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拿了女主劇本的咸魚 第90節
另外更重要的是,哪怕老皇帝真如愿駕崩了,如無意外,他也必然會留下賜死坤皇后的圣旨。 還是得先發制人! 要知道,坤氏有著三王都沒有的優勢,坤國舅作為帝皇心腹,坤氏女居后位執掌后廷數十載,而坤皇后可是國母,一旦老皇帝駕崩而小趙王也跟著歸西,坤皇后是能名正言順出面過繼虔王幼子,扶其登基的。 幾乎是老皇帝隱隱一露出矛頭調轉的態勢,兄妹倆都沒說出口,心下卻同時下了同一個決斷! 可要完成這件事,卻并不容易,首先,老皇帝對坤氏防備很深的,而坤氏固然強大,對上帝皇,卻還是不夠。 所以,必須縱橫聯合,先拉攏到必須拉攏的助力。 坤國舅名單上頭兩個名字,就是楊延宗和季元昊。 作為朝中新貴,二人攏起了四王府六王府很大一部分的勢力,如今可謂當之無愧的權臣之一。另外更重要的,季元昊是宗室,而楊延宗身份則更微妙,坤國舅隱隱知道,他和老皇帝有些勾連,這若利用得好,未必不能就此打入老皇帝的內部,對他們可是有大利的! 綜合重重因素,拉攏這二人勢在必行,并且非常重要。 坤國舅雙眸如鷹,心緒清明,“最好想辦法促使他們主動相投?!?/br> 坤皇后微微蹙眉:“那可要找人接觸他們?” “不急,”坤國舅瞇眼:“先觀察些日子?!?/br> 先找人接觸了,若順倒好,倘若不順,再使其他辦法,就成了強扭的瓜,不美了。 這極度不利于后續的聯手。 這兩人的意向,觀察一段時間,旁敲側擊一下,就能看出來了。 老皇帝年紀越來越大,行事越發雷厲風行大刀闊斧,除了坤氏,下一個未必不是他們倆。 楊延宗和季元昊都是聰明人,想必是心知肚明的。 …… 那楊延宗和季元昊是什么意向呢? 當然是不摻和了。 是的,兩人確實心知肚明,老皇帝解決完坤氏后,下一個目標如無意外就是肅清朋黨了。 可在兩人的刻意之下,大幅度削減了許多懷疑他們、過度忠于原來四王六王的人馬,如今的四王黨六王黨,可是比以往瘦身了很多,也勢弱了不少,早已今非昔比了。 兩人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這個度拿捏得剛剛好,介乎于老皇帝手松一點能容忍,緊一點就忍不住的度上。 端看如今老皇帝沒有對他們出手,反而在朝上朝下采取適當的懷柔手段,此番效果就可窺一斑了。 這在將來也是有不小的cao作空間的。 首先一個,老皇帝看著真的挺老邁的了,并且他迫不及待立小趙王為太子并如此急迫將矛頭對準坤氏,很難讓人不懷疑他的身體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了。 坤氏樹茂根深,又一直是皇帝心腹,勢力糾纏在一起,想一時半會就鏟除可不容易的。 退一萬步,老皇帝真熬住了。 可小趙王又那么小,就算有輔政大臣,誰擔保這些目前忠心耿耿的臣屬將來不會滋長野心,成為另一個挾幼主的權臣朋黨呢? 不如留下楊延宗季元昊二人,或許適當再削一削,成就多方互相掣肘的局面。 帝皇之道,在于平衡,對于想親政的小皇帝而言,鐵板一塊的朋黨可遠遠比好幾個黨派艱難多了。 反正將來不是沒有cao作空間的。 肯定就比現在和坤氏勾連一氣去干逼宮的事安全的多,也輕松得多。 “管他東南西北風,你我自巋然不動?!?/br> 季元昊端起一杯酒,和長桌另一邊的楊延宗遙遙一碰,瀟灑干盡,正事商量完畢,他起身走人。 兩人都不是多臣心的人,逼得狠了,不是干不出逼宮的事,但目前局勢是根本沒必要。 