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拿了女主劇本的咸魚 第149節
先去給楊重嬰請安。 進得鴻瑞堂,楊延宗到庭院就想停下腳步了,但蘇瓷扯了扯他的手,他遲疑一下,也跟著進去了。 ——經過楊延貞和蘇瓷的不懈努力,楊重嬰惱過怒過也罵過,態度已經軟化得差不多了。 進得屋內,楊重嬰斜睨楊延宗一眼,沒搭理他。 不過蘇瓷是個機靈鬼,她先笑嘻嘻地給楊重嬰問安,然后說了好些這次出門的趣事,下雨啊仙女湖啊什么的是重點,不過最后她話鋒一轉,瞅了楊延宗一眼:“這趟去雀山,咱們還去拜觀音廟了,據說,那邊的送子觀音靈驗得很?!?/br> 她笑瞇瞇補充一句:“夫君說,咱們也該要個孩子了?!?/br> 說到這個,楊重嬰終于坐不住了,他忍不住側頭看了楊延宗一眼,他是有個孫子不假,但那終究是二房的,和長子嫡孫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楊重嬰胡須抖動了一下,半晌還是拉著臉對楊延宗說:“是該抓緊點!”他臉上有些掛不住,偏頭看向另一邊,“你今年都幾歲了?” 楊延宗有點難掩激動,立馬肅容拱手:“是,孩子知道了!” 雖然,沒多久楊重嬰說累了讓他們回去了,但這第一次有了,就意味著破冰了。 “父親好生歇息,孩子告退?!?/br> 楊延宗帶著蘇瓷出了鴻瑞堂,夕陽西下,映著她臉膛紅紅的,她眉眼彎彎,楊延宗笑了下,拉著她的手快步回正院去了。 不過蘇瓷很快就后悔了。 因為楊延宗這家伙熱情越發高漲,他咨詢了好些個大夫,最后折騰出兩種調養湯藥出來了。 每天晚上,一人一碗。 “……” 蘇瓷是不樂意喝的,雖然她看過方子,確實是滋陰養元的方子,喝一段時間是對身體也挺好的。 但問題是難喝??! 一開始時,蘇瓷雖不大樂意,但想起他的祈禱,她還是捏著鼻子喝下去了。 楊延宗就很高興。 但時間一長,那點點動容就扛不住了,這藥稠稠的,黑褐色沖鼻,澀苦又辣還帶點甘,味道古怪,就好像喝調了點糖的苦藥糊糊一樣。 蘇瓷要喝吐了,不行了大哥,喝了幾天,她就堅持不下去了。 “行了,差不多就行了?!?/br> 蘇瓷把碗一撂,死活不肯喝了,她吐槽:“你不如少做點還實際點兒呢?!?/br> 她早就說過了,但楊延宗以為她哄他。實際真不是的。兩人就算避危險日,但這種方式其實也不十分保險的,再加上有時被他纏起興趣來啊,兩人也不是百分百都有避的。 但都沒中過。 其實這里頭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那啥次數太頻繁了。 他向來纏她,一天兩三回至少的了。 是,他身體是夠好的,腎氣夠足一點不見疲怠,但那個j子成熟其實是需要時間的,現代搞檢測的話,醫生會讓你蓄三到七天,五到七天最佳,少于三天j子是沒發育成熟數據會大跳水的。 所以說啪啪過分頻繁不容易懷孕是很有科學根據的。 現代備孕的話,各種因素衡量,醫生會建議你隔天啪一次,這樣就最容易懷上了。 “真的嗎?你沒騙我?” 楊延宗將信將疑,其實老大夫也這么和楊延宗隱晦提過一下,但他不大相信。 蘇瓷在床上打了滾,沖他皺皺鼻子,“你去問問寇大夫唄?!?/br> 楊延宗坐在床沿一臉嚴肅思考,她又滾了回來,坐在他大腿上,捧著他的臉啾了一下,“對,不關你事的,別胡思亂想啦~” 她笑了下,最后這么和他說的。 什么殺孽太重,根本沒這回事兒啦。 楊延宗“嗯”了一聲,心里忽高興起來,他問蘇瓷:“那如何按你說的,隔天的話,多久會有???” 一般多久呀? 蘇瓷說:“一年內吧,快的話半年?!?/br> 一對正常的夫妻,每月百分二十吧,半年幾率是百分七十,一年內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 她哄他:“不過你別太焦急了,太焦慮的話,情緒也會有影響的?!?/br> “真的嗎?” 一年的話,有點久了。 但她柔聲軟語哄他,楊延宗心里忽甜蜜起來,感覺一年也不算很久了,他說:“那就聽你的?!?/br> 蘇瓷咭一聲笑了起來,兩人額頭碰額頭,翻滾到床上擁抱在一起。 …… 次年初春,蘇瓷懷孕了。 同月,卻有傳言,季元昊要立新后了。 第101章 今年開春開得早,正月十五都未過,上陽宮廡殿頂的琉璃瓦縫隙里的殘雪已經褪盡了,幾只越冬的小雀在飛脊上那一排小獸跳來跳去,吱吱喳喳。 御前大總管魏謹聽見了,狠狠一指,小太監們連忙取了長竹竿來把雀鳥趕跑,就生怕打攪到里頭圣上和幾位大人議事。 說來,不知不覺,季元昊登基也有一年了。 他也是個有能耐的,把坤氏攪得亂糟糟的局面收拾起來了,并一連頒布了幾項新政,除弊清疴。 