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未來皇帝后我咸魚了 第37節
此人是個強硬的好戰派,上位不到三個月就撕毀了當初定好的條約,要再次同大周談判,擬定對北梁有用的新條約。 大周作為泱泱大國,占據中原,地大物博。 皇帝自然不慣他的脾氣。 聽了北梁那邊的反饋后,皇帝吃氣不過,當即又派出了司馬將軍行軍北上,以做警告。 奈何對方也不吃這一套,雙方對峙陷入僵局,戰爭一觸即發。 陸想容輕輕嘆了口氣,統治者說撕毀條約便撕毀條約,說兵戎相見就兵戎相見,這些事情只在他們的一念之間。 可最終受苦的,仍然還是邊關的萬千百姓。 = = 乾清宮。 從司馬將軍返回的塘報來看,大周和北梁之間的情況越發不容樂觀。 這日清晨,早朝之后,皇帝召集了幾個內閣大臣、在位王爺和朝中重臣一起商量此事。 內閣的意思比較統一,覺得不要對北梁和孟圍抱有太多幻想,終歸還是有備無患,提前備足了應戰大軍和糧草為好。 其他幾人也紛紛表示同意。 既然大家都認為,此事就該“有備無患”,那么該當如何準備戰事就成了當下的問題。 大家一致認為,首先要組建北上作戰的三軍人馬,除了將領和元帥外,應該再找一位皇子代替皇帝御駕親征,以彰天威。 畢竟北梁的問題已經困擾了朝廷數年,如果這次得以大勝,將其攆回塞北也不失為是大功一件。 今天被皇帝叫來議事的大臣不少,其中大皇子的母家鄭國公、太子的母家濟國公、四皇子的岳父齊國公都在此列。 鄭國公推薦大皇子為領軍人選,覺得大皇子在軍中多年,素有威信,比起其他弟弟們更適合這件差事。 而濟國公則推薦了四皇子,理由是大皇子這些年來居功自傲,很多東西明明不懂行還不聽其他將領們的指揮,會犯很多經驗主義錯誤,不利于這次的出兵。 鄭國公卻說打仗的事情不是兒戲,四皇子雖然在辦案方面有些天賦,但是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事情,根本不堪大用!濟國公也不能因為是太子的外祖的緣故,就建議皇上重用太子喜歡的四皇子,畢竟還是應該以朝廷為先,江山為重。 兩幫人馬站成兩排,越吵越兇,皇帝覺得頭疼,索性又拋出了新的選擇:“愛卿以為,朕的六皇子如何?” 濟國公瞬間找到了突破口。 既然皇帝給了臺階下,那么退上一步也是好事。 推四皇子上去,難度的確是大,可六皇子如今在兵部也干了不短的時間,雖然不比四皇子和太子關系更好,但也勝在名正言順。 于是濟國公便也轉頭將重點放在了六皇子身上。 兩幫人馬就大皇子還是六皇子領兵的事情吵了一下午,最終也沒吵出個什么結果來。 眼看著到了午膳時間,皇帝便叫眾人且先停了下來,等稍作歇息,下午再議此事。 出了議政殿后,皇帝想去許氏那邊歇一歇,讓她給自己按一下松松筋骨,卻不想剛走出幾步后,就看到了慈寧宮的大總管同喜。 佟喜上來給皇帝請安,說是太后那里備了一桌上好的素菜,請皇帝一起過去享用。 既然太后專門派人來請,說明是真的有事,皇帝也就暫且放下了對嘉嬪的掛念,跟著佟喜去了慈寧宮。 太后那邊果然已經備好了一桌賣相不錯的菜肴,皇帝坐下來看了一眼桌上菜色,對著太后笑道:“到底還是母后向著兒子,今兒的這桌素菜看起來實在不錯?!?/br> 太后示意一旁的薛姑姑給皇帝布膳:“皇帝且嘗嘗這道悶酸筍,最是酸爽可口,還有這道清炒茭白,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倒比我宮里原先的幾個廚子做得味道更正?!?/br> 皇帝依著太后的指示一個來了一口:“的確不錯,這口味真從前倒是很少吃過,是母后這里來了新的廚子嗎?” “不錯?!