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沒過多久,固體在鍋中融化成了濃稠的液體,散發出濃烈的香甜。 蘇櫻覺得這味道有些熟悉,卻一時沒想起來是什么。 熬煮完成后,廠長又小鍋從火上拿下來,拿出一個硅膠模具。 那個硅膠模具是很小的球形,絕對沒有他們的拿到手的“立志”糖那么大。 他把糖漿倒入模具中,拍了拍手。 說道:“這就是做這顆糖的第一步?!?/br> “如果有人能把這顆糖吃到最后,他就能夠嘗到,里面其實是甜的?!?/br> [……也不是沒吃過這種] [但你這個實在是酸得吃不到最后啊] [說起來我還試著泡水里,把最外層泡掉,想試試最里面會不會是甜的來著,結果沒把握好,嘗到的還是很酸,可能留下的部分還是太多了] 廠長沒有著急讓他們立刻著手去做,而是把裝有糖漿的模具放到冷藏室中,因為每一個球的容量很小,降溫很快,沒過幾分鐘廠長又拿了出來。 把糖粒脫模,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拿一顆嘗嘗。 蘇櫻也上前捏了一顆糖粒,放到嘴里。 熟悉的甜味立刻在口腔蔓延,不是過分的甜蜜,而是春夏交接之際,剛剛成熟的櫻桃那種生澀的微甜。 她微微睜大了眼。 她嘗過這種味道……昨天晚上來時的路上,她才剛剛吃過。 第59章 月亮也在看著她。 是廖修和給過她幾次,她一直以為是小時候的那種酸糖,所以一直都沒有吃。 還是那次醉酒之后,她事后回憶起來,廖修和曾經把糖塞給過她,才知道那顆糖原來是甜的。 正如她此刻嘗在嘴里的味道。 廠長把原材料分給了他們,讓他們從調制糖漿的味道開始,嘗試做這么一顆糖。 蘇櫻垂眸看著桌前密密麻麻的材料,心里隱約好像有了什么猜測。卻又抓不住,無法描繪事件的全貌。 只是覺得很荒謬,又忍不住去想。 廠長在一邊繼續:“我一直以為,這顆糖最后的那一點甜會成為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直到工廠停工很久以后,有一個年輕人找到我?!?/br> “那大概是八年前吧?!?/br> 廠長回想著。 蘇櫻秤著原料的手微微一頓,電子秤上的克數在多一克與少一克之間瘋狂閃動。 “那個時候,那個小伙子應該還在上高中,找到我,說想給一個人準備一個生日禮物?!?/br> - 高三的第二次模擬考,蘇櫻考得很差。 從年級第一跌到了兩百名開外,勉強能夠上211的成績。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像往常得心應手的論述題,突然就跑偏了*,沒有辦法答道標準答案的點上。 而以往看到每個題目都能夠分析出考點,自信而有條理地回答著的蘇櫻,再看到相同的題目,卻突然無法下筆了。 有那么一段時間,她陷入了深刻的自我懷疑中,好像再怎么努力,都找不到任何方向,因此也沒有任何成果。 廖修和默默看在眼里。 但他學的是理科,哪怕分班前文科成績很好,卻沒有做過針對高考的練習,想要直接在學習上幫忙,也有心無力。 況且蘇櫻其實不是學習能力的問題,更多的在心態上。 驕傲的小狐貍失去了以往的自信與從容,變得頹喪又失落。 在下一次模擬考來臨的前,蘇櫻呆呆的坐在自己的房間里,看著畫得密密麻麻的課本,大腦里一片空白。 到了去學校的時間,她合上書本,全憑慣性收拾書包,拖著步子下樓。 出家門時。 看到廖修和跨在一輛摩托上,扭頭看著自己。 “你什么時候還騎摩托車了?”她怔怔地問。 廖修和戴著頭盔,狹窄的透明面罩下露出他鋒利的眉眼,他微轉了下頭,示意蘇櫻坐在后面。 蘇櫻以為他是要載她去學校,便沉重地坐了上去。 閉上眼,只顧著回憶剛剛在背的知識點,沒有和廖修和說一句話。 而當再睜開眼時,卻發現廖修和走的并不是去往學校的路。 “你去哪兒?”她扯著嗓子,在風聲與摩托車發動機的轟鳴中大聲問道。 廖修和淡淡的聲音隔著面罩飄過來:“兜風么?” 蘇櫻坐在后座,完完全全的怔住了。 看到街邊的路牌,發現廖修和的方向是市郊區。 “你瘋了!”她大喊道,“我不考試你還要考呢!” 風聲將廖修和淡然的聲音帶到她耳邊:“我無所謂?!?/br> “……” 蘇櫻閉上了嘴,風鼓動著廖修和的外套,發出獵獵的聲響。她的長發被撩起,在腦后自由飄動。 突然就覺得,這么瘋一把也未嘗不可。 在下了這個決定的時候。 仿佛心中的大石落到了地上,她轉頭看看,四下沒人,便張開雙臂,感受著風的擁抱。 發泄地大喊。 考不好又怎樣呢,不影響她此時此刻聽風的喧囂。 廖修和停到了一處涼亭。 涼亭里有幾個石凳,一條長方形的石頭桌。蘇櫻下了車,坐在桌上,朝亭子外望去。 那是從烏州通往茶里鄉的必經之路,一茬麥子成熟了,在風的吹拂下滾動著金黃的麥浪,一望無垠。 陽光明亮,白云舒卷,藍天澄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