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未來皇帝后我咸魚了 第61節
隨著調查的深入,事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六皇子抗令也并非是因為真的不遵上令,而是因為這個上令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 而這一次…… 陸想容忍不住對著丈夫問道:“殿下可想好了要怎樣去做?” 蕭攸看陸想容對自己的想法有興趣,便說了自己的想法。 他已經派人從江南走水路運了糧食過來,順便在周圍幾個就近國家高麗、霓虹等就地征糧,運往前線,以解燃眉之急。 皇帝對蕭攸的方案沒什么興趣,但內閣很快就通過了這一項提議。 前世的蕭攸是處心積慮引著皇帝發現和探尋真相,最終依然沒有將六皇子完全摘出來。 而這次是從根本上面解決了問題,直接補了糧草,解決了燃眉之急,也為日后的勝利做了鋪墊。 相比之下,上一回更為驚險,布局也更精細,但是這次卻是實打實有權利,而且六皇子也不會受到前世那樣大的影響,只是蕭攸付出了代價,跟太子疏遠了。 但不管怎么說,這的確是好事。 陸想容也是在此時第一次意識到了權力的重要性。 說話間,春生來報,楚池楚公子來了,過來給衡哥兒開蒙。 蕭攸聽到“楚池”二字后,瞬間冷哼一聲,心中雖然別扭卻還是強撐著道:“讓他進來?!?/br> 衡哥兒很快被抱了過來,楚池也走了進來。 楚池一見到四皇子就興奮地走上前來,道是自己看過四殿下的一篇文章,雖無華麗的辭藻,但字字珠璣,是實干者才能寫出的篇章,有深度且有思想。 結果蕭攸只是坐在那里撫琴,并未搭腔。 楚池有些尷尬,一時有些進退兩難。好在他也不是忸怩之人,很快就穩定了情緒,開始給哥兒教書了。 度過了漫長的半個時辰后,楚池離開正院,暗自捏了一把汗。 晏王果然不如王妃好說話??! 不知道晏王殿下下次出差什么時候,老這么盯著他,撫琴起來也殺氣騰騰的,搞得他壓力實在是有些大。 = = 北梁和北戎兩國本身就有不小的矛盾,再加上這兩國有一大半都是游牧民族,仗打起來糧草也不充裕,并不適合長期作戰。 大周這邊糧草一到,幾位將領合計之下,就開啟了拖延的戰術。 最后圍殲敵軍,大獲全勝。 皇帝十分歡喜,當即表示,他準備在下個月啟程南巡,以示慶祝。 而蕭攸作為此次戰役的功臣,也在伴駕名單之列。 陸想容一時有些弄不太清皇帝的想法,也搞不懂用南巡作為大戰勝利的慶祝方式究竟為何。 她只覺得大戰剛剛過后,還是應該多加休養生息。 又過了半個月后,大軍班師回朝。 皇帝帶著太子出城相迎。 大皇子這次出征極大的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這回兒歸來又是首功之臣,甚至連太子也不放在了眼里。 兄弟兩人的支持著都不少,而此時在皇帝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兩人之間的矛盾也幾乎達到了巔峰。 京城當中到處都充斥著這兩人的消息,比皇帝和太后都要更紅了一些。 這日天氣晴好,陸想容去雪芳齋用下午茶,正遇上了惠安縣君。 惠安還是斗雞一樣,見到陸想容后,眼睛一瞪就走了上來:“你怎么也到了這里來?” 陸想容有些哭笑不得,她是這里的主人,在這里有什么稀奇? 不管怎么說,畢竟自己是主家,要有風度,便也沒在這里跟她爭吵什么,省得驅趕客人。 可惠安還是不依不饒,上來就要跟陸想容再掰扯一番。 陸想容也聽說了,端淑長公主給她安排了幾次相看年輕公子,都被她拒絕不說,還最后把一眾青年才俊整得人仰馬翻的。 后來她的貼身丫鬟看上了其中一位公子,私下里跟了對方,同時也跟對方說了為何惠安縣君一直遲遲不肯嫁人的原因——都是因為心悅七皇子的緣故。 于是京中漸漸傳開了惠安喜歡七皇子,非七皇子不嫁的事情。 也因此,近來京中幾乎人人都在看她的笑話。 陸想容覺得,想來惠安這段時日心情不好,看到從小就不對付的對象,自然想上來撒潑一番。 正當她打算用個法子激得她自己出門去時,突然一個輕柔的聲音悠悠響起。 “惠安meimei這會兒還不出去?我方才看端淑長公主在外頭好找呢?!?/br> 正是三王妃。 惠安對著陸想容全是本事,看到含笑靜立在那里看著自己的三王妃后,原本囂張的她卻突然收斂了起來,匆匆離開了。 陸想容有些意外,惠安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竟然會這樣怕三王妃。 況且惠安離開的時候,目光甚至有些躲閃。 陸想容總覺得其中有什么內情。 這三皇子夫婦真是從上到下都透著神秘。 