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國寶級科學家 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病弱大佬的獨寵咸魚[娛樂圈](穿越)、和離后前夫失憶了、拯救美強慘后我紅遍世界(穿越)、不計前嫌(出軌H)、厲先生要藏嬌、愛豆今天掉馬了嗎?[重生]、最強網紅(重生)、在修羅場拯救虐文女主[快穿](GL)、假千金是滿級綠茶[穿書](GL)、一開局就無敵
顧槿皺了皺眉,為何就不能真心實意地為四jiejie高興呢,為她苦盡甘來高興,為何非要想著幫扶,想著利益,她嫁人以后也是如此嗎。 只有娘家好了,她才能好。 平陽侯承認自己看走了眼,他讓管事備了禮,送到莊子上去,別的一概沒說。 他也不想吃相太難看,就像英國公一樣,等顧筠搬家,再備份禮就是了,顧槿還未出嫁,她同顧筠關系好,常常走動。 這些禮顧筠都記下了,以后回禮都是按這個分例再添上一兩成回過去,不占他們便宜。 新家得打掃,挑個好日子搬過去,下午的時候,裴湘過來送東西。 “嫂子,皇上的賞賜,良田百頃,白銀百兩,還有珠寶綢緞,我都給帶過來了?!迸嵯娓吲d,她怕兄長不方便過來,就自己把東西帶了過來。 顧筠沒想到會有這么多的莊子,細想就明白其中關竅,沒有莊子裴殊怎么種地,皇上給裴殊莊子是為了更好種地,日后收了糧食,也是先低價賣給朝廷。 那這賞賜拿的也心安。 莊子的地契還有莊戶的賣身契,都一塊送來了,圣旨妥帖地裝在匣子里,裴湘收拾的很好,自己沒翻,也未給別人看過。 這是恩典。 顧筠看著滿臉喜意的meimei,笑了笑,“還好有你,不然真不知怎么辦才好,地雖多,但皇上有自己的用意,珠寶和綢緞你拿一半走?!?/br> 裴湘不要,“這是給兄長嫂子的,我要像什么話!” 顧筠:“你哥就你一個親meimei,我也是拿你當親妹子的,讓你拿著就拿著,從前沒有哥哥撐腰,以后有的?!?/br> 裴湘鼻子一酸,眼眶一下就紅了,“從前也不委屈的,我知道哥哥有他的難處?!?/br> 顧筠揉了揉裴湘的頭,“你的好,我們都記著,若是在國公府有不如意之處,大可來這兒住,這就是你的家。過陣子我們打算搬新家去,你過來住?!?/br> 裴湘點了點頭,她也覺得是苦盡甘來,在國公府現在,沒人敢小瞧她,和從前一比,就是天上和地上。 “我肯定來的,嫂子別嫌我煩就好了,”裴湘說了幾句國公府的事,“父親變了許多,但沒有重立世子的意思,裴靖每日按時應卯,看不出什么來,他那夫人沒有管家,中饋還是徐氏管著?!?/br> 回想起來,越發覺得徐氏狼子野心。 顧筠道:“英國公如何與我們沒什么關系,你哥也不會認回去,就當尋常親戚走動。至于他們自己想的,可跟我們沒關系?!?/br> 裴湘嘆了一聲,道:“恐怕父親還做著夢呢?!?/br> 兩個兒子都想要,可別到頭來一個都留不住。 顧筠和裴殊定的是三月十五搬家,早春,柳枝已經抽芽了,細細嫩嫩的枝條從院墻伸出來,新打了床和柜子,剩下的桌椅就用宅子里的舊物。 大件先搬進去,剩下的小件等三月十五那天再搬。 二十三個莊子,裴殊每天看兩個還看不過來,馬上就春種了,這可如何是好。 顧筠道:“這個好辦,先把莊子的管事叫來,問問以往都種些什么,地有多少畝,每畝產量如何,心里有個數,然后再去看莊子?!?/br> “皇上賞這么多地心里定然是有數的,秋收之后賣糧給朝廷,產量只多不少?!鳖欝薜溃骸耙亲鲕娦?,得以米面為主,油為次,一般地里莊稼,畝產也就三百多斤,趕上年景不好,三百斤都沒有?!?