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錢也不是好事
曹氏去掉最后一塊心病,那叫一個高興,看誰都覺得順眼。 她第二天又喊陶有貴去村里割rou,主人家聽說雪花定親的事后,白搭了個豬頭。 陶有貴把豬頭拿回家,曹氏竟然也沒叫他自己弄,帶著兩閨女整拾完豬頭,然后開始炸扣rou、搓糯米rou丸子,釀茶油豆腐。 陶有貴一身清閑,樂滋滋地跑出去串門了。 杏花出嫁了,苦逼的就是榴花,做了一天的燒火丫頭。 緊接著就到了除夕,也是天公作美,近日一直都是艷陽高照,如同暖春,身上一件薄夾衣還覺得有些熱。 曹氏怕趙敬過年孤單,想讓他來家里一起過年,便讓榴花去喊。 趙敬回復說營地還有那么多兄弟,他不能丟下他們不管,要留在營地跟部下一起過年。 榴花又說正月初二杏花兩口子要來,叫他去作陪,這下趙敬倒是沒猶豫,一口應承下來。 年夜飯的豐盛熱鬧自不必說,真如榴花去年所愿,今年更好了。 年初一,因著天氣好,村人們相互走動拜年,村內一派喜氣祥和的景象。 初二,杏花和張家安來了,趙敬也如約而至。 新女婿和準女婿齊聚一堂,曹氏心順意暢,笑得合不攏嘴。 杏花得知雪花和趙敬湊成了一對,也很替雪花高興,表示十五那天她一定要來。 曹氏初三回的娘家,告訴她大哥雪花十五定親,讓大哥一家來吃定親酒。 初六交春,天氣驟然轉變,雨淅淅瀝瀝下了幾天后又下起雪來,到雪霽天晴,也就將近元宵了。 上元節,人月兩圓,選在這日下聘,寓意極好。 趙敬的聘禮也很豐厚,雖說沒有全副金頭面,但發釵,耳珰,鐲子,這幾樣女子的基本飾物是有的,衣料一律是綢緞,喜餅那些就不用說了。 最難得的是還給大妹二妹一人一個金鎖片,心意足足的。 大妹二妹還不明白娘要嫁人有什么不同,只覺得趙伯伯人很好,每回來都給她們帶好吃的。 以至于有人逗她們,讓她們喊趙敬爹時,一絲都沒有猶豫。 趙敬平生第一回被人喊爹,紅著臉不知該如何是好,偌大個漢子窘在那里,惹得在場之人哄堂大笑。 定親酒,陶家也辦了十來桌,曹氏大哥一家全來了,另外還請了陶里正一家及一些村里人。 陶家村陶有貴和離的大閨女也要再嫁了! 這消息同樣迅速傳遍了周圍幾個村。 人都說這個陶有貴祖上到底積了什么德?別人的閨女二嫁,找的男人不是窮困潦倒,就是歪瓜裂棗,而他家兩個閨女二嫁竟然都比頭婚嫁得好不算,女婿也一個比一個有能耐,大閨女帶兩個拖油瓶嫁的還是個將軍,品階比縣太爺都高。 言談間,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陶家的三閨女。 “要我說,這陶家最有出息的就是三閨女,手上有那么大一座礦山,發達就是眼前的事?!?/br> “對對對,大閨女二閨女的夫家還不是看中他家有礦山才求親的,不然誰稀罕二手貨?!?/br> “我看也是,陶家能有今天全靠著這個三閨女?!?/br> “嘿嘿,誰能娶著他家三閨女,那這一世就不用愁咯!” ....... 對于這些流言,榴花絲毫不知。 她只顧忙著正經大事。 她在指導陶家村的婦人做口罩,那種棉紗的勞保防塵口罩。 采煤行業環境差,粉塵濃度會嚴重超標,一線工人容易患塵肺病,作業時必須佩戴口罩。 塵肺病在醫療科技發達的前世都無法治愈,在這里就只有死路一條,為了工人的健康著想,在開始采礦前準備好防塵口罩實屬必要。 元宵過后,趙敬的部下陸續回來了,約莫二月里路就能全部修好,三月初礦山就可動工采礦,這時準備口罩并不算早 防塵口罩做起來簡單,只要是會針線活的婦人都能做。 榴花最先請的這批口罩女工全是平日里關系比較近的,像是滿田娘,二蛋娘這些人,一共十來個,只給工錢不管飯,吃完早飯過來,到晌午飯就回去,吃完晌午飯再過來干活。 做做針線活就能賺著工錢,這些個婦人別提多高興了,晌午飯丟給家里的老人或者男人做,在家里說話也都有了底氣。 陶氏沒事干,每天也過來陶家幫忙做口罩,而且還表明了不要工錢。 這天,一堆婦人在陶家院里裁紗布的裁紗布,縫合的縫合,邊干活邊說笑。 “嫂子,你家雪花杏花都有了下家,你是不是該給榴花也尋摸尋摸了?眼瞅著她也要滿十五了?!倍澳锍昧窕ㄗ唛_的機會對曹氏說道。 曹氏嘆氣道:“我這心里邊一直都惦記著呢!可這丫頭的性子烈,她的事我可做不了主,萬一把她惹急了,我這個娘她都敢不認?!?/br> 二蛋娘道:“那是沒遇著合心意的后生,等遇著合眼緣的就肯定不這樣了?!?/br> “誰知道呢?這死丫頭總嚷嚷著最少得等滿了十八才成親,可咱們莊戶人家,有哪個姑娘到十八才嫁人的?那不成了老姑娘么?”曹氏氣道。 陶氏在一旁笑道:“榴花可不是一般的姑娘,咱們不能拿一般姑娘的規矩來衡量她。再說了,等你家的石炭礦開起來,莫說周圍這幾個村,就是鎮上也找不出家世能配得上的后生來咯!” 其他婦人聽了也都說是這樣。 曹氏發了愁,這家里有錢也不是個好事,姑娘找人家都難找,難道真要找個詹衡熠那樣的公子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