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
書迷正在閱讀:被暴戾小師叔強娶了、請握緊你手中扳手、[咒回]加冕無罪、鳳凰蠱、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穿越)、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
第12章 再見前夫 楚凝愣了一下,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這個時辰正是上早朝的時辰,來來往往的人不少,不僅是徐承玄,其他官員也是能看到的。他和謝珩如此拉拉扯扯不會有什么影響嗎? 楚凝后退一步,裝作和謝珩不熟的模樣,然后緊張地看了看周圍,并沒有其他人在才略微松了一口氣。 昨晚還在一張床上,早上楚楚就要與我生分了嗎?偏偏謝珩還非要把他堵在馬車車廂后邊,因為旁邊是宮墻,所以形成了一個略微私密的空間。 楚凝皺著眉頭,微抬下巴,示意徐承玄就在對面。然而謝珩明明收到示意,也偏頭看了一眼,卻不曾放開他。 原來是徐學士。謝珩又伸手抹了抹楚凝的嘴角,目光晦暗深沉,怪不得吃成這樣。 對面的徐承玄只是錯愕了一瞬,謝珩回頭便已經低下頭,轉身就進了宮門。 楚凝搞不明白謝珩到底在發什么瘋,氣得又羞又惱,狠命地推了一下謝珩,快步也進了宮門,完全不肯理會在后面追著的謝珩。 今日早朝事情不多,大部分與楚凝沒什么關系。只有春庭、春風樓走水這件事和巡京隊略微扯上些關系。 皇帝一是嘉獎巡京隊反應迅速,二是因為燕親王暴露,對燕親王進行責備。好不容易有了燕親王的把柄,端親王陣營的自然不肯輕拿輕放,更有甚者直接要求徹查春庭賄賂官員一事,目標就是春庭最大的老板燕親王。 兩方在朝中吵吵鬧鬧,爭論不休,甚是難看,看得楚凝心累,只覺得當皇帝是天下第一大難事。 不過還有一件事引起了楚凝的注意北境派使者拜訪大梁,意欲和談。這些年來北境邊關有他鎮守一直安然無恙,縱使有小規模戰爭也會盡快被他按死在萌芽狀態。除了最近的一次,也是他被誣陷為通敵叛國的那一場戰爭。 那一場仗確實詭異。鎮北軍與北境鏖戰良久,從京城申請調度糧草過來,好巧不巧的被北境敵軍劫走。與此同時還有一支小隊不聽指揮,擅自做主從敵軍左翼攻擊。誰知敵軍大部隊全力偷襲主力部隊,這支小隊反而立下奇功。 緊接著京城就傳出來鎮北將軍楚凝通敵叛國,小隊隊長遠見卓識,拒絕軍令才能立下如此奇功。 后來這件案子由謝珩主審,只確定了他沒有通敵叛國,卻也沒能揪出真正的幕后主使。 以楚凝對北境部落的了解,北境人多數驍勇善戰,堅韌不屈,頗有野心。和大梁打了這么多年一直虎視眈眈,沒什么可能因為一場不痛不癢的敗仗俯首稱臣,其中必有蹊蹺。僅僅安排給禮部招待,恐有不妥。 只是大部分文臣都在京城看慣了,習慣了好日子,都沒能感覺到北境出使的問題,天然覺得是大梁強盛的緣故。更有甚者,像燕親王與端親王正在爭到底誰代替皇帝去接待北境使者。 楚凝想提這件事,又覺得自己的身份不是那么合適畢竟是有過通敵叛國嫌疑的人。只是猶豫一下,竟然還有人搶先一步。 陛下,臣認為此次北境來使必有不妥,還請慎重考慮。這聲音清亮婉轉,如黃鶯出谷。 說話的人名叫宋晚衣,同楚凝還是遠房親戚,算是楚凝的遠房表姐,同林家也有些親戚。 說起宋晚衣,在京城甚是出名。她生得容貌極佳,卻偏偏是一位女性乾君,不甘于男子之下。宋家一直把她當做普通女兒來養,甚至還打算把她送出去與人為妾。后來她離家出走,報名參軍,一步一步地從最低級的步兵爬上來,成了如今京城里唯一的女官,掌管著整個京畿軍。 她也曾實際交戰過,所以遠比其他人看得更加透徹。 北境一族驍勇善戰,與大梁紛爭不是一年兩年,怎么會因為一場小小的兵敗就俯首稱臣,所以此次來使必然事有蹊蹺。宋晚衣清了清嗓子繼續道。還請陛下下旨,嚴密監視北境使者,加強京城護衛。 見宋晚衣如此說,老皇帝應承下來,讓她午后在紫宸殿偏殿等候傳召,順帶還點名楚凝,一起商議此事。 說完這些便下了朝。 一下朝謝珩就被皇帝身邊的大總管叫走,楚凝樂得清閑,率先出了殿門準備回家。誰知他才走出去沒幾步就被不速之客攔下。 楚將軍楚將軍請留步。 楚凝回頭,發現竟然又是燕親王。 燕親王殿下安好。楚凝面無表情地行禮問安,下意識地先后退兩步,一邊猜測著燕親王到底想要做什么。 前兩日是本王唐突,喝了點酒便收不住信香,是本王的不對,還望楚卿莫要責怪本王。燕親王工工整整地向楚凝行了一禮,以示風度。 