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離后前夫失憶了 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拯救美強慘后我紅遍世界(穿越)、不計前嫌(出軌H)、厲先生要藏嬌、愛豆今天掉馬了嗎?[重生]、最強網紅(重生)、在修羅場拯救虐文女主[快穿](GL)、假千金是滿級綠茶[穿書](GL)、一開局就無敵、帶球跑后我生下了史前恐龍、她那么沙雕[穿書]
太后怫然而怒:“這李君屹真是好大的膽子!” 安總管以為太后是因為李君屹將嘉和公主送去襄國而大怒,?想到卻聽見太后在下一句問道:“他把沈清月帶去哪里了?” 安總管?有想到相比于嘉和公主,太后似乎更關心沈清月? “回太后,奴才的人問過李大人,可李大人雖是承認自己將嘉和公主送去了襄國,卻不肯承認他與那伙匪徒認識,更不肯說出沈姑娘的下落……” 太后深深吸了一口,開始理性地去分析這件事:“他定然以為哀家要找回沈清月是要再次傷害她,自然不肯說出沈清月的下落,可是哀家必須找到沈清月……” 她給沈清月喂了七心丸的毒|藥,唐嬤嬤又只帶了半年的解藥,不曉得那些人劫走沈清月的時候,有?有連同解藥一起帶走? 若是?有解藥,不曉得現在沈清月怎樣了? “唐嬤嬤可曾說過,她身上七心丸的解藥還在不在?” “唐嬤嬤說,她身上的解藥不曉得何時被換成了泥丸,已經不在了,許是被沈清月和她的丫鬟偷走了?!?/br> 太后這才稍稍松了一口氣:“那就好……” “太后,奴才派去的人,還從嘉和公主口中得知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嘉和公主說,她被李君屹送去的路上看到了那伙匪徒,其中為首的那個,稱沈清月是他的meimei……” “meimei?” “是,就是不知沈清月究竟是不是他的親meimei,但總歸是一條線索……” “難道……”太后深思起來。 若是沈清月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且是一母同胞血脈相連的親哥哥,那他豈不是自己的…… “難道哀家還有一個外孫?” 第72章 .問話·? “難道哀家還有一個外孫?” 太后不小心將自己的心里話說了出來。 安總管聽見了這句話,茫然道:“太后,您方才說什么?” 太后心中卻為著這一猜測而隱隱激動起來:“你派人去一趟沈府,讓沈夫人再進宮一趟?!彼愿赖?。 “是?!卑部偣軕?可沒有立即離去,因為他還有事情沒有稟報完,“太后,嘉和公主現在在襄國,據說哭鬧得厲害,太后需要奴才派人將嘉和公主帶回來嗎?” “嘉和……”一說起嘉和,太后不免就覺得頭疼。 若非是她任性,瞞著自己偷偷去了凌州,也不會被李君屹帶去了西南邊境將沈清月換了回來。 若是沈清月沒有被換回來,此時在襄國的就是沈清月了,也不會因此下落不明,叫她如此擔心了。 但是想到先前嘉和為了不去襄國而絕食的樣子,太后心里免不了又心疼起來。但她又想到自己為了嘉和,對沈清月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情,如今能不能找到沈清月都還未知,就算找到了她,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原諒自己? 一想到這里,太后對嘉和的那份心疼便逐漸消退了去,她對安總管說:“嘉和辜負了哀家對她的一番苦心謀劃,依著自己的性子任意妄為,此番就讓她在襄國待一段時間,也算叫她長長記性……” 況且前些日子皇帝忽然病倒,太醫診斷是多年傷神費力虧待了身子,滋補的藥一直喝著,可這么多天過去了,皇帝的病情卻一直不見有什么好的起色。 因此太后也不愿在這個時候將嘉和接回來,惹皇帝生氣。 