季元昊走后,楊延宗起身,立在大廣亭的臺階上,秋宵風冷,徐徐鼓動衣袍,阿康小心探頭:“主子,咱們是回書房,還是……后院?” 這些時日,楊延宗身邊的貼身親衛,都是這般探頭探腦試試探探給正院說話,這讓他心生惱怒,她這給了他身邊的人多少好處這是?! 楊延宗冷冷瞥了阿康一眼,“下回再敢這般說話,五十軍棍!” “全部都是??!” 他拂袖而去,阿康吐吐舌頭,不敢吱聲了,趕緊七手八腳跟上去。 …… 然而即便楊延宗和季元昊不打算動,可新貴顯赫又有兵權在手的二人,最終還是很難避免卷入這個旋渦的中心。 “既然不動,那就想個法子讓他們動起來?!?/br> 坤國舅慢慢轉動著手心兩個羊脂玉球,淡淡道。 對于楊季二人的動態,他一點都不意外,所以他一開始就不打算讓人嘗試接觸。 坤皇后端坐在沉香木長榻的左側,坤國舅則端坐在右側,兩人說話間,抬眼看向暖閣側邊的一扇小門,坤皇后凌厲的丹鳳眼一揚,“讓他進來吧?!?/br>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這個棋子放了這么多年,總算到了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片刻,小門的朱紅色門簾一動,出來一個披著黑斗篷的人,此人無聲俯首:“娘娘,國舅?!?/br> “很好?!?/br> 坤皇后招手,黑斗篷上前,坤皇后側臉,紅唇微動,如此這般,附耳吩咐了一番。 黑斗篷聽罷,又仔細復述一遍,三人確認無誤,前者退后一步,“奴婢領命!” 此人微微抬頭,露出一截光潔無須的下頜,看骨架身量聽聲音,這是個太監。 些微燭光打在他的下半張臉上,微微映亮了一雙黑色的眼睛,這赫然是個熟人,章太監。 ——監察司司侍,童繼恩的心腹,當初在西北尋銀和楊延宗蘇瓷打過交道的那個章太監。 坤國舅和坤皇后的計劃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楊延宗和季元昊不是不動嘛?那他們就逼他們動一動。 最有效又有力的方式,莫過于借老皇帝的手了!反正老皇帝高高在上,雖對楊季二人暫時懷柔,但是個人都知道不長久。 監視、制造些偽證,讓雙方關系變緊張,甚至楊季二人樹敵不少,不少余孽余黨是夙夜恨不得要報復的,老皇帝的人手松松,默許,甚至縱容或將計就計,將楊季二人的家眷暗扣在手里以必要時當籌碼。 章太監手里有人,他是能辦好這件事的,再恰到好處給楊延宗和季元昊留一點點蛛絲馬跡,就可以了。 “據聞楊延宗甚愛其妻,多次外差皆攜其于左右?!?/br> “而季元昊之妻任氏與其多年患難,再添上長子,分量也足夠?!?/br> 坤國舅道:“就先請他們到云州的別莊做客些日子罷?!贝Y盟成后,再“解救”回來就是。 …… 坤國舅和坤皇后設計了所有,計劃可謂天衣無縫,但事實上,兩人卻沒能預料到后續的發展。 九月冷冷的星空,流水都帶了一種冰的感覺,坤皇后俯身,冰涼的溪水從涂了艷紅丹寇的手指漏下,她冷冷笑了下。 夫妻二十載,今日圖窮見匕,你死我活! 而長秋宮后頭的縱橫的宮巷,章太監肅然應是后,悄然無聲從小門按原路折返,他非常謹慎兜了一個大圈,換了好幾個身份,才最終回歸自己的值房。 輕手輕腳把黑斗篷摘下,遞給小太監,點了下頭,后者麻利拿回去燒掉。 章太監換回一身銀藍色的斗牛服,又是那個帝皇心腹,高居監察司前五把交椅的掌權人物之一。 他從一開始就是坤氏的人,最早期在宮里難以為生之際投靠的坤氏,之后他爭氣,脫穎而出,后來在坤氏的推動下往童繼恩身邊靠攏,最后跟著一起去了監察司。 