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書迷正在閱讀:病嬌大佬懷里的小撩精又黑化了、成為病弱少年的白月光、無法預測的她、偏執江爺的小仙女又甜又軟、小甜妻她超兇的、長安公主(出軌1v1)、重生七十年代小福妻、農女有田:娘子,很彪悍、武神至尊、這個刺客有毛病
抬眼看見靈寵小雪那眼巴巴地抓耳找腮的模樣,便將其中最好一顆四階妖丹挑了出來,雙手奉上,笑道,“這靈寵這么喜歡,仙師就收下這一顆吧?!?/br> “那就卻之不恭了?!?/br> 云妙微微一笑,伸袖一拂,那妖丹便到了云妙手中,小雪聽到是給自己的,立馬伸爪撈了,抱在懷里把玩著。上牙輕咬試試硬度,舔兩下嘗嘗咸淡,再撓幾把摸摸手感,玩得不亦樂乎。 事情已了,全村人的威脅解除,白石村的村民們面上一掃陰云,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云妙放出小墨,要請榮哲跟著上去,一直在邊上觀察的阿烏跑了過來,沖著云妙露出了討好的笑容,“仙師,帶上阿烏吧,阿烏也可以幫忙打聽消息的?!?/br> 他這句話,有的詞用的是官話,有的是土語,雙語雜混,云妙居然也聽懂了,心想這小少年倒真是聰明。正考慮著要不要帶上他時。 卻聽榮哲道,“仙師不若帶上阿烏,他跟小孩子們最是熟悉,也能幫點小忙?!?/br> 有時候小孩子的消息比大人的更為準確有用呢。 云妙便點點頭,同意帶上他,阿烏眼露驚喜,卻很是穩重地沒有亂跳亂叫。 三人一猴同登上飛劍,隨著云妙修為的提高,小墨的劍身如今已經跟一只大船一般,三人站在上面,還有好大的空余。 劍身向上一起,雖然速度并不快,但做為凡人的兩人還是有點猝然不及備,榮哲還好,只是身子晃了晃便保持了平衡,畢竟也是相當修為練氣七八層的人了。 小阿烏就頂不住了,向后摔了個屁蹲。雖然不痛,卻也自覺丟人。 偏偏某只靈猴是最愛笑話人的,指著阿烏笑得樂不可支。 阿烏本來黑黝黝小臉上又飄上幾朵紅暈,雖然看上去并不明顯,還是不好意思地低了頭。 云妙拎起還在笑得發抖的小雪,伸指點點它的小腦袋,又點了點它懷中抱著的寶貝妖丹,那意思就是你再不乖,可就要沒收了哦。 小雪忙老實了,縮了縮身子,一心一意地摟緊了自己的妖丹。張開嘴阿嗚一口,將妖丹格吱格吱地當點心吃下了肚,哼哼,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看主人還怎么沒收? 看得阿烏心下直想,原來阿爹他們打獵得到的那個妖丹還可以這樣吃么,看起來好香甜的樣子。 榮哲瞧著阿烏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卻是暗道,等下可要找個機會跟他說說,這東西可是不能吃的,凡人吃了會爆體而亡的??! 又想這小小的靈寵,居然輕易地吃下四階妖丹都若無其事,估計它最少也是四階的。這位仙師果然是大有來頭,如今能養得起四階靈寵的散仙可是不多。 若不是云妙急著尋找上官衡的消息,見了這三個各自的表情和小動作定要心下暗笑,可惜她現下只是在想,那個陌生人倒底是不是上官衡,若是的話,他又去了哪兒呢? 有榮哲指路,小墨飛行的速度又快,不過數十息便到了青風村。 這青風村果然名符其實,村子半隱藏在絕壁山崖間。 山崖之上爬滿了粗長的長藤,那最粗的藤蔓居然有數人合抱那般粗大,山崖表面呈現紅褐色,但卻幾乎被青綠色的藤蔓全都遮住了,青風村的位置正處于山崖中段的內縫之中,好象山腹之間被人橫劈一刀,裂開一道巨大的斷面傷口,給數十間凡人小屋提供遮風擋雨的庇護之地。而那些粗長的藤蔓,就好象天然的繩梯一般供人上下來去,想來這些村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有不少村民攀著藤蔓上下,身手靈活如猿猴。 好吧,云妙承認自己開了眼界了,在中土和小衡衡游歷了四十多年,還真沒見類似的村莊。 順手拍了拍興奮地扒在邊緣,朝下東張西望的小雪。 好吧,知道你看見了這藤蔓啊,絕壁啊什么的好象見到了老家親人一般,但眼下還身在數百尺高空,你要瘋玩也等下到山腹再說好伐? 榮哲見仙師面上露出興味之色,忙道,“青風村這邊的山崖間生活著許多個頭小的飛行妖獸,山藤間也長著幾種果實可以食用,青風村民就靠著獵殺飛行妖獸和這些果實為生。他們這個村地方偏僻,有時連自然宗的仙師都懶得來收捐貢,倒是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可惜就是能住的人口有限,能吃的也將將夠他們這村里十來口。若遇到兇猛的飛行妖獸,一下子打傷半村人也是有的。 有一年仙師收捐貢,偏趕上一頭五階霄云雕在這附近,不但吃掉了青風村三四個村民,還將那仙師打得重傷,后來這里便少有仙師愿意來了?!?/br> 云妙點點頭道,“是啊,為了一百塊靈石送了命,換了哪個也不樂意啊?!?/br> 說話間小墨便在山腹間的一處略平整些的地方降落,幾人下了飛劍。 那少年阿烏還回頭瞧了瞧那一路乘坐的小墨,見小墨在空中越變越小,最后飛入云妙的袖間,不由得雙眼放光,大是欽慕。 小雪已經發出歡樂得不行的吱吱叫聲,一個空心跟頭就朝崖下呼嘯著墜去,阿烏還擔心地瞧著,怕這小猴摔下崖底,云妙卻笑道,“莫理它,讓它瘋去!” 三人便走進了青風村中,榮哲叫道,“朗木,朗木!快出來?!?/br> “榮哲老兄!” 自山縫間的一座藤編木屋內出來一位老者,修為大約在八層,瞧著比榮哲年輕個幾歲,身板極為健壯,膚色倒是比白石的人要淺上許多,也不知是否因為在這崖間很少見到陽光的緣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