安總管見太后做出這樣的決定,著實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的:他原本以為太后如此疼愛嘉和公主,一定會不計一切將她接回來的,可如今竟然舍得讓嘉和公主待在襄國…… 不僅如此,太后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對沈清月的事情頗為上心,如今又讓他派人召沈清月的母親常氏進宮,定然又是要問她關于沈清月的事情…… 這是為什么呢? 安總管不好問,便帶著滿腹的疑慮,安排人去沈府了。 常氏聽聞太后又要召見自己,登時慌了神。 上次太后召見自己,問了許多孟云月的事情,還要將沈清月追回來。而當初太后承諾給他們的侯爵之位,不僅沒有兌現,甚至在這之后不久,沈九儒的官職便被連降數階,從一個堂堂的觀文閣大學士,降到了一個從五品的閑職,現在官場上的人都在暗中笑話他…… 沈九儒受不住這樣的屈辱,消沉了許多日,一度想辭官回青川老家,甚至天天與她爭吵,當初就不該送沈清月去皇宮。 可常氏哪里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她想起自己先前就吃過這樣的虧,那是沈清月與李君屹和離后不久,太尉夫人以蔭補名額的為交換條件,讓沈清月離開京城。她為了給兒子爭太尉手中的蔭補名額,便違心將沈清月趕回了青川老家,可最后這蔭補名額也沒落到自己兒子手中,李太尉將名額給了他的侄兒…… 她雖去太尉府鬧了一通,可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自己默默咽下這個啞巴虧。 沒想到自己不僅沒有吃一塹長一智,反而又受了太后的迷惑,以為將沈清月送去皇宮代替嘉和公主去襄國,能給沈九儒換回一個侯爺的爵位,可沒想到太后竟也是過河拆橋翻臉不認賬之人,甚至比太尉夫人還要過分…… 可是對方是太后,常氏敢去太尉府鬧,卻沒有膽子去皇宮里鬧,可憐她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真真憋屈得慌。 今日宮里又派來人過來,說傳太后的口諭,要讓她進宮一趟,常氏心里便慌成了一片,可又不敢違抗,便戰戰惶惶地與宮人一起進宮了。 這一次進宮,太后又在問她關于孟云月的事情,問她孟云月在生下沈清月之前,是不是還生了一個兒子? 常氏也不知太后是從哪里得知的消息,興趣是派人去青川打聽的,她便也承認了:“是,孟氏確實還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沈清云,比清月大四五歲……” 太后一聽,果然有這個孩子的存在,心中不由大喜:“你先前怎的不說?” 常氏心想先前您也沒問啊。 可她不敢這樣回答太后,只能說是自己的錯:“是臣婦疏漏了?!?/br> “那孩子呢?”太后問她,“怎的沒養在府中?” 常氏戰戰兢兢道:“回太后,那孩子在孟氏去世后,便離家出走了……” “離家出走?”太后神情一冷,“為何會離家出走?可是你們虧待了他?” “沒有沒有,”常氏哪里敢承認,慌忙解釋道,“臣婦一直待他如親生一般,他許是接受不了自己親生母親的離世,才離家出走的……” 太后卻忽然想到了什么:“你方才說,清云比清月大四五歲,而你生的兒子比清月小,如此說來,莫不是沈九儒先納了孟氏為妾,后才娶了你?” “這……”常氏先前在太后面前撒謊說孟氏是沈九儒的小妾,原本想給自己立正妻之位,沒想到卻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在鄒國,當官之人未娶妻先納妾,是觸犯了鄒國的律例,要受到懲罰的。 沈九儒已經被連降數階了,若是再因為這條罪責受到處罰,怕是在京官職不保,要被貶謫到其他地方做官了。 