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5)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我只想當花瓶[娛樂圈]、快穿之開掛泡仔1v1、重生千金馬甲多、萬人嫌真少爺重生了[末世]、攻略那個主角?。ù┰剑?/a>、[綜漫同人]咒言師每天都在柯學變強、[綜漫同人]今天也想換監護人呢、拼多多社恐逆襲(系統,nph)、初戀[1v1 H]、[綜漫同人]審神者伊之助
雖然看上去這場戰爭跟桃源城沒什么關系,淮漢之戰的開始北魏首先進攻的是襄陽、義陽、鐘離和南鄭,這四個地方都距離桃源城很遠。 退一萬步將就算真的會攻擊南兗州,連蕭雪行都找不到的地方,北魏將領肯定也找不到。 但蕭子瑢并不那么相信元嘉,萬一對方將他們這里的行蹤泄露了呢? 對方若是派上戰船在他們前去交易的時候跟在后面,怎么都能摸到他們的老巢。 一時之間蕭子瑢還真有些擔憂,立刻開了一場朝會。 陶知依舊是跟在他身邊,對于蕭子瑢這么鄭重有些不解:城主,此事應當是影響不到我們的。 蕭子瑢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更何況戰爭之下生靈涂炭,到時候影響到的有很多說不定又要有許多流離失所的人要前往安全地帶。 蕭子瑢不知道該怎么解釋,他就是有一種危機感,當然這股危機感可能還源于蕭雪行依舊沒有回去,并且他停留在南兗州的消息可能北魏已經知道了,在這種情況下,干掉齊國的攝政王哪怕不能讓齊國元氣大傷也能斷掉齊帝一臂,這也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他自己心里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想法,歷史上的淮漢之戰的確是齊國贏了,但也只是防守贏了,并沒有反擊,并且這一場戰役多少讓齊國上了些元氣。 若是可以,他做的這些東西或許也能幫助到那些將領,雖然他沒想到怎么送出去,但先做出來吧,萬一到時候就有辦法了呢? 蕭子瑢是直接下了幾道命令,首先就是城墻四角的箭樓一定要蓋好,另外一個就是要適當擴軍,并且擴軍不分男女,軍營卻是要分開的。 再然后就是需要翟希她們做的事情了,前面的命令都還好,這些蕭子瑢原本就說過,只不過是現在提前了而已。 而翟希卻有些意外:城主要做什么? 蕭子瑢微微瞇眼說道:弩,和手弩,城墻上的箭樓還有墻頭都要放置踏弩,我們人少,也不能所有人都死磕箭術,踏弩就是最合適的。 翟希聽后瞬間眼前一亮,這一年的時間,她做的東西其實并不是很多,最多的就是監督下面的人做龍骨水車,這東西在之前用到的不多,但是隨著梯田的增加,龍骨水車的好處逐漸體現了出來,那可是太省力了。 那些還在奴籍的人哪怕合伙都要買一個龍骨水車,減輕了很多負擔。 但是這對于翟希來說確實有些無趣了,哪怕后來建橋也不能讓她感興趣橋梁的圖紙都是城主拿出來的,她需要做的就是監工,讓人去撿貝殼磨粉,或者燒制砂子弄出大批量的石灰砂漿。 剩下就沒別的什么事情了,能讓她親自動用到機關術的事情幾乎沒有,現在聽說要做踏弩,她當然會興奮。 蕭子瑢將踏弩箭拿了出來,不過雖然有圖紙,但他們還是要進行改良,因為在他們這里用踏弩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小娘子。 像是陸柳那樣天生神力的小娘子終究是少數,大部分小娘子經過鍛煉力氣的確比普通人大,但跟鍛煉過的男人還是不能比,所以踏弩需要一些輔助設施從而讓其需要的力道減小,但還不能影響射程和力度。 這就十分困難,原本踏弩就是需要人坐在地上,利用手、腰、足三個地方,并且幾乎要全身發力才能上弦的存在。 