/br> 裴殊點點頭,賣給朝廷,畝產三百斤,一斤一文錢,一年能賺三千兩銀子。 也不少了,還能賺錢不是,糧種是朝廷的,給朝廷辦事就不要指望像江南的糧商一樣賺錢了。 一百頃地,每個莊戶都有人,靠他們能給種上,就是耗時費力,要是有現代化機器,那就快了。 裴殊來這兒只種過菜,沒種過地,但看過秋收。 秋收全靠人力,割麥子,拔花生,掰玉米,從早到晚,只能累了在背陰處歇息片刻,然后接著干。 春種的話有耕牛,能犁地,撒種澆水踩壟還是人來。 而不同的種子種坑高度深度,以及秧苗之間間隔間隙也有不同。 那些數據都在裴殊腦子里,若是按照那些數據種地,還得做出耕地的工具,麥子,花生,玉米的都不一樣。 裴殊想先做個簡單的,按照種子的間隙,弄成搖輪的,中間用木桿固定住,然后是間隔均勻的鐵鏟,每次用的話深陷到土里,往前推動木桿帶著鐵鏟轉動,然后鐵鏟掀起土,留下一個坑。 前頭的鐵鏟挖好一個,后頭的就跟上,隨著推動木桿,坑也就挖好了。 不同的種子只要改變鏟子的大小和一根木桿上鏟子的數量就成,還有挖種坑的人得彎著腰,但是比一個一個挖快。 要是那種不用一個坑一個坑的種子,直接一根木桿一排鏟子,多弄幾排,多幾個人來推就行了。 還有水車,每個莊子都來一個,顧筠莊子的棚子先不拆,可以多種蔬菜草莓,別的莊子也是,顧筠愛吃草莓的。 裴殊連夜畫了圖紙,到李老頭那兒改,還有鐵锨,得去鐵匠鋪子打,做好一個小的先試試水,除了力氣不好控制不住其他地方都還好,推這器具還得用巧勁兒。 李老頭覺著還挺好用,拉出來的壟也挺深的,就是不懂為何不同種子還得用不一樣的鏟子。 裴殊無法解釋不同的種子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不同,幸好李老頭也沒問,少說多做,是他這么大歲數人為人處事的準則。 裴殊在這兒定了一批耕地器具,一個莊子三個,分別是種麥子的,種花生的,還有種玉米的。 加了錢,等幾天就能做出來,撒種的機器不好做,就人來點種,再把土蓋上,稍微踩踩,種地就快了。 李老頭道:“咱們莊子也使這個吧,一個種坑兩三個種子,清明前后下過雨就能種了?!?/br> 三月初五就是清明節,馬上就是了,得等雨天。 清明前后多陰雨天,二月底早晚天涼,裴殊先育草莓苗,草莓要多種,能賣能吃還能攢錢。 地里的莊稼需要厚肥,得從池塘里多挖點淤泥出來,草木灰,農家肥,這么幾天事兒還多著呢。 顧筠就在家里理賬本,嫁妝,公中,西北莊子,還有二十三個新莊子。 雖然皇上是為了邊關將士,但裴家也是真真切切拿到了地,良田一畝地二三十兩銀子呢,這些地就值二十萬兩銀子,雖然不能吃不能喝不能賣,但這就是裴家的家產。 綢緞也不少,兩匹云錦,兩匹蜀錦,顧筠挑了一匹蜀錦送給顧槿,又留了一匹云錦,剩下的做了兩件里衣,還有一身衣裙。 里衣給了裴殊一身,這蜀錦的顏色是月白色,顏色泛著淺淺的藍,很是沉靜好看。 剩下半匹布,留著再用。 珠寶也不少,一小箱子,有幾塊亮閃閃鴿子蛋大的寶石,大大小小的珍珠,一大塊玉石,都能打首飾。 哪個女子不喜歡漂亮衣裳首飾,說不喜歡的都是假話。 就是她也不方便帶,但能常常拿出來看。 顧筠把東西收好,等搬家了,這些都要帶走的,以后再有賞賜,還放一塊。 三月初三,陰雨綿綿,遠山如黛,煙霧繚繞,春雨如絲如霧,真就比油還貴。 雨下了一日,夜里停了,還沒等太陽出來,莊戶的三家就戴上草帽,下地干活了。 