們套路深,會上報紙的。 鎮西王: 太久未見,難免要說上兩句。 什么臘rou咸魚好不好吃啊,亂七八糟。 趙景澄是有點怕他爹的。 然后目光又落在了他爹后面,一個身形壯碩的騎士身上。 這人和趙景澄長得有些像,就是年齡大上一些,是趙景澄的兄長,趙景行。 趙景澄和他哥關系不錯,趕緊道,這些狗仔請你去喝杯兒茶什么的,千萬別答應,他們最會忽悠人了。 上次,朱家發了一筆大財,結果愣是被這群小狗仔發現了貓膩,弄上了報,現在都被抄家了。 趙景澄熱情得很,讓人將他準備的食物也遞給他哥。 哥,待會我帶你去逛逛,嘖嘖,你估計都不認識我們涼京了。 趙景澄一個勁吞口水。 趙景行:你不吃? 他這弟弟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 旁邊就有人學生笑了起來,他要減肥,他只能看著。 這時,隊伍已經在城里走了一會兒了。 的確發現了一些不一樣。 街道上,一群十幾二十個小孩組成的隊伍,嘴里喊著什么一二一,走著整齊的步伐,在街道上穿過,最前面的那個孩子實在太小了,走路特別滑稽,腳兒都甩胸口了,但小口號喊得賊亮,走得特別自信。 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 更詭異的是,他們似乎能聽到城里的街道,傳來打斗聲。 但周圍的百姓,每一個臉上都沒有慌亂的表情。 太不可思議了。 聽聲音,像是大型械斗啊,涼京衛路過的時候,甚至僅僅是伸長了腦袋看了幾眼? 趙景澄看著他哥的懵樣,差點笑了出來,哥,別人在打比賽呢,沒事沒事。 趙景行,甚至連鎮西王: 城內的械斗聲,從來都是圣人最忌諱的,怎么現在 鎮西王要去述職,趙景澄就拉上了他哥,哥,我帶你去烏衣巷玩,今天有五殿下戰隊的比賽,我去給他當小兵,你才回來,我讓老師去給五殿下說說,讓你替代他們戰隊里面的人上場,當英雄。 我們三街之戰特別好玩。 這時,趙景行身后露出一個和趙景澄差不多的小兵:涼京能有什么好玩的,投壺? 這人是武侯府的小侯爺楚佑,是趙景澄母妃家的人,表親,也在軍中任職,平時最是看不起在京中貪逸享受的貴族子弟。 對楚佑,趙景澄也熟悉,從小玩到大,道,去了你就知道了,你當我們現在的涼京,還是以前的涼京嗎? 以至于,下午結束的時候,楚佑抱住趙景澄的大腿,我還想當小兵,我還要上場。 趙景澄直捂臉,忒丟人了。 以為現在的三街之戰是想上場就上場的啊,連五殿下今天都只有一場比賽,還因為他哥不熟悉戰場規則,輸掉了。 輸一場比賽,是要掉星級的,去年,五殿下自己的戰隊沒能進入四強,聽說生了好久的氣,他等會還要去給五殿下擼擼毛,不然下次小兵都不讓他當了。 趙景澄帶著他哥還有小侯爺楚佑逛了一下午的烏衣巷,看了一下午的三街之戰。 天都黑了,兩人都不肯走。 趙景澄: 莫少珩現在也在面臨一個問題。 三街之戰已經不是一開始的時候那樣了。 現在,報名的戰隊實在太多了。 就他們烏衣巷這么一個戰場,連趙焰秋,作為皇子組建的戰隊,要打一場都要排好幾天。 而且,街道上看三街之戰的人也太多了,擠得水泄不通的。 也難怪有人跑去東市。 這個問題,莫少珩其實早就想解決了,結果遇到了科舉的事情。 耽擱到了現在。 聽說,趙嵐的生意開始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了。 大家這么不長記性么?包子中毒事件鬧得那么沸沸揚揚。 不,大家是記得的,但又不得不買,因為被趙嵐的三街之戰吸引過去的人,要吃要喝吧,怎么也會買一些的。 莫少珩聽到消息的時候,心中一笑。 不過是因為推行科舉耽擱了,真以為搶了他生意,就這么輕松放過了? 看他釜底抽薪,徹底絕了趙嵐的生意。 莫少珩找到趙景澄等學生的時候,一群學生正帶著趙景行和楚佑滿大街玩呢,最近他們最喜歡看趙景行和楚佑玩不夠的樣子了。 莫少珩直接道,你們家里在涼京都有鋪子吧? 想不想在自家街道也組一個三街戰場。 像他們這樣的貴族的產業,基本都是一條街一條街的算。 這么多學生,家里產業剛好能組成三條街的,肯定不少,就算單獨一家組不成,總有剛好產業臨街的。 一群學生: 三街之戰能給鋪子上帶來多少生意,他們天天都能看到,其中的好處,整個涼京的人怕都是知道的。 組織三街之戰的那一點花費和帶來的人潮的好處,完全沒法比。 但他們也不可能像趙嵐一樣無恥,看到好的就去復制。 其他地方沒有復制同樣的三街之戰,一是實在沒那臉,二是看在鎮北王府和燕王府的面子上,不然三街之戰都開展一年多了,什么規矩也都摸透了。 現在,莫少珩主動提出來,讓他們在自家鋪子的街道組建三街之戰的戰場,又不一樣了。 他們鋪子的生意,怕也要火爆起來了。 一群學生叫得唧唧的,果然抵擋不住。 當然,莫少珩幫他們組建新的三街之戰的戰場,也不僅僅是為了打壓趙嵐的冒牌貨。 他在擴展生意。 莫少珩說道,我們烏衣巷的商品不錯吧,你們鋪子上有沒有興趣賣我們的商品? 他這是在改變商業模式。 自己做生意,雖然也賺錢,但鋪子就這些,再去購買新鋪子,花費就實在太大了。 他這是分銷模式。 他鎮北王府,提供商品,讓其他人來進貨,分銷售賣。 這樣才是最賺錢的。 這樣才能脫離小打小鬧,將生意真正的做大做強。 北涼的商業,都是家族模式,真正的大商業,在莫少珩看來還沒有。 或許官鹽能算上一個,但那是朝廷為保民生的措施,并不能拿來賺錢。 一群學生: 烏衣巷的商品有多好,不僅他們知道,整個涼京都知道啊。 聽說有些人為了來買烏衣巷的東西,從早上出發,穿過整個城市,都要來一趟。 涼京城非常大,加上城內馬車不能急行,城東想要買城西的東西,得花整整一天時間。 市場太大,供不應求,這也是莫少珩決定分銷模式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