碧蟮?,“自打通寶銀號的事情出來后,你舅父自知罪責不少,日日吃齋禮佛,為皇帝和大周祈福,祈求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姓們都能過上好日子。胡賚吃齋的這些日子,發現府上廚子做的素菜不錯,于是便薦給了哀家?;实廴羰且蚕矚g,就叫他去御膳房伺候便是?!?/br> 皇帝道:“母后喜歡就好,這也是承恩公對您的一片孝心,兒子怎能奪人之美?” 太后也看出了皇帝并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故而只是對著他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又親自挾了一勺擱在皇帝盤中:“皇帝再嘗嘗這個用雞頭米燉的冰糖雪梨羹?!?/br> 皇帝嘗不出什么味道,只覺得清淡得很,但看太后如此煞有其事的介紹,估計也是什么金貴的食材,便也順著她的話說道:“的確不錯?!?/br> 太后得了皇帝這話后立時也高興起來:“這也正是老大的孝心了。這上好的雪蓮極為難得,做這道菜用的朝露都是他和王妃兩人親自早起在花園里一顆顆收集起來送到慈寧宮的。聽賢妃說,自打知道北梁出了那些事情后,老大這段時間日日都睡不好,就琢磨著怎么為父親分憂,即便不能上戰場,也一定幫皇帝穩定好大后方?!?/br> 一旁的薛姑姑適時捧場道:“大皇子的這份孝心真是令人感動?!?/br> 站在太后身后布菜的趙姑姑記得,今天清晨時候,賢妃娘娘一早來到了慈寧宮。和太后關起門來說了好一會兒的話。 想來談話內容和太后今天宴請皇帝的目的有關。 皇帝自然也明白了太后的意思,他如今雖然看似在老大和老六之間為難,但實則在心意上還是偏向老大的。 除了因為這兩個孩子當中他更喜歡老大這個孩子之外,還有一方面就是考慮到太子如今在朝堂的實力不可小覷。 朝中大部分的眾臣都倒向了他和濟國公,如果這次的事情再把老大貶下去,讓老六上位,太子就能越發地掌控朝堂,也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儲君太過強勢得人心這件事,對于他這個身體仍然康健的皇帝來說并不算好事。 皇帝道:“既然這樣有孝心,朕就不辜負他的一片拳拳之心了?!?/br> = = 這日是太子妃的生辰。陸想容起了個大早梳妝,準備一會兒去東宮給太子妃賀壽。 蕭攸看她起得這樣的早,又如此鄭重打扮,覺得非常稀奇,便詢問她今天可是有什么要事要忙。 陸想容道,今天是太子妃的生辰,二嫂平日里帶我不薄,所以要提前一步去東宮給她道賀。 順便也幫著招待一下客人。 蕭攸道:“正好,我也有從南邊帶來的一些土儀和禮物,給太子妃和她的幾個孩子,我叫成周跟著你,一道兒捎帶過去?!?/br> 陸想容應了聲“好”,蕭攸又道:“我記得你的生日在六月里,這也算是你嫁進來的第一個生辰。有沒有想過要怎么籌備?” 陸想容道:“天也怪熱的,聽戲開席都膩得很,還是一切從簡為好?!?/br> 蕭攸靜靜地看了低頭挑選耳飾的陸想容一會兒,最終沒有說話。 心中盤算要給她過一個終生難忘的生辰。 = = 正院后罩房北邊是新蓋的一排平房,用做府內貼身使喚的有頭有臉嬤嬤和婢女們的屋子。鐘嬤嬤作為府中大嬤嬤,一入府時便占了兩間采光和位置都極好的房間。 這兩日鐘嬤嬤一直有些淺眠,這日更是不到五更天便已起來了。 一旁伺候鐘嬤嬤的小宮女憐兒還是有些困,此時看鐘嬤嬤已經起來,便也只得起身替她收拾。 鐘嬤嬤也是從昨日才意識到,自己自從跟了四皇子之后,走了不少的彎路。 開始的時候不看好四皇子,覺得這個皇子不光沒有母家支持也不得皇帝喜歡,一直游移不定要不要換個主子跟著,畢竟四皇子日后怎么樣不好說。 