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食攤,郎君靠撿(美食) 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男主退婚后嫁給他叔了[穿書]、國公爺今天依舊沒納妾、您完全不打算營業是嗎(重生)、布偶貓精直播養老虎[穿書]、重生劍修沉迷抽卡、偽裝國寶,帶薪摸魚、梨月滿開、[綜漫同人]在咒術高?;斐曰旌鹊哪切┠?/a>、蒙眼(主cp1v1)、鄰居教授每天都插我怎么辦
關鶴謠:“…你們是不是有些話多?” 還是她原來那塊招幌,只不過掬月新寫的“河海鮮”遮住了原來的“炊餅片”。 問題是新布和原來的布完全不是一個藍色,像打了個補丁上去。上面兩字和下面三字也明顯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本來好好一塊幌子,現在倒是顯得破破爛爛的。 “哎呀,湊合用吧!酒香不怕巷子深嘛,咱們還不在巷子里,就在道邊呢?!标P鶴謠飛快和自己和解,收好了幌子。 她看了看桌上的宣紙,突然狡黠一笑,提筆刷刷寫下一副八字橫額。 斯是陋室,惟吾飯馨。 寫完自己先笑得不行,“看到了嗎,以后這就是咱們‘青簾居’口號哈!來!跟著我一起念!” 看著領著掬月舉拳頭念口號的關鶴謠,蕭屹心中一片柔軟。 昨日說起這個話題時,她眉間還有憂愁之色,現在那張臉上卻已經全是嫣然如花的笑意。 蕭屹甚至為之前的憐惜感到抱歉,因為那是對她的一種折辱。 她身處陋室,卻從未自怨自艾。 她一直如此真實、明亮又生機勃勃地生活。 *——*——* 昨日關鶴謠來放蒸屜時,只和呂大娘子說想換個吃食賣,絕口未提郭大的事情。 只是這么條街就那點兒事兒,今早呂大娘子已經知道了緣由,氣得她直罵郭大不地道,說再不上他那買東西。 關鶴謠一邊洗扇貝一邊勸她,暗笑為這郭大,她已經連哄三人了。 但是她心中溫暖,知道這三人都是真心為她著想,她怎么哄都不嫌煩。 呂大娘子有些擔心她的扇貝價高賣不出去,關鶴謠卻很有信心,她要賣的第二品菜肴,便是蒜蓉烤扇貝。 蒜蓉扇貝,這可是燒烤攤一霸! 大宋人民,我就問你們怕不怕? 洗凈的扇貝去除不能食用的腮和食管,關鶴謠將rou殼分離,殼上照樣墊一縷米纜,再放上貝rou,澆上蒜蓉汁上爐烤。 蒜蓉汁的一大特點就是香飄十里,就這樣勾過來好幾個看熱鬧的。 這早市賣的吃食,多是包子炊餅之類管飽的,或者湯飲藥茶之類必備的,突然有個年輕小娘子賣上了這稀罕的海貨,又這般好香味,周圍的人就越聚越多。 那扇貝中間的貝柱潔白碩大,邊上圍著濃橙色的月牙形扇貝黃,身下鋪著瑩白的細米纜,身上撒著澄澈的醬汁,醬汁中還有不少金燦燦的小顆粒。 關鶴謠賣炊餅片,到底是積攢了一些好名聲,人群中便有個熟客問價錢。 伸出兩指,關鶴謠朗聲說道:“烤金貝二十五文一盞?!?/br> 說完,也不顧嘩然的眾人,只把手中蒲扇一晃一晃,繼續將濃郁的海洋鮮香扇到眾人鼻中。 這價格,真是天地良心了。 扇貝一枚進價就要二十文,她買的多,才壓下去一文。 尋常人家不會去食肆酒樓享用這樣的海貨,就是咬牙買了自己回家做,也是清蒸了事。 