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117節
參與戰斗的氏族面面相覷,對郅玄的驚訝均感到不解。 狄戎不就是這個樣子?那些頑抗到底的才更加稀奇。 “君上,戎狄向來如此,不敢戰甲士,只敢襲擾村落。區區萬人而已,如發三軍,彈指之間灰飛煙滅?!彼诨]少掃滅戎部,根據他的經驗,除非遇到最核心的狼戎,其余部落都是不堪一擊。而狼戎的強悍也是相對而言,遇到西原國甲士一樣不夠看。 究其根本,數百年的征伐,各國輪番抄刀子進草原,戎狄已經被中原諸侯揍出心理陰影。 各部落征討打生打死,還能打出血性,一旦遇到中原軍隊,尤其是大國軍隊,唯一的念頭就是逃跑,死扛到底的實屬罕見。 實力過于懸殊,死扛的下場真的會死,不想死就只能跑。 氏族們你一言我一語向郅玄講述征戰經驗,戰功最小的中大夫都曾率軍掃滅部落。 “唯狼戎可一戰,奈何悉數往北,如今少見?!闭f話的氏族十分遺憾,其余人紛紛點頭附和。 郅玄面無表情,不知道該說什么。 看來他之前的想法還算是客氣,在這些戰斗狂人眼里,戎狄是真真正正的韭菜,長出來就要收割,割下來全是戰功。 戰斗結束后,營地內被清理干凈,牛羊戰馬分給氏族,狄戎的帳篷和尸體都被付之一炬。抓獲的俘虜由役夫看管,將隨隊伍一同出發。 隊伍即將開拔時,外出捕獵的狼群追了上來。兩匹巨狼打頭,白色的狼王緊隨其后,狼群成員在雪地中排成長列,還給郅玄帶回新鮮的鹿rou。 狼群從隊尾奔至隊首,停在郅玄的戰車旁,昂出嚎叫。 對這一幕,西原國眾人習以為常,北安國眾人也在逐漸適應,被抓獲的狄戎則瞪大雙眼,滿臉震驚。 尤其是戎人,他們崇拜的圖騰是狼,最強大的三十六部合稱狼戎。在部落傳說中,白狼至高無上,是天神派遣的使者。 眼前這一幕太過震撼,帶來巨大的沖擊,以至于不少戎人雙膝跪倒,匍匐在地,朝著郅玄的方向不斷高呼,滿臉都是敬畏。 “他們在干什么?” 戎人的異常引來注意,眾人都感到奇怪。 有活下來的祭祀膝行兩步,被繩子捆住無法再向前,只能扯開嗓子,用半生不熟的中原話高喊:“神,天神!” 這幾個字,郅玄聽明白了。 他詫異地看向戎人,氏族們則詫異地望著他。 趙顥都是面露驚訝,更不用說世子瑒。 郅玄很是無奈。 戎人突然抽風,和他有什么關系? 大概是發現郅玄不快,兩匹巨狼立刻朝戎人呲牙,白狼和狼群發出低咆,威脅性十足。 不承想這一幕沒有嚇退戎人,反而讓他們更加激動,瞬間陷入狂熱。 “神!” 戎人的激動超出想象,幾乎失去控制??词厮麄兊囊鄯虿铧c拽不住繩子,卒伍上前幫忙才堪堪壓制住這群俘虜。 “君上,這該如何處置?”一名氏族開口。 郅玄面無表情。 別問他,他也不知道。 北安國大軍中,世子瑒駕車來到趙顥身側,道:“待我返回都城會請示父親,多給你幾座礦?!?/br> 趙顥轉頭看向世子瑒,挑了下眉,道:“多謝兄長?!?/br> “你也不容易,目前沒辦法,只能在財物上填補?!笔雷蝇務Z重心長道,“放心,我會暗中尋好醫好藥,不會讓旁人知道?!?/br> 趙顥表情凝固,臉再次黑成鍋底。 戎人的狂熱不見削減,隊伍仍要啟程。 這種狂熱并非全是壞處,比起之前,俘虜的戎人變得異常聽話,像是被集體洗腦。狄人也老實許多,走在隊伍里,望向前方的戰車和狼群,心中充滿恐懼和敬畏。 接下來的路程十分順利,沒再遇見聚集的部落,也未再遇到大雪。 經過一座封凍的湖泊,湖邊出現高高矗立的石柱,柱上刻有文字,代表這附近的土地已有主人。 “前方即是新城?!?/br> 石柱是趙顥命令豎起,相同的地標還有七根,立在不同方向,一同拱衛新城。 前行一段距離,逐漸能望見黑色的石墻。即將抵達目的地,眾人無不激動,無需下令,全都自動加快步伐。 城下的狄奴發現來人,立即向城內稟報。 監管工程的屬官登上城墻,向遠處眺望,看到一黑一赤兩支隊伍,認出隊中的旗幟和前方的戰車,立即高聲道:“開城門,迎接公子和西原國君!” 屬官一聲令下,駐守的甲士和卒伍迅速行動起來。 搬運石頭的狄人手足無措,被卒伍驅趕到城墻下,排成數排站定。在城內干活的狄人奴隸也被召出來,和前者聚到一起。 城頭沒有號角,屬官只能命人敲響皮鼓。 鼓聲傳出不久,蒼涼的號角聲隨風而來,傳入每個人耳中。 屬官、甲士和卒伍無不振奮,狄人卻控制不住開始發抖。 曾經的經歷讓狄人畏懼,明知道自己在為公子顥干活,老老實實就不會受罰,聽到中原軍隊的號角聲仍控制不住腿抖,生怕會有刀子從頭頂落下來。 隊伍越行越近,前方的戰車距新城已不到百米。 郅玄推開車門向前望去,即使早有心理準備,望見巨石搭建的城墻,看到初具規模的雄城,此時也不免心潮澎湃。 