然而楚凝并不吃這一套,他只想趕緊離開。喝酒收不住信香,這樣的借口恐怕只能哄騙三歲小孩兒。 不過對上燕親王,他也不得不說違心的話。哪里哪里,臣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那便好。燕親王看起來十分滿意,便準備要走。 燕親王還沒來得及走,端親王又走了過來,眼看著就到了楚凝跟前。若是楚凝能什么都不管不顧,定然立刻轉身就跑。 端親王殿下安好。楚凝面無表情地問安。 楚卿安好。端親王繃著一張臉淡淡道。 楚凝時常覺得還是老子最懂兒子。就比如這兩位王爺的封號,燕親王簡直就是一只到處撒歡的傻燕,端親王不管到哪里都端著架子,繃著一張冷臉。 恕本王冒昧,聽說前幾日三哥在出宮的甬路旁與楚卿發生了些許不快,想來三哥定然不是故意的,還請楚卿見諒。端親王表情不變,本王聽說近來東市那邊新開了一條文玩街,里邊有不少好東西,本王淘到兩本兵法古籍,還望楚卿笑納。 說出來的話這么的不地道,他這話的意思像是在提醒楚凝,我哥唐突你了,你可不能放過他。我替他賠禮道歉,一定要記得我的好。 站在一旁的燕親王臉上烏云密布。 多謝殿下抬愛。楚凝心里冷笑一聲,只是這樣珍稀的古書難得一見,獨微臣閱讀鉆研實在是浪費,不如捐入藏書閣,讓大梁的文官武將都可閱讀,培養更多的人才,這才是此書之幸。 話音剛落,燕親王的臉變成了晴天,端親王的臉僵硬得像鋪了一層泥胚。 楚凝則見機行禮離開,兩位殿下的面子都沒有給。 只是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能到頭。奪嫡之爭向來慘烈,沒有人能真正獨善其身。只要這枚棋子有用,兩方就會爭取。若是爭取也爭取不到 那就毀滅這顆棋子,讓聽話的棋子上位。 自古以來,權謀之術,皆是如此。 走出去沒兩步,楚凝便覺得自己今日一定是沒翻黃歷看兇吉,這才剛打發兩位,又來了一位。 這次攔住他的是他的前夫徐承玄。 攔下來的地方是宮墻的一處角落,正是一處小宮殿的后門,偏僻寂靜,綠植叢生,是個私下聊天的好地方。 雖然楚凝并不想同徐承玄聊天,他們兩個除了嫁妝的事情也沒什么好說的。 你近日過的可還好?徐承玄站得稍遠一些,明明是他要說話,卻還要拿這副疏離樣子拿喬。 托徐大人的福,過的還行。楚凝漫不經心道。他當初在徐家過的甚是不好,徐母和主君都不重視,家里的下人自然也輕慢?,F在他自己在楚家,無人管束,自然過的比在徐家要好。 徐承玄聞言則是臉色微白。 不知道徐大人到底有什么事要說,若是無事,在下還有事要做。楚凝道。 曾幾何時他也曾想過討好面前的人,他自幼在家里也算是掌上明珠,到了徐家后年紀小,又無親人幫扶,對徐承玄也曾有過幾分依戀,也試過委曲求全。 只是他父母去世的早,他心里情愛就那么一點點,祖父去世之后,被徐家消磨得就不剩什么。 我我沒什么要說的,只是徐承玄猶豫不決。 楚凝覺得奇怪,徐承玄從來沒這樣磨磨蹭蹭過。 只是你最好離那些人遠一點。徐承玄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聲音也理直氣壯起來。燕親王,端親王,謝珩,你還是少招惹為好,他們都并非良人,同你不過是玩玩罷了,都不需要負責。你若是想要再嫁,還是找個老實本分的。 楚凝微愣。 你我才和離沒多久,若是招惹這些,對你的名聲也不好,更不容易再嫁。那些人滿眼權力富貴,對你的情誼怕是不會長久。徐承玄繼續道,越說話也越多,話里的走向也越來越偏。 徐承玄。楚凝打斷徐承玄的話,冷笑一聲。你是不是以為 你以為我楚凝人可盡夫,不管是對著誰都可以像只發/情的母/貓一樣隨便勾引! 作者有話要說: 徐承玄:你若是想要再嫁,還是找個老實本分的 楚凝:???? 謝珩:老實本分,這說的不就是我? 第13章 秋千 我不曾徐承玄被問得愣在原地,支支吾吾地還想要解釋。 你不曾什么?不曾誤解我?不曾以為我隨便勾引其他人?你明明字字句句都是如此!楚凝聲音冰冷。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對燕親王端親王有所招惹? 同為朝臣,在路上搭兩句話就是招惹?就是對我名聲不好? 你在心里隨意編排可是對我名聲有益? 我不是徐承玄還想反駁,一時之間卻不知道該從何反駁。他從未見過楚凝如此具有攻擊性的樣子。 在他為數不多的印象中,楚凝不管做什么事表情都淡淡的,帶著平和的笑容。不管是對徐家還是對他,從來不吵不鬧,就像沒有任何脾氣一樣。 