結果四皇子成了齊國公陸臨的女婿,又得了太子青眼,就這么一步步上來了,她也錯過了混成第一梯隊的最好時機。 此時想起從前在哲嬪宮中伺候的老姐妹董嬤嬤的話,鐘嬤嬤覺得很有道理。 董嬤嬤一直覺得鐘嬤嬤跟了一個不錯的主子。 四王妃當真是旺夫,嫁給四皇子后,四皇子就像得道了一般,事事都順,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 鐘嬤嬤知道,四皇子對她印象一般,殿下那邊估計她是指望不上了,但四王妃這里還可以努力一把。 鐘嬤嬤晨起之后,溜達著出門去看府后面那塊空地,準備好好規劃一番,此時看到盛裝出門的四王妃,兔子一般猛地竄了上來。 在陸想容的印象里,鐘嬤嬤一直都是一個高深穩重的形象,卻不想這么大年紀的一個嬤嬤了,腿腳竟然如此靈活,比起那些二十出頭的小太監也不遑多讓。 鐘嬤嬤湊到陸想容身邊,對著王妃殷切道:“王妃這是出門么?需不需得老奴在身邊伺候?” 若是尋常時候入宮,陸想容也就帶上她了。 可此次入宮,蕭攸已經將成周給了她,此時再帶上鐘嬤嬤難免累贅。 陸想容道:“聽說嬤嬤這兩日有些夜不安枕,還是在家多歇著些便是?!?/br> “都是小毛病,不礙得的?!辩妺邒哔r笑道,“老奴奉了四殿下的命令打理后山林子,這兩日就要著人栽種了,不知王妃喜歡什么樣的果子?” 鐘嬤嬤這是要帶人去種果樹了? 陸想容想了想,道:“那就桃樹吧?!?/br> 既好看,又好吃。 鐘嬤嬤認真點了點頭,記了下來,決定再在園子前后挪上幾棵葡萄和石榴樹,多子多福,再搭配著來點兒桃子樹、香梨樹,秋天吃不吃果子暫且不論,春天看看花也是好的。 陸想容覺得,今天的鐘嬤嬤熱情得有些過分,帶著很明顯的討好成分,還自請要去做這些開山種樹這類吃力難做好的活計,的確有些反常。 但因著要趕時間去宮里給太子妃賀壽的緣故,陸想容依然還是沒有多管。 她估摸著,大抵是前段時間蕭攸心情不好,鐘嬤嬤行事不慎,吃了掛落。 故而想要好好收斂一番,不想繼續在四殿下的眼皮子底下晃,所以找點事做。 第40章 沾光【一更】 舒妃笑道:“我這是沾上…… 六皇子現在也算得上是太子的人, 所以周穎也提前約了陸想容一起,結伴去東宮給太子妃賀壽。 五皇子還游蕩在皇權爭奪之外,對于東宮不怎么在意。 五皇子妃李云芝也樂得清閑, 對于太子妃的生辰, 也只叫人送了賀禮進來,并沒有親自入宮來賀。 東宮畢竟是在宮城最惹眼的位置,雖然給太子妃準備壽禮的人不在少數,但真正過來東宮給太子妃賀壽的人并不算多。 兩位皇子妃對于東宮來說也是重要的客人,陸想容兩人一到東宮就被請去主桌入座。 寶鏡殿內, 太子妃聽說賓客大都已經到了,強打起精神扶著青城的手走出門來。 即便臉上蓋了一層厚厚的粉,依然掩蓋不住半宿沒睡的疲態和眼下的烏青。 皇帝昨天已經下了詔令, 命大皇子帶兵北上。 大皇子面子里子都有了,這幾日意氣風發, 專挑人多的時候去乾清宮跟皇上匯報請示。 太子的脾氣這幾日就沒有好過。 雖然太子明面上不能表現的太過,但在太子妃面前卻卸了偽裝,不光對皇帝生了怨懟之語,甚至對著一力促成這事的太后也沒了好話。 太子妃也知道太子心中煩悶, 但依然勸告太子不能只顧著一時意氣,要以大局為重, 畢竟太子從小失了母親, 太后之前幫東宮的事情不少。 這次也是賢妃和大皇子找了太后, 太后才站在大皇子那一邊推了他一把。 況且太后不喜歡四皇子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太子重用和提拔四皇子,無形當中也叫太后心中生出了點點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