實話說,今日今日的他,有權有勢,心里未必就很愿意趟這趟渾水,但他和坤氏各有鉗制對方的手段,且他這身份也不允許有瑕疵的,他不忠也得忠,于是索性便徹底忠下去罷。 不過他也準備多時了,心里快速盤算一下,他能確保按計劃實施而不會暴露自己。 只是當章太監快步出了門,信步往監察司的二進堂行去,卻微微一愣。 往昔這個時間,二進堂總是熄了燈的,今天余光望了望,卻見幽幽一點燭火點起,昏暗閃爍在風中搖曳。 他皺了皺眉,繼續往里行去,當走到一半時,他就發現不對勁了,因為今天二進堂院內的值守護軍竟一個不見。 整個院子空蕩蕩,黑魆魆的夜里,風吹樹影唰唰,莫名有一種即將被黑暗吞噬的感覺。 章太監也算風里來雨里去多年,血腥人命見得可不少,他不膽小,可不知為何,心頭一突,心頭一種不祥預感油然而生。 這時候身后的門卻無聲闔上了!章太監霍然回頭,“赫”了一聲,“誰在哪里裝神弄鬼?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滾出來??!” 尖銳且凌厲的聲音在院內回蕩,章太監一步步沿著回廊往正堂行去,他驟然沖出去,驀一側身抬頭,卻心臟陡然一炸!四肢力氣仿佛被突然抽掉,他嚇出滿頭大汗,瞪大眼睛站在當場。 只見正堂之內,一抹明黃色的耀目龍袍,老皇帝正微微閉目倚在上頭的高倚上,室內一圈的御前禁軍,而老皇帝左側坐著童繼恩,右側,赫然竟站著剛才去給他燒黑斗篷的那個心腹小太監??! 對方手里還捧著那件黑斗篷,幽幽一點燭火,他垂眉斂目,恭敬站在皇帝身畔。 章太監當場嚇得倒退了三步,一腳栽撲在地上,“……陛,陛下!” “同一個坑,朕豈能栽倒兩次?” 老皇帝張開眼睛,夜涼如水,他冷冷地道。 小趙王這個大虧,他是不會再吃第二次的了。 很早之前,他就查出章太監坤氏的人了。 老皇帝看一眼童繼恩,童繼恩抽出一條白綾,緩步上前,章太監慌了,生死關頭,他再也顧不上其他,嘶聲大喊:“陛下,陛下,我愿戴罪立功,戴罪立功!” “求您給奴婢一次機會,求您給奴婢一次機會?。。?!”他拼命磕頭! “哦?” 老皇帝抬眉,似乎有點感興趣,“說說,你想怎么一個戴罪立功法?” 章太監心里一松,他就知道!老皇帝還用得著他!他這么重要的棋子,是不能無緣無故失蹤的,否則豈不打草驚蛇?! 他立即將坤皇后與坤國舅的計劃和盤托出,包括如何監視,如何挑引雙方關系,最后重點的,如何要對楊延宗季元昊的妻小動手。 老皇帝哂笑一聲:“想不到啊,昔日兩個不怎么打眼的人物,如今居然成了大氣候了,連坤氏都要費盡心思去拉攏了!” 這話章太監可不好接,也用不著他接,為了凸顯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坤氏兄妹的計劃他說得非常詳盡,而綜合各種考量,老皇帝確實留下他會好太多的。 他心下已經定了,在老皇帝肯聽他說話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定下來了,章太監心里已經開始盤算,該如何利用雙方的明爭暗斗,保存自己。 他垂了垂眼睫,其實還是坤氏獲勝更好,只要他及時解決掉今日的在場知情者,結果還是和之前一樣。 章太監心念百轉,可不等他再想得仔細些,耳畔卻響起老皇帝那帶著幾分冰冷的蒼老聲音:“行了,既然說清楚了,那就上路了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