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書迷正在閱讀:柯學驗尸官、白天冷冰冰的指揮官晚上在我懷里哭唧唧、海島情書、公府嬌娘[重生]、一夢光遇、病嬌暴君他白天冷冰冰晚上要親親、明日方舟:這破船今天就得沉、和死對頭互穿后、危情邀約、我修歡喜禪NP
但利益的維系,并不能因為裴君是女子便霎時崩斷,俞尚書、楊尚書以及一些武將為首的官員,只是幾息的功夫,便重新抖擻精神,據理力爭。 如今女子之身已不能更改,便要為裴君脫罪,保住她才可再圖后事。 他們引經據典,歷數前朝千百年的不讓須眉的巾幗女子,降低她作為女子為官的不良后果,同時句句不落她不容否認的功績,表明功大于過,最差也要功過相抵。 只是他們的人數比起另一方來說,實在太少,即便個個能言巧辯,依舊勢弱。 然而不能退,退則斷首,連俞尚書這樣尋常事后穩如泰山,步步為營的人,亦是與崔家主針鋒相對,分毫不讓。 裴君本人有些話不能說不便說,他們沖鋒在前,對手激烈反壓,最后反倒裴君這個當事人漸漸被俞尚書等人刻意排除在外,只能袖手旁觀。 兩方分毫必爭,仿佛忘了,真正能夠定裴君生死的人,坐在上首。 裴君緩緩轉身,重新面對明帝,沒有抬頭去看,也不需要抬頭看。 而明帝作壁上觀,偏偏他一貫如此,沒人覺得陛下的態度有異。 爭吵持續許久,無論是站在下首的朝臣還是坐在龍椅上的天子,都現出疲色。 這時,明帝提出,暫時休朝,此事容后再議。 崔家主一系不愿拖太久,生出變數,堅持上奏,請陛下下令關押裴君,令其卸除官職。 明帝態度曖昧,沒說卸除官職,但似乎又是偏向要求嚴懲裴君的一系,言道:“今日朝議之后,將輔國大將軍裴君暫時關押至御史臺大牢?!?/br> 此令一出,眾人神色各異。 崔家主等人縱使還有些不滿,但明帝撂下話,修整一個時辰后重新上朝朝議他事,便起身暫時退朝,他們只能暫罷。 俞尚書等人也不希望裴君以罪身入牢,但沒有定罪,尚有余地,神情之間到底松了幾許。 今日早朝,只就裴君一人爭論不休,還有許多朝事未議。太極殿有專為朝臣暫時休息的場所,眾朝臣需得一同移步去偏殿。 明帝拂拂袖便走,留下朝臣們面對方才對罵過的同僚,氣氛便怪異起來。 沉默在文武百官蔓延,眾大臣站在殿中面面相覷,有些拿不準接下來該如何,便無人動彈,僵持住。 好幾個兩方不摻和,一直假裝不存在的官員覷著前頭大人物們的神情,心中直呼“艱難”,直想原地消失。 可惜,他們沒有遁地的本事,只能垂頭耷肩地粘立在原地。 裴君完全不受這氛圍影響,一只手背在身后,泰然地轉身,跨出第一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視線隨著她的身影而動,然后,眼睜睜看著她走了幾步,停在崔家主面前。 “嘶——” 列在后頭一個官員一時沒控制住,吸氣聲極大,連忙又抿住嘴,低頭嘴角抽搐地降低存在感。 所幸眾人的注意力都在裴君身上,無人關注他。 而裴君沒有一絲被群起而攻的狼狽窘迫,悠然地目視崔家主,嘴角勾起一抹挑釁的微笑,眼神輕慢地劃過他們,“崔大人先前的叫囂來勢洶洶,如今看來……不過如此啊?!?/br> 崔家主等人臉色難看至極,氣到及至,甚至顯露出幾分猙獰之意。 裴君眉目疏朗,一聲大笑,大步流星而去。 俞尚書等人看她到這地步還在挑釁,皆有些不贊同,可她如此,莫名教人安定,遂極有風度地拱拱手,一眾朝臣隨后出了殿門。 崔家主臉色陰沉,眼神狠辣地看著裴君等人的背影。 姜太傅、謝尚書等人踏出殿門,看著裴君等人入了偏殿的一間,眼中閃過一抹若有所思…… 謝尚書回頭看了謝漣一眼,見他神思不屬,便暫時按捺下疑惑。 一個時辰后的朝議,裴君沒有參與,明帝也不知為何,沒有讓人押她去御史臺大牢。 是以朝議之時,裴君便待在偏殿之中,獨自飲茶。 與此同時,裴君是女子之身一事,在宮外流轉開來,其速度之快,不同尋常,顯然有人刻意散播。 而這一事實,霎時引爆京都,引起滿京嘩然。 女子為官,世所罕見,實在太過驚世駭俗,因著有人惡意引導,民間大張撻伐。 很大一部分男子口徑尤為統一,無論是士子還是普通百姓,便是原來追捧裴君的人,也紛紛改口沓舌,轉而辱罵她“不守婦道”,甚而有人妄加揣測她在軍中之時與人□□,很多將領,包括燕王都成了私底下桃色意yin中的主角。 男子如此,女子更甚,曾經如何仰慕,如今再提起從前,深惡痛絕,仿佛裴君女子的身份便是罪孽深重。 便是偶爾有人為裴君說話,也會被人群起而攻之,如同瘋狗一般,撕咬著所有對裴君存善意的人。 金吾衛在京中各坊當值,幾乎都碰到了這樣的場景。 他們的將軍是女子這件事,與眾金吾衛乃至于整個京城的衛軍來說,也都如同驚雷一般,震擊著他們的神經。 他們也很難接受,一直崇敬的將軍竟然不是男子,而是女子。 可與沒接觸過裴君的百姓不同,他們更深切地了解裴將軍,無數將士視她為信仰,縱然別扭,也容不得旁人辱罵她至此。 郝得志午間在食肆吃飯,就聽到幾個著儒生長衫的郎君大放厥詞,他是個暴脾氣,腦袋還沒反應過來“將軍是女子”這件事,拳頭已經舉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