于是在他們眼中,這新奇的“烤金貝”就更加誘人。不多時,便有兩人買了嘗個鮮。 這一嘗可了不得。 春日里扇貝繁衍,正是最肥美的季節。貝柱鮮甜多汁,貝黃細膩豐腴,搭著滿口蒜香和滑不刺溜的米纜,幾口就吃完了,卻是回味無窮。 一位食客吃完,禁不住又舔了舔空空的貝殼,簡直是對關鶴謠肅然起敬,“某從未吃過這么好吃的扇貝!” 他嘴上油光閃爍,神情非常真摯,眾人聽了他這句話,心思更加活泛。 沒多時,二十枚扇貝竟就賣光了,而攤前的人卻有增無減。 看著周圍十幾二十個看熱鬧的、后悔沒買到的、買了還想再買的食客,關鶴謠壓下心中興奮,不慌不忙地和他們玩起了饑餓營銷的套路。 “這扇貝是精挑的大個頭,每日所得實在不多。妾明日盡量多做一些,請各位捧場?!?/br> 那邊掬月已經把銀魚豆腐蒸好了。和他們昨日試吃的一樣,只不過是小碗裝著。 其實,這才是關鶴謠的主打菜。 “諸位也可以嘗嘗這‘蒸銀魚’!用的是一樣醬汁,上好的太湖銀魚,一碗只要八文?!?/br> 關鶴謠的“金銀二代產品”至此全部揭幕,她拿起一份蒸銀魚給眾人觀看。 叫賣的吃食,關鶴謠讓掬月尤其注意賣相,冬瓜和豆腐切得方方正正,一樣大小,在碗里擺成九宮格,出鍋時撒上小香蔥,白玉滴翠一般好看。 八文和二十文一比可就太便宜了,這又是滿滿一碗,有魚有豆腐,看起來劃算得很,馬上就有人買。 之前賣炊餅片剩下的竹簽,從中間一折就是一雙小筷子,剛好適合扒拉這水靈靈的蒸物吃。 關鶴謠很是驕傲,論省錢,她還沒服過誰。 趁著熱,關鶴謠送兩碗進屋給劉家夫婦,陪他們吃完。 再出來時,就見掬月正收錢收得手軟,屜里只剩五六碗了。 關鶴謠頓時意氣飛揚,看來今天的營銷策略非常成功。 扇貝其實只是吸引顧客的噱頭。 扇貝是高價的海鮮,烤起來新奇好看,香味又濃,自然吸引人。 可是扇貝成本已經很高,不能再定高價,況且在這條街上走動,又能舍得花二十五文買個扇貝吃的人著實不多。 所以真正能走量掙錢的,是這做起來方便,又能一鍋出的蒸銀魚。 買的兩斤銀魚,她一鍋就蒸完了,共得三十來碗。 她的灶不大,蒸汽透過三層蒸屜已經是極限。好在這銀魚盞里都是易熟的食材,這道菜又以鮮嫩為佳,蒸過了反而不美。 粗粗一算今日利潤,大概一百五十文。 若是每天能蒸個兩三鍋…… 打定主意,關鶴謠叫掬月去那家河海鮮行訂貨,明日起她們要三十枚扇貝,四斤銀魚。 想起那位老丈雙目眼白渾濁,不時瞇縫著眼的樣子,關鶴謠將一碗蒸銀魚放進竹籃,讓她一并送去。 “記得告訴老丈,多吃些魚,對眼睛大有好處?!?/br> 掬月開心地應下,提著籃子快跑幾步,又忽然駐足,回頭看她們的小攤。 她看到小娘子正笑著又賣出一碗。 她看到架車兒上,自己和小娘子合寫的幌子正在風中輕蕩。 掬月咧嘴一笑,又微微紅了眼眶,吸了吸鼻子,快步向武定橋走去。 *——*——* 把最后一碗蒸銀魚并著粗竹紙遞給眼前的食客,關鶴謠神游天外。 她想著今日就這么點東西,賣的也快,等掬月回來就趕緊回家。郎君獨自在家她還是不放心,話說中午給他做什么吃呢他好像挺愛吃魚的…… 那食客正大口吃著,還不忘夸贊:“小娘子手藝絕了!我看就是什么御廚,什么公侯家的廚娘都比不上你!” 關鶴謠回神,正要道謝,忽聽有人在叫“小娘子,小娘子!