惠安離開后,三王妃對著陸想容笑了笑:“這段時日的京城不同往日,倒也是別開生面的熱鬧。聽說四殿下從南邊回來后就不怎么去往東宮去了,日日在家陪著弟妹,倒也是讓人好生羨慕?!?/br> 陸想容也懂了她的言下之意。 如今太子依然在位,大皇子如日中天。而蕭攸從前就不被大皇子看好,如今又得罪了太子,日后的日子怕是也不好過。 不得不說,三皇子消息實在是靈通,竟然連這些事情都打聽得一清二楚,的確跟他平日里與世無爭的遁世形象有很大的出入。 陸想容不由想到了自己父親前世的遭遇,雖然她已經提醒了父親和母親,一定小心三皇子和他身邊的那些人,但她至今沒有找到三皇子要害父親的因由,還是不能安心。 陸想容覺得,今日的出門有些失敗,遇上了兩個熟人,還都是她不愿意遇到的人。 陸想容有些心累,早早回來后,發現蕭攸的人已經在了。 相比于她沒精打采的神色,蕭攸臉上的神色幾乎可以用歡喜來形容。 可在陸想容的記憶當中,蕭攸并不是那種容易喜形于色的人。 陸想容對著丈夫出聲問道:“殿下可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訴我?” 蕭攸“嗯”了一聲,示意她坐過來,自己同她細說。 陸想容順從地坐到他的身邊,等待著他的下文。 第64章 事端 這次南巡一定要出什么事情?!?/br> 陸想容溫順地坐到自己身邊后, 蕭攸便對著她商議起了這件事情。 大周西北有一處地域,名為褚西。 褚西四面環山,天險難過, 易守難攻, 因為褚西王室同大周皇室有宿怨的緣故,所以遲遲不肯歸順。 可雖然如此,褚西和大周都是漢人,雖然有矛盾在先,但畢竟還是有一些民族認同感在里面, 又不想歸順北梁和北戎。 褚西在夾縫中生存并不好過,就在褚西王室左右為難了一番,最終還是選擇和大周簽下了協議。 褚西雖然歸順大周, 但王室和相應權利保持不動,封異姓王, 可世襲,再由北梁派出專人共同管理。 而這個“專人”一般都是朝中有些實權在手的親王郡王。 這幾年一直是皇帝的兄長紀王在那里待著,可如今紀王年紀大了,受不了長途的勞碌奔波, 孫子都到了娶媳婦的年紀,只想著回家享享清福, 故而特地跟皇帝提出了申請, 想要近期回京中養老。 蕭攸的話說到這里, 陸想容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他是有心想去接替紀王的。 畢竟就太子和大皇子如今這個情況,過段時間遲早要掐起來,而且動靜絕對不小。 而且就現在太子掌握的人脈和優勢來看,一定會是太子占優勢,但真對上了大皇子和鄭國公, 也未必能討到好處。 想到這里,蕭攸生了想要避一避的心思。 紀王就提交了辭呈想要回京養老,皇帝正在尋找下一個去褚西的人選,對于蕭攸來說,也是一個極好的時機。 對于蕭攸的這個設想,陸想容自然也是愿意的。 在她的印象當中,就是在這次南巡當中發生了不少事情,皇帝歸京后,大皇子就失勢了,被圈禁在了府中再不許進出,就連宮里的賢妃,府上的大王妃和孩子也都受到了牽連。 但當初在江南行宮當中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陸想容當年并不知道。 陸想容記得,那次南巡正是蕭渙新娶了羅氏,兩人感情正好的時候。 蕭渙帶了羅氏前去南巡,卻并非是她。 那兩人出城踏青時候,金陵就已經禁嚴了,他們甚至沒來得及回城,只得接住在了外頭幾日。 那兩人當時只顧著你儂我儂,也沒什么心思去管這些事情,直到回京也沒打探出什么所以然來。 即便已經活過了一世,陸想容后來也只是知道,大皇子成了京中禁忌,不許再提。 蕭攸見陸想容也是愿意的,心中高興,便繼續同她說道,皇帝為了表達對紀王的鄭重,要他親自去褚西一趟,把王叔接回來。他如今已經接了旨意要去接紀王回來,不日就要要去一趟褚西,等王叔回京后,他就可以帶著陸想容一起去褚西。 到時他帶著他們一家三口褚西待上幾年,遠離京中的喧囂和是非,想來是不錯的。 到了那里之后,規矩更少一些,時間也更加充裕,到時他要親自教一教衡哥兒,給他開蒙,帶他念書,不需要在聘用楚池那樣的先生。 陸想容不知道為什么蕭攸總是對楚池這個人耿耿于懷,不過在朝廷一干王爺的眼中,駐守褚西是個苦差事。 陸想容記得,前世蕭攸好像也接過這個差事,但好像時間上更往后一些,倒是并非建成二十一年這個時候。 不管怎么說,這事估計對于他的事業影響不大。 陸想容應道:“自然是好?!?/br> 蕭攸點了點頭,突然若有所思:“要是咱們能在那邊再有個女兒就更好了?!?/br> 陸想容:…… 你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