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書迷正在閱讀:柯學驗尸官、白天冷冰冰的指揮官晚上在我懷里哭唧唧、海島情書、公府嬌娘[重生]、一夢光遇、病嬌暴君他白天冷冰冰晚上要親親、明日方舟:這破船今天就得沉、和死對頭互穿后、危情邀約、我修歡喜禪NP
姬朝云雙眼明亮,嘴角輕抿,表現淡然道:“朝云謝過裴將軍?!?/br> 這件事情,由裴君和姬朝云親自落定,裴君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當場便要敲定后續。 “先前姬娘子請我保管了一筆財物,明日送還給姬娘子,還是姬娘子另有安排?可需要裴某幫忙?” 姬朝云干脆道:“可否請裴將軍幫我想辦法。將其中一箱銀子做成方便藏的東西,在我弟妹們回鄉前送過來?” 這不難,裴君點頭,答應下來。 姬朝云又道:“裴將軍先前說送佛送到西,可否行些便利,讓我弟妹們順利離京回鄉,再替隨我出走的五姑姑和兩位meimei尋一個安穩的地方定居?” 裴君沒直接答應,而是唏噓道:“姬娘子為親人所做甚多,他們恐怕還要怨恨你心狠?!?/br> “我本就心狠?!?/br> 姬朝云神情冷漠,“我若是心善,便要面面俱到為她們謀劃考慮,而不是逼著她們選擇,自己承擔后果?!?/br> “姬家發于許州,便是家鄉還有族田,我們這一支失勢,姬朝暉又擔不起事,她們回去恐怕沒多少好日子,日后少不得要后悔,我若不心狠,便該提醒她們?!?/br> “但是同樣生于姬家,沒道理我這個阿姐要供養、負責她們一生,我已經仁至義盡,問心無愧?!?/br> 這些日子,姬朝云說了很多遍“仁至義盡”,但世人若知道她的所作所為,斷不會認為她仁至義盡,只會口誅筆伐。 她明哲保身、大義滅親是不孝,她不顧親情、視同陌路是不悌,她只要沒有安分守己、全心全意地奉獻自己,離經叛道,便渾身都是錯處。 姬朝云從始至終沒有一絲動搖,“裴將軍,我不后悔?!?/br> 裴君不再多言,交代人送姬朝云回去,又命人在暗中關照著,有事立即匯報,便離開此地。 又過了半個月,姬家人的審問結束,姬寬、姬榮等人于午門斬首。 姬朝云、姬朝暉兩方人為了給他們收拾,終于再次碰面。 姬朝暉確實擔不起事兒,身為男丁本該為長輩們收尸也完全不出頭,仗著年紀小,躲在姬家兩位姑姑身后。 但他見到親jiejie,又張牙舞爪起來,教人看著實在可笑。 姬朝云懶得理他,出力辦了個簡單但不簡陋的喪事,便要求兩位姑姑帶姬朝暉等人扶靈回鄉。 姬朝暉不服她,也舍不得京城的繁華,還想要留在京城。 姬朝云徹底拋卻涵養,第一次直白地叱罵他:“愚不可及!你除了生成個郎君,一無是處!” 姬朝暉大怒,便想要沖上來打她。 裴君給姬朝云安排了兩個孔武有力的護衛,明面上是四公主府的人,姬朝暉一動,兩人絲毫不費力地掀翻了他。 姬朝云對姬朝暉的狼狽不屑一顧,轉身對兩位姑姑和meimei們最后一次提醒:“回鄉后,有兩位姑姑的嫁妝,若儉省些,相互扶持,縱使日子清貧,也安穩?!?/br> “無論是兩位姑姑想改嫁,還是meimei們婚配,不必求家世,選人品好的,余生才有保障?!?/br> “還有,姬朝暉和二房的兩個男丁,不可縱容?!?/br> 姬朝云言盡于此,帶著姬五娘和姬六娘,最后在父親靈前磕了幾個頭,便要離開。 姬二娘、三娘和四娘這些日子見不到她,惶惶不可終日,連忙追上去,哭著喊道:“阿姐!能不能別丟下我們……” 姬家兩位姑姑要攔,姬朝暉眼睛一轉,拉住兩位姑姑,若是沒有她們,姑姑們連嫁妝都不用出,他占得的好處更多,都走了才好。 知弟莫若姐,姬朝云回頭看他一眼,便直到他心里那點兒算計,心下冷笑,漠然地問三人:“你們是想跟我走嗎?” 三娘、四娘這對雙胞胎姐妹還未開口,姬二娘便哭道:“我們若回鄉,守孝三年,哪還能有好婚事,阿姐就當可憐我們,若有前程,好歹幫幫meimei們……” 姬朝云冷靜地看著她,直看得姬二娘垂下頭,避開jiejie洞悉一切的視線。 三娘、四娘也不傻,一發覺氣氛不對,軟弱地不敢出聲。 姬朝云忽而一笑,直截了當道:“我不妨直說,五娘、六娘跟我走,我也不過是安排他們去別處隱居,一樣沒有你所謂的‘前程’,你們到底是我的meimei,若想要跟著我,屆時便與她們一同離京?!?/br> “我從來言出必行,你們若不想回鄉,便隨我走?!?/br> 姬二娘頓時躊躇起來,但她還是不相信,便回去取行囊,要跟jiejie走。 姬朝云隨她,又轉向三娘和四娘,見她們垂著頭,也沒說什么,只從馬車中取出一個極普通的妝奩盒子,遞給二人,“如今阿姐賣了身上的衣服首飾,給你們準備的體己,不值幾個錢,你們收著吧?!?/br> 妝奩盒子里,唯有幾塊碎銀子和銅錢,另有幾個看起來成色極差的首飾,姬家未敗落前,府里丫鬟的妝奩盒子都比這好看。 可如今,一無所有的姬三娘、姬四娘看著盒子,沒有一絲嫌棄。 姬朝云低聲道:“妝奩里做了夾層,里面有銀子,你們一人一半,砸碎妝奩才能拿出來。那是你們日后的保障,誰都不能告訴,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拿出來,記得嗎?” 姐妹兩個一怔,隨即眼淚如雨似的涌出來。 等到姬二娘過來,姬朝云才將敞著的妝奩盒子塞到姐妹倆手中,再沒有留下只言片語,轉身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