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喜上加喜
翌日上朝,柳煦果真替書生向皇上奏請半年假期,皇上當場允了,并賞賜了不少東西給書生作為賀禮。 書生領到圣旨,當即打點行裝啟程回鄉。 來時布衣書生,孤身一人,回時不但紅袍加身,還有隨從儀駕。 新科狀元返鄉,沿途地方官員都會設宴款待,只是書生返鄉心切,當推就推,能避則避,即便如此,路上也用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回到家,就聽聞陶山林也跟著陶老婆子去了的事兒。 書生對陶山林只有厭惡,既然人已死,那么過去的恩怨便一筆勾銷,不過他也沒有過去吊唁。 因他清楚那一家子的劣根性已經形成,一旦與他們牽扯上,往后就有無窮無盡的麻煩,老死不相往來才是明智之舉。 而后,陶氏將書生的身世與詹雍上門認親的事全盤托出。 書生聽完沉默良久方道:“只要母親高興,兒子怎樣都可?!?/br> 陶氏搖搖頭,道:“我之所以同意回去,并不是為了自己痛快。今后你在朝為官,若想有一番作為,少不得需要龐大的財力支撐,而這些,只有詹家能辦到。他們為了家族榮耀,勢必會全力支持你?!?/br> “母親用心良苦,但我恐母親你回去詹家會受委屈?!睍靼琢颂帐系目嘈?,卻更為擔憂。 陶氏笑,道:“我已跟詹雍講清楚,我們母子回詹家只是占個名義,日后我隨你一起入京,不會住在詹家?!?/br> “原來母親心中早已有籌謀,這樣兒子就放心了?!睍腥?,覺得母親的心智遠非過去表現出來的能比。 陶氏淡然一笑,道:“這些都是我過去在詹家跟蘇雅茹學的。她算計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br> “母親受苦了?!睍裆C然,明白母親過去在詹家的日子多不容易。 陶氏擺擺手,道:“算了,不提這些糟心事了,咱們說些高興的事?!?/br> 書生點頭,把入京后的見聞一一說給母親聽。 母子二人相聚兩日,喊上陶里正一同前往鎮上商議婚期。 陶家這邊自是萬分高興,奈何時間上有些倉促,婚禮的排場就無法做到盛大隆重了。 皇命難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商議的結果就是將婚期定在兩個月之后,那樣等小兩口渡完蜜月書生再返京,時間尚有盈余。 母子倆從鎮上回來,開始找人翻修小院,將書生房中的家具也更換一些。 村人知曉,自發前來幫忙,小院整日人進人出,相當熱鬧。 就在大伙為書生和榴花的親事忙碌著時,詹雍又來了。 他是得知書生已回來的消息,趕來認親的。 書生面對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親生父親,表現即不高興也不冷淡,而是客客氣氣地稱呼其”詹老爺”。 詹雍胸口悶悶地,很不是個滋味,可他也明白自己與書生雖有血脈關系,卻無父子親情,想要親近起來,只有靠日后慢慢培養。 說話中詹雍告訴陶氏,詹府已經準備好迎接母子倆回府,就是婚禮也籌備妥當了。 詹家其他兩房其實是很忌諱詹雍接書生母子回府的,那樣長房又多出個官來,地位更加穩如磐石,二房三房難再有出頭之日。 不過他們又找不出站得住的理由來反對,長房子弟里出了狀元,是詹氏全族的驕傲與榮光,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也會欣慰。 誰執意反對就是置家族榮耀不顧,有叛族之嫌。 再者,書生認祖歸宗,榴花就成了詹家的媳婦。 礦山目前榴花雖然只占三成,可她嫁進詹家,礦山份額自然會當嫁妝帶過來,詹家無權占用,然而名義上也算是詹家的。 如此一來,詹家的名望就會更上一層樓。 因而詹雍在與其他兩房商議要接陶氏母子回府,二房三房誰也沒出聲反對。 說話間,詹雍得知陶氏這邊也在籌備書生和榴花的婚禮,便提出不如喜上加喜,兩場婚禮同一天辦。 母子倆思慮一番,同意了詹雍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