想要弄出不耗費力氣的輔助就很難,最后蕭子瑢選擇的是另外一種方法發條上弦。 所謂發條上弦跟傳統上弦還是有區別的,傳統上弦是用力將弦拉開掛在機括上,但是這個發條上弦就是將機括做成活動用法,上弦的時候先將弦掛在機括上,然后一點點將整個機括往后拉,等到位之后就卡進凹槽之內,讓其成功上弦。 而在這個過程中,機括怎么被拉開就自然是需要好好研究的了,于是蕭子瑢想到了發條。 其實說起來也不過就是在踏弩上再加上一個手輪,手輪里面則是三個齒輪,齒輪上連接著鏈條,鏈條的一端在齒輪上,另外一端則連接機括。 這樣只要轉動手輪就能將機括一點點拉扯到后面,手輪為了容易轉動可以直接做成船舵的形狀。 這個想法不得不說還是很合適的,雖然cao作可能麻煩了一些,但對于力氣的要求便沒有那么大,甚至還可以同時一次射好多支箭,變成群體攻擊。 可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齒輪和鏈條的制作以及材料的選擇。 齒輪還好,因為可以做大一些,所以要求的技術也沒那么高,但是鏈條就很難為工匠了。 首先鏈條十分精巧,不僅本身需要超高的工藝,還要跟齒輪和機括的尺寸配套,這么看這一套做下來也很不容易,用時用力都很多,而且要的材料也很苛刻純銅是不行的,硬度不夠,必須加鐵。 也虧了蕭子瑢跟元嘉的交易之中有好幾次都讓對方弄了鐵礦石過來,雖然不多,但是真要計算一下的話,勉強也就是八張踏弩的材料,這還要在鐵匠不失誤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蕭子瑢這段時間也不干別的,就蹲在鐵匠鋪那邊跟翟希還有鐵匠討論這個鏈條的問題,最后決定不做那么精細了,鏈條粗點也好。 反正這個踏弩本來也不是移動要用的,到時候直接安置在城墻之上,重一點也沒關系,而且他還需要多彈道。 蕭子瑢對這個踏弩的定位很準確那就是防守反擊用的。 如果真的有人入侵的話對方那么多人,他們這點人根本拼不過,必須先防守住來一波遠程打擊,把對方打殘了然后再去收割一波殘血,近戰rou搏什么的能不上就不上,他們人少,死一個他都很心疼。 甚至他都在想往箭里塞火藥的可能性,只不過這個東西做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是點燃的問題,如果在射出之前點燃,那么一旦出現故障,可能就直接在踏弩上爆炸了,危險性很高。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飛行的過程中點燃,蕭子瑢悶不吭聲半晌才找到一個絕佳的材料白磷。 白磷本身易燃,而黑火藥只要比例對,一點火星都能讓其爆炸。 在箭射出去的時候,高速與空氣摩擦產生熱量,或許能夠點燃白磷。 不過這也是需要計算的,首先就是速度不夠快的話產生的那點熱量不足以點燃白磷,那就說什么都沒用。 所以踏弩的弓弦能夠產生多大的推力也很重要,不過蕭子瑢記得厲害的弓箭手射出的箭能夠產生尖嘯,那個速度應該是能達到的。 原本一開始是想要搞防衛而弄踏弩,到了后來則變成了蕭子瑢跟翟希兩個人研究各種物理現象,在這個過程中,蕭子瑢順手又給翟??破樟艘幌?。 也幸好翟希如今已經學到了初中物理,對于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還是能夠理解的。 等他們將能夠放黑火藥并且成功點燃的箭研究出來的時候,這一年都過去了一半,眼看就要進入秋天了,而等踏弩全部裝備上城墻的時候,時間這已經到了深秋。 自從上次元嘉提醒蕭子瑢北魏兵馬動向之后,蕭子瑢就一直在警惕,結果警惕了一年對方都沒動靜,因為這個他差點把跟元嘉的交易斷掉,還是元嘉哭著喊著表示蕭子瑢要是斷交易,他就跑蕭子瑢家門口吊死。 