平和乖巧且無趣。 他還從來不知道楚凝也可以有如此激烈的情緒,可以大吵大鬧,可以有這樣靈動的表情。 徐承玄一時之間陷入了恍惚之中。 你不是哈你哪句話透露著不是的意思?楚凝氣到發笑。 我,楚凝,從來沒有為了什么去爬別人的床,勾引招惹權貴。這七年來北境平和,邊關安穩,都是我楚凝日日夜夜守出來的! 我楚凝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不是因為我曾嫁給過你徐承玄,也不是因為巴結權貴,巴結皇親國戚來上位,是我楚凝帶領眾將士用命鑄就的,不是你們隨便一個人就可以質疑的! 你們有如今的安穩富貴,不知感激,胡亂猜測,若讓他人知道,恐怕會寒了所有將士,寒了所有百姓的心。 至于我是否改嫁楚凝冰冷的眼神落在徐承玄蒼白的臉上,也由不得徐大人置喙。你我二人也不比裝門面說什么和離。你休了我,我也不愿委屈求全。你我二人從我接到休書那一日起就已經恩斷義絕,再無關系。我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輪不到大人指指點點。 這一串的話說出來,徐承玄先是臉色通紅,緊接著又臉色蒼白,像是被迫咽了一只蒼蠅。 然而讓他最反感的一個情緒是他竟然覺得這樣的楚凝極有吸引力。 不是之前在家中溫柔平和的模樣,不是一個任人擺布的花瓶。他有情緒,有血rou,會抗爭,會反擊,是個勇往直前的將軍。 話說道這里已經沒什么好再說的。楚凝深吸了一口氣,毫不猶豫地轉身離開。他轉身的時候握緊雙手,極力地平復自己的情緒。 然而不僅是徐承玄,就連楚凝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在辯解的時候,沒有一句話提到謝珩。 出宮之后楚凝坐在馬車里覺得腦袋一陣一陣的發脹。他本來以為自己不會再受徐承玄影響,但是他們畢竟夫妻多年,總還是能牽動一絲他的情緒的。 在馬車里休息一會兒,楚凝便叫長明改道去巡京營。再有數日北境使者便會到來,他需要提前布置好京中的防御,健全值守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午后陛下召見,恐怕想聽的也是這些。 于是楚凝在巡京營里同幾位分隊長探討了一個中午,匆匆忙忙地囫圇一口飯,又接受召見進了宮。 進宮的不止有楚凝,還有宋晚衣和兩位親王,隨侍在側的還有謝珩。 老皇帝對北境使者來訪很是看重,并且必須要同意來訪才能以示大梁強盛。燕親王與端親王都打算替皇帝接待,二人爭論不休。 楚凝則是直接把中午研究的方案交到皇帝手中,與宋晚衣的京畿軍方案一同討論如何實施。宋晚衣雖然是女子,但是治軍也有一套自己獨到的見解,時常讓楚凝也耳目一新。 等方案敲定下來,楚凝便準備提前離開,任由兩位親王在一旁繼續扯皮。他走的時候謝珩正在替皇帝進行批復,見他要走,謝珩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 看謝珩吃癟,楚凝心里倒是覺得挺可樂的,頗有幸災樂禍的快樂。 因為慢了抬頭看謝珩的這一步,宋晚衣便先出了門。楚凝不方便拖延,也跟著出了門。誰知一只腳剛踏出紫宸殿的大門,便瞧見中宮那位年輕的小皇后也過來了。 小皇后今日穿的有些樸素,頭頂只有幾個簡單的絨花作為點綴,妝容也極其簡單。小小年紀就愛繃著一張臉,看起來疏離有禮。像是天上仙女,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楚凝看到皇后過來遲疑了一步,卻看到一直疏離有禮的小皇后抬頭溫柔似水地望著與他只有幾步之遙的宋晚衣。 小皇后沒有說話,但是那一個眼神足以說明全部。她們兩個并沒有多余的動作,只是默默行禮問安,卻天然有一股氣場在其中,誰都無法融入進去。 楚凝感覺自己似乎知道了不該知道的秘密。 傳言上一位皇后在宮中暴斃是因為做了什么事情讓皇帝不喜,所以皇帝親自挑選了一位可心的皇后,也就是現在的皇后謝柔。 謝柔是謝家旁系的庶女,年齡又極小,不管從哪一方面看都不是皇后的最佳人選,再加上謝家權傾朝野,更不應該被選中。偏偏皇帝對謝柔一見鐘情,非要納進皇宮,還直接封為皇后。 皇帝年紀比小皇后大得多,也并不經常臨幸皇后,宮中也漸漸傳聞二人感情不和??扇粽f感情不和,皇帝處處支持皇后,還把九皇子交給皇后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