如此,常氏只得硬著頭皮說出了事實:“回太后,先前是臣婦說錯了,其實孟氏也是我家老爺明媒正娶的妻,與臣婦平起平坐,同為正室……” 殿中忽然安靜了下來,太后臉色陰郁,許久沒有說話,讓常氏愈發膽戰心驚。 “原來如此……”太后目光幽冷,如刀子一般落在常氏的身上,“原來是沈九儒負了孟氏,又娶了你……” “不、不是這樣的……”常氏心虛地想要解釋。 太后怫然站起身來,指著她道:“你們可真是好一對狼心狗肺的夫妻!負了孟氏在前,趕走她的兒子在后,如今竟又將她的女兒也賣了出去,你們怎的有臉做這樣的事情?你們難道就不會良心不安嗎?” “太后……”常氏見太后大怒,忙跪了下來,可是她被罵得實在冤屈。 負了孟氏的人是沈九儒又不是她,而那沈清云確實是自己離家出走,他們只是沒有出去尋找而已。再說沈清月去襄國一事,難道不是太后逼迫誘|惑在先,他們才將沈清月送進宮里的嗎? 如今怎的都怪在她的頭上了? 事到如今,惹怒了太后,左右自己和沈九儒也沒什么好果子吃了,常氏壯了壯膽子,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太后,您為何如此關心孟氏的事情?難道孟氏是您的什么人嗎?” “那孟氏,”太后盛怒的臉上,眸中卻漫出悲涼來,“她是哀家丟失在民間的女兒,若她現在還活著,她本該是鄒國的長公主!” 常氏大駭…… *** 沈清月和大哥一起來到了鹿野縣的一個叫花溪鎮的地方。 大哥先前派人來鹿野縣打聽過,那個叫江凌游的神醫就在花溪鎮。 據說是在一座山上,有茅草屋三間,他就住在那里。 他們來到花溪鎮,尋著山頭找去,又問了住在山下的村民,有一個村民告訴他們,山上確實有三間茅草屋,里面住著一個怪人,經常搗鼓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人說他是神醫,有人說他是騙子…… 如此沈清月和大哥便上了山,在半山腰處發現了茅草屋,走近后便聞到了一股苦澀難聞的藥味。 “應該就是這里了?!泵锨逶拼蟛较茸吡诉^去,扣響了那扇搖搖欲墜的小門,問道,“有人在嗎?” 里面并未傳來回應。 孟清云自寬大的門縫看了一眼里面落下的門栓,確認里面該是有人的,便耐著性子繼續敲門,提高了些許嗓門:“江神醫可是住在這里?” 里面依舊靜悄悄的。 孟清云與沈清月對視一眼,沈清月道:“現在快晌午了,莫不是神醫在午睡?” 話音剛落,里面忽然傳來“咣當”一聲響。 透過門縫,可以看到是一個葫蘆做的水瓢被人從房間里扔了出來,落在地方發出的脆響。 孟清云眉頭一皺:“這神醫好大的脾氣……” 不過他自己脾氣也不好,見對方不僅不回應他們,還扔個水瓢趕他們走,委實太不尊重人了些…… 孟清云心中一氣,改敲門為拍門,手上不免也多用了幾分力氣。沒想到沒拍幾下,那兩扇木門便連同門框砰得落到了地上…… 孟清云愣了一下,確認自己真的沒有用太多的力氣:“哎這破門……” 雖然有些不禮貌,但是為了沈清月和綠竹身上的毒,孟清云還是帶著沈清月她們走了進去。 順著方才水瓢飛出來的方向,他們往東邊的茅草屋走去。 茅草屋上的小門未鎖,傳來咕嘟咕嘟熬藥的聲音,他們走了進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一個年輕的男子正躺在地上,身子蜷縮成一團,口中有烏血溢出,看樣子像是中了毒。 他尚還有意識,指了指火爐上正在熬的藥…… “你要喝藥?”沈清月問他。 他艱難地發出了極其微弱的聲音:“那是……解藥……” 梔素反應最快,立即轉身找了一個碗,將guntang的藥盛了出來。 洛楊將那人扶起來,梔素屈膝蹲下,將藥遞到他的嘴邊…… 他搖搖頭:“燙,吹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