妾可找到你啦!” 關鶴謠一轉頭,認出是花朝節那天買了十來串炊餅片的娘子在叫她,她身后還跟著一頂四人抬著的小花轎。 那娘子神色激動,三步并兩步走到關鶴謠面前,福了一禮道:“又和小娘子見面了,小娘子近來可安好?上回未來得及言明,妾本是信國公府的女婢,名喚春苗?!?/br> 信國公府名號一出,別說周圍的商販,就連路過的行人和賣貨郎都停下了腳步,所有人的目光“刷刷刷”地集中到春苗和關鶴謠身上。 春苗不為所動,只是一臉真誠地看著關鶴謠,輕聲細語地丟下另一枚重磅炸彈,“今日來替主家問詢,不知小娘子可愿去信國公府做廚娘?” 周圍人瞬間鴉雀無聲。 關鶴謠瞠目結舌,直到身邊“小娘子好機緣”、“確是信國公府的,你看那轎子上的家徽”、“關小娘子快去啊”這各種聲音嘈雜響起,她才回過神來。 她猛地扭頭,呆呆地看著剛剛說話的食客。 那食客筷子里夾著的豆腐“吧嗒”掉回碗里,也正呆呆地看著她。 關鶴謠暈暈乎乎上了轎。 她就這么一路被抬到了信國公府,去安撫第四個因為郭大的抄襲而受傷的人。 第14章 信國公府、莫廚娘 以為能保送,鬧了半…… 關鶴謠穩穩當當坐在四人抬的小花轎里,轉頭看一圈紅緞的幃帳,心還在砰砰直跳。 她看過一個故事,講的是南宋有位知府雇傭一位曾在京城大戶人家侍奉過的廚娘,每日必是軟轎接送,以厚禮待之。那廚娘愛好奢侈之物,索要無數錢財禮品,知府也盡數滿足(1)。 由此可見,好手藝的廚娘在推崇精細宴飲的達官貴人之中有多受追捧。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正街邊擺著攤,居然中了大獎,也受了這般禮遇。 她撩開簾子看了一眼,確是在往靠近皇城的烏衣巷東邊走,那是最尊貴的王侯府邸所在之處。 關鶴謠深呼一口氣平復心緒,而后暗笑自己越活越回去。想她在現世時,作為小有名氣的私房餐廳主廚,為名流富商籌劃各種家宴、聚會時,不也是豪車接送,專人對接? 只是……她捋了捋頭發,又拍了拍衣裙,覺得自己這裝扮太過寒酸。 哎,算了算了。 人家是雇請廚娘,又不是相看新娘,只要飯做得好就行。 她暗念著口號“斯是陋室,惟吾飯馨”給自己打氣,轉眼就是一身廚師的浩然正氣,眼冒精光,恨不得立刻cao起菜刀。 緊緊捏著的竹籃中,裝的是炊餅片的油料和醬料,還好她昨天被郭大抄襲后心中煩悶,一尥蹶子就把它們放在飲子鋪了。 轎外春苗傳來春苗的聲音:“關小娘子,我們要到了?!?/br> 關鶴謠連聲應了,竭力抑制住撩轎簾的沖動,畢竟即使是對于她這個天外來客,“信國公府”的名字也太過如雷貫耳。 哪怕在這一輩有些衰落,大宋的王侯將相中,信國公府仍然能算得上是頂尖的尊貴榮華。 信國公祖上,乃是大宋數一數二的武將功臣。那可是尸山血海里真刀真槍殺出的一條路,又多次救主于危難之時,這才得了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券。 信國公府家風淳厚,堅貞剛正。 傳爵已五世,卻從未自高其功,滿門皆是忠勇無雙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