土是軟的,耕地,拉壟,澆水,點種,施肥,蓋土,踩壟,這么一套工夫下來,地才算種好,就等種子破土而出。 莊子除了菜棚,還有五十多畝地,用了五日就種完了,比往年快了四天天。 有地少的緣故,也有用了器具的緣由。 其他莊子亦是如此。 百頃地,十多天,等三月十五之前,全給種完了。 什么地,該種什么,全是裴殊的意思,倒是毗鄰的莊子,全靠老牛拉壟,耕地,現在還沒種完。 裴家的地,按理是給朝廷種的,皇上不信裴殊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只是沒料到,這么快就種完了。 “裴殊有幾分本事,那兩個人他用著可還順手?”皇上問安定侯。 安定侯道:“世家子弟,總有點小毛病,不過還算聽話?!?/br> 皇上:“士農司人還是太少了,若有合適上進的,你多多留意?!?/br> 第四十四章 不要晉江文學城獨發…… 如今的士農司,算上兩個新來的,才五個人,上下全靠裴殊,雖說給了那么多賞賜,皇帝心里也不落忍。 他是皇帝,憂心百姓疾苦,做皇帝的都希望自己能名留青史,受百姓愛戴,那自然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裴殊算是解了他燃眉之急。 皇上對著御前太監說:“趙德全,他何時遷府,派人送上一份禮?!?/br> 一個皇帝哪兒會記得臣子搬家這種小事,無非是看重罷了。 安定侯一笑,“皇上,臣觀裴大人做出的器具甚好甚好,可要廣而推之?” 安慶帝有些猶豫,他雖想著百姓過上好日子,但也明白,這東西要是拿出去,百姓用不著,一家幾畝地的,家里兒子孫子多,幾日功夫就做完了。 只有那些有莊子的,家里地多的才用得著,把農具給他們,無論是賣還是怎么,都是便宜那群人。 得不償失。 而且,也不知道這農具到底還有什么效用,這事不急。 安慶帝道:“地種上就讓裴殊歇歇,這事兒不急,他是個有本事的,可別把身體搞垮了?!?/br> 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則流言了,是對現在英國公夫人的猜測…… 都說裴殊娶了顧筠命好,可徐氏那樣的婦人怎么會好心給繼子娶個好媳婦,怎么看都另有目的。 有人就猜,徐氏早早就把裴殊養壞了,日后不會有孩子,就算裴殊不去賭錢喝酒,他成親以后沒有孩子,也不能當國公府的繼承人。 蛇蝎婦人! 而且裴殊都成親那么久了,算起來有十個多月,一點消息都沒有,別是去西北凍著了。 安定侯心道,皇上可真是看重裴殊,從勤政殿離開,他回家讓夫人備禮。 安定侯府一份,還有一份是陳婷蕓給顧筠的。 等三月十五那天,天朗氣清,明日高懸,是個晴朗的好天氣,裴家坐著馬車從莊子搬到新家。 不是第一次搬家了,顧筠平靜地很,她嫁進國公府那日,心里忐忑害怕,后來連夜去了莊子,卻沒認命。 帶春玉她們去西北,心里害怕多一些,搬進新宅子,就是換了個地方住,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 門匾上寫了裴府兩個大字,府門前掛著兩個紅燈籠,還有兩只大理石雕刻的石獅子。 虎子捂著耳朵點了兩掛爆竹,噼里啪啦聲響結束之后,一家人進府。 顧筠和裴殊住正院,春玉三人住在正院偏房,也是為了方便照顧,虎子一人住在前院,他是男子,該避諱些,一個人住一間可大的屋子,換了個快活呢。 不過家里是得添人了。 以后出個遠門,連個看家的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