蕭子瑢無奈的同時也只好繼續跟他保持交易,當然最主要的是想要知道北魏的動向,如果北魏真的要動兵,他或許會想辦法通知蕭雪行一聲,讓對方早做準備,當然如果能夠將蕭雪行引走那是更好的。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蕭雪行還留在這里,今年他要是再不回去,那可就是連續兩年都沒回建康了,就算中間匆忙回去一次也是為了夏至和冬至的祭天,后來又回來了,整個過程快的都沒來得及讓蕭子瑢察覺到,還是后來才知曉。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蕭雪行手下過來尋找的次數并不多,他心中有些奇怪,總覺得對方態度有些問題,難道是放棄了? 如果那樣,他簡直要立刻點起鞭炮來慶祝。 然而事實上蕭雪行自然是沒放棄的,只是他最近正在休養身體,之前那一場水災之后接連是旱災,因為遲遲選不出刺史的緣故,一直都是蕭雪行在負責,將近一年的連軸轉下來,哪怕蕭雪行一直按照醫囑來吃藥,甚至一日三頓的吃藥膳都察覺到了疲憊。 如今南延州刺史剛剛上任,蕭雪行將工作交接完畢之后就著實修養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他連分析蕭子瑢的下落都做不到,到了秋天才精神了一些,又緩過來一口氣。 結果蕭雪行剛想繼續追尋蕭子瑢下落的時候,一直在長江北岸虎視眈眈的北魏終于在入冬之前亮出了獠牙。 第67章 蕭雪行在知道北魏揮兵南下的時候并不意外,從去年到今年,齊國就開始災難不斷,先是洪澇災害后有旱災,搞得百姓苦不堪言,但并不僅僅是齊國如此,北魏也好不到哪兒去。 旱災一來,齊國這邊占據南方半壁江山,有些地方的水源還是能供應得上的,遭災的地方并不多,但北魏就慘了一些也只有黃河沿岸才稍微好一點。 而旱災之后緊接著又來了蝗災,齊國這邊倒是沒怎么遭蝗災,但rou眼可見北魏今年的糧食收成必然不太好。 北魏雖然占據北邊多年,吸收了漢文化,看上去已經跟中原政權無限趨近,但那也只是表面上看而已,真的到了大事的時候還是會表露出一些游牧民族特有的野蠻,比如說掠邊。 從匈奴到五胡,為了保證自己的部落能夠平安過冬,入冬之前是一定會跑到中原這邊搶一波的。 現在這場戰爭依舊是如此,不過,北魏的野心比以前大得多,對方不僅要劫掠他們的糧食,還要占據這邊的土地。 蕭雪行一直在關注著戰爭,并且還時不時會推演一下沙盤。 凌福站在他身邊小心翼翼問道:殿下,這次您要出征嗎? 蕭雪行緩緩搖了搖頭:不,陛下不下令我們就不動。 他說完這句話轉頭看了一眼凌福問道:怎么?饞戰功了? 凌福憨笑道:哪兒能呢?屬下倒是希望您別去,您這身體剛好一點,實在不適合吃苦。 蕭雪行聽了之后忽然笑了笑,饒是凌福經常跟在他身邊也很少見到他的笑容,此時他這一笑頗有些燦若春花的樣子,看的凌福都舍不得移開目光。 蕭雪行從沙盤前離開,慢悠悠坐下說道:相信我,此時朝上想必也在吵架。 凌福愣了一下:??? 蕭雪行說道:有人想我出征,有人不想我出征,這兩撥人肯定是在吵的。 凌福有些驚訝:這這是為什么?難道是殿下走了這段時間,有些人發現殿下的好,所以也要保殿下? 蕭雪行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讓我出征的未必是壞,不讓我出征的未必是好。 凌福瞬間懵了,看著蕭雪行吭哧半天也不敢問,他自覺已經問得很多,而今天殿下心情好像也不錯,跟他說了不少,若是聰明一些的人肯定能明白他家殿下的意思,但他除了打仗什么也不會,自然聽不懂蕭雪行話中的隱喻。 蕭雪行也發覺凌福聽不懂,頗有些意興闌珊,但也沒說什么。 