也算初見成效。 只是不得不說,這枝椏清除得越多,臨朝越久,這當皇帝的時日越長,各種的掣肘和隱憂就越來越明顯了。 還是太慢了。 哪怕他是皇帝,不管眼下,還是思慮深遠之時,都有不少不得不顧忌和鞭長莫及的地方。 頭一個,時至今日,宗室和?;庶h都依然不怎么服他。 宗室就不用說了,老肅王已經去世了,勉力壓下宗室反對聲音讓季元昊登基后,老肅王就病倒了,徐老將軍去世沒多久,他也病逝了。 沒了這位老宗令的彈壓,宗室對他這個偏遠嫡支繼位的不滿一下子就反彈了。再加上?;庶h,這些?;庶h,基本都是老皇帝一朝留下來的,也就是說,基本都是和季元昊這個不臣宗室死磕過的,可謂恨仇斑斑。 另外季元昊可是逼宮過的,所以現在哪怕季元昊稱帝了,這主觀客觀的對立也很難拗轉過來了。 偏偏這兩者,季元昊都不能大舉剪除,他得采用懷柔手段,宗室是必須要安撫的,老皇帝留下的這些?;庶h他也最多就慢慢一個個換掉,不能急了。 朝堂有這些人掣肘著,每每磕磕絆絆,哪怕一件事朝中最終會推成,議論過程都總有人當噴子掃興,一番激辨是少不了的,最后他這邊的人才把對方噴回去。 這過程就難免十分堵心。 除此之外,季元昊還有另外一項非常迫切的隱憂。 當了皇帝之后,身份拔高,位置不一樣,眼界自然就不一樣了,季元昊如今放眼的可是整個大慶。 一個王朝,一個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皇權,再直接一點就是兵權。 不僅僅是陽都京營御前禁軍這些,更重要的還是各地大營,還有北疆。 大慶朝最強悍的軍隊在哪里?那當然是一直悍然在西、北方邊境線持續擊戎作戰多年的諸邊駐軍。 季元昊登基了,虎符在手,兵權當然是有的,但怎么說呢,他和北軍諸大小將領并不相識,后者對他這個新君也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近幾年,皇位更替實在太頻繁了,難免會削減一些帝皇的隱形威信,讓這些邊軍將領對陽都這位陌生的新君多持了一點觀望的態度。 這是難免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原來常規來說,這個問題也并不算什么,時間一長,過上個三五七年,這問題也就隨之消失了。 只不過,如今有著楊延宗在側,季元昊與之相比較,難免就會有生出一種強烈的憂慮和迫切感! 季元昊以前在四王府內是負責輔助四王總攬全局的,雖也時不時也親自出馬,但他的角色更多是謀臣和后方總指揮的一類,直至四王倒臺,他趁機接手四王府勢力,只是但凡與兵權相關的,卻也更多的是陽都和京營內的。 說來,當年他和楊延宗雖說實力差不多,但其實細辨起來,構成的成分區別也挺大的。 尤其是涉及北軍,兩人差距可就遠了。 楊延宗征戰沙場十數年,這是實打實領兵的,他和北疆諸將都非常熟悉,譬如當初和坤氏對壘去求助徐老將軍,就是由楊延宗出馬的,無他,他和徐老將軍熟。 其他的,就算不認識,彼此也神交已久,大家武將出身常年征戰,天然就會有好感。 這是季元昊比不得的,季元昊過去十數年真正征戰次數寥寥,和北疆諸將本來就不相識,哪怕后來在四王手里接手一些,他也費心維系,但到底這些年間也漸淡了幾分。 季元昊當年的勢力,更多集中在陽都京中以及朝廷官場。 所以,季元昊現在是迫切需要安撫宗室,還有就是迅速拉近和北軍的距離! 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的,早在去年,就底下已經有人隱隱提過一句了。 ——那就是,聯姻! 立后,立新后。 如今新年伊始,這個問題再度擺上臺面,并且迫切需要解決。 “……陛下如今登基已有一年,歷新改元,這是大好事。只是,臣以為,此事不宜再拖了?!?/br> 尋常的皇帝,三年不改父道,慢慢來也不遲。 只是,季元昊一朝情況卻有些特殊。 這顧忌的是誰,馮葙沒有言明,但在座就沒有聽不懂的。 季元昊端坐上首,他盯著殿門某點,靜靜聽著。 其他的在座的人,如季元昊的老幕僚、如今的閣臣和禮部尚書凌硯和羅中墉,死忠部下唐顯州陳義渠等人,一干都是跟隨他多年的鐵桿心腹,說到這個話題,這些人卻都不約而同沉默下來。 或垂眸低頭,或頻頻喝茶,反正就是不發一言。 馮葙心里嘖嘖兩聲,他不是不懂這些人為什么這樣,只是在他看來,舊主母已逝,那是她沒福,陛下正當盛年,登基稱帝后還守一年不娶已經很對得起她了。 要是尋常情況也就罷了,可現在卻有迫在眉睫的棘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