他已經習慣了,這些年懼他者多,懂他者少,天下更無一人是知己,他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 凌福見他望著窗外,更是一聲不敢吭。 其實蕭雪行此時此刻只是在猜測朝中動向,不過不用他猜,蕭鉉之子蕭霽讓人代筆的信就到了他手上。 正如蕭雪行所猜測,現在朝中基本上是分裂成了兩派。 因為北魏突然揮兵南下,齊國這邊猝不及防,所以一開始是吃了一些虧的。 而現在派出去的將領唯一能夠做到的也就是勉強守住城池,想要反擊或者把對方打回去是不太可能的。 隨著形勢一天一天的變化,朝上諸位官員總有沉不住氣的,這就想起了蕭雪行。 蕭雪行當年被蕭賾收養在身邊,但凡蕭賾出征他都跟著,哪怕年紀小也是在血與火之中歷練出來的,如今齊國若論打仗能比得上他的基本沒有。 這時候就有人想要把蕭雪行給放出去,讓他去跟北魏死磕。 反正不論贏或者輸,對齊國而言也沒太大損失,贏了固然好,輸了也在大家的預料之中,甚至還能借這個機會剝奪他攝政王的稱號。 最主要的是這兩年蕭雪行的身體一直反反復復不太好,說不定這次出征就掛在半路了呢? 把蕭雪行跟北魏放在一起,這些人居然更加畏懼蕭雪行一些。 實在是當初蕭雪行跟蕭衍一起攻入建康,將皇帝直接從寶座上扯下來的樣子讓他們有了心理陰影。 而另外一邊不想讓蕭雪行出征的也不是蕭雪行一黨,實際上蕭鉉能夠放任蕭雪行一直當著攝政王就是因為蕭雪行除了手下的兵,根本沒有黨羽。 朝中大臣想要討好他的人不少,結果都被他送了一碗閉門羹吃,漸漸的竟然恨他的比喜歡他的多。 當然喜歡他敬佩他的也不是沒有,不過那些大多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在官場上有他這樣地位的少,也說不上話。 那些不讓他出征的是擔心蕭雪行在裝病,畢竟這兩年蕭雪行不知道為什么就窩在南兗州不肯走,要說那地方能溫養身體鬼都不信,所以蕭雪行一定有陰謀。 說不定他身體早就好了,就是為了蒙蔽大家。 這要是讓他出征,這不是將軍功往他手上送嗎? 現在蕭雪行頂著攝政王的名頭已經很難搞了,再來一點軍功,而且還是打退了北魏,這朝上還有他們什么事兒? 如今三公面對蕭雪行都恨不得退避三舍,再這樣下去還了得? 信上將諸位大臣的心理活動寫的惟妙惟肖,讓蕭雪行跟看熱鬧一樣,他也的確是看笑了,同時心里也有些可惜,只覺得這位皇子眼瞎心亮,將這些大臣的想法都摸得透透的。 但凡他的眼睛沒問題,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陛下也不至于頭疼繼承人的問題。 不過,如果他眼睛是好的,說不定也活不到現在。 蕭霽在信里提醒了一句:小心點,他們可能要把南兗州的兵力調走。 蕭雪行一點也不意外,現在北魏南下,調兵是肯定的,從哪里調卻很有學問,現在他在南兗州,手下的兵馬也都在這里,那些人自然有理由調走南兗州的兵力,反正他在這里嘛。 他也不介意,隨便調,反正他是打定主意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倒不是不關心國事,主要是他自己也擔心萬一打到一半身體撐不住怎么辦? 他還沒找到蕭子瑢,甚至會擔心萬一他把對方打的太狠,萬一對方把蕭子瑢撕票了怎么辦? 蕭霽的信來了沒多久,朝廷的調令就下來,南兗州的駐軍統領十分歡快的帶人走了留在這里他總擔心說不定啥時候他也要跟著被一鍋端,畢竟要是論貪污他可一點也不少,吃空餉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約定俗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