這里將是他發展計劃的起始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第一百一十二章 整座城池由巨石和古木搭建,一眼望過去,猶如一頭黑色巨獸雄踞草原,在遍地銀白中格外醒目。 城墻高近十米,墻基厚過五米。不同于常見的夯土墻,全由巨大的條石砌成,縫隙密合,刀插不入,水潑不進。 城內布局仿效北都城,并參考郅地新城,兩條大道交錯而過,將城池分為四個區域。各區內部再進行劃分,構建起大小不同的坊。坊與坊間涇渭分明,各有石碑立起,碑上雖無文字,也能區分哪里將會是氏族坊和國人坊,哪里會居住庶人和奴隸。 兩條主干道橫貫東西南北,四通八達。道路盡頭各開一扇城門。 這也是參考郅地新城。 以往的城池大多只開一門,唯獨郅地新城開有四門,從四個方向都能出入。 在興建城池時,屬官特地留出一片空地,專門用來建造商坊。 草原深處很少出現商隊,但有了這座城池,事情就會變得不同。不提其他,單是兩國運送物資的隊伍就會時常往返,聚集起人氣,吸引來更多商人,城市必將變得更加繁榮。 郅玄和趙顥抵達時,城內建筑尚未全部竣工,各坊僅建成三分之一,其中只有一半的房屋可以入住。 好在城池規模宏偉,就算沒有全部完工,以建成的房屋也足夠容納參加婚禮的所有人。 城內建有國君府,專為郅玄準備。公子顥的府邸在氏族坊,嚴格遵照禮制。兩片建筑群相距不遠,僅百步左右的距離。 之所以如此,全因兩人身份特殊,就算結成婚姻,住處的規格也要嚴格區分。遵照禮制各建府邸,雖然麻煩一些,卻讓外人挑不出理來。至于婚后住在哪里,全由兩人自己決定。 屬官主持造城時,將規劃如實上報,幾處重點點明。 郅玄看過趙顥送來的書信,對這名屬官印象深刻。隨機應變,懂得變通,一點不刻板,人才??! 可惜屬官是趙顥的家臣,全族依附,不能隨便挖墻腳,哪怕眼饞也只能看著。 當初決定在草原建城,郅玄一共敲定兩處,距離相隔不遠,都是水草茂盛,資源豐富。 好地方不能閑置,駐軍也需要城池。 故而,從最開始郅玄就打算建造雙城,一座由趙顥麾下駐守,另一座由自己派人駐軍。 雙城守望相助,在內部管理上互不干涉,對西原國和北安國朝堂均有交代。等到兩國氏族開始劃分地盤,也能很好地避免沖突,以免在利益分割上節外生枝,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在計劃初定時,郅玄就和趙顥通過氣,后者也贊同他的提議。 郅玄是西原國國君,趙顥是北安國的卿,今后還將成為正卿,關注這場婚姻的不在少數。盯在身上的目光實在太多,兩人不得不未雨綢繆,盡可能掐滅隱患,不給居心叵測之人任何挑撥的機會。 趙顥帶兵掃狄,抓捕大量俘虜,先一步建造起城池。另一座城池尚在醞釀中,依郅玄的計劃,等婚禮結束就可以破土動工。 如此一來,兩人的婚禮就要抓緊時間。 抵達當日,兩國隊伍入城休息,分別安置在不同的坊內。 翌日,兩國宗人碰面,敲定婚禮全部細節,同時組織起人手,在城外搭建五座土臺,為婚禮祭祀做準備。 在婚禮正式開始之前,郅玄和趙顥每天都要見面,商量祭祀的相關過程。祭祀犧牲需要兩人親自捕獲,連續五場,就要組織五次狩獵。參與的名單不能重復,好在隨行人員足夠多,可以從容分配。 每次見面商討都在郅玄的住處,大半天的時間,自然有膳食招待。世子瑒每每不請自來,以趙顥兄長的名義,口稱幫忙,為兩人查缺補漏,實則是為了蹭飯。 當趙顥告知郅玄時,后者覺得很不可思議。轉念又一想,兩人是親兄弟,這種“表里不一”的特質,估計也是如出一轍。 這樣一來,那北安侯……打??! 郅玄迅速搖頭,掐滅腦子里的念頭。 威武霸氣的國君是逗比什么的,不可能,絕非不可能! 距離婚禮不到五天,各國祝賀的隊伍陸續抵達。他們都攜帶豐厚的禮物,先聚集到邊地,再由向導帶路前往草原新城。 道路已由大軍蹚過,狄戎全部遷走,野獸也被驅趕,基本不會遇到危險。 使臣們抵達之后,無不被雄偉的城池震撼。行路時的抱怨一掃而空,十分慶幸自己奉命前來,才有機會大開眼界。等到回國,都是向同僚炫耀的資本。 前來祝賀的大多是北方諸侯國,南邊的國家距離太遠,加上抵擋不住草原酷寒,大多只是遞送國書,將禮物送到西都城和北都城,不會再繼續北上。 值得一提的是,人王也派人送來賀禮,是一整塊未經雕琢的白玉,瑩潤光澤,無一點雜紋,可謂無價之寶。 隨同白玉一起送到的還有人王的旨意。 在詔書中,人王正式將大片草原賜封給郅玄和趙顥,并允諾,凡兩國氏族圈占草場,可由國君賜封,上書中都城。 這道詔書意義非凡,從官面上肯定了郅玄開發草原的計劃。自此往后,任何中原氏族到草原劃地盤都變得合理合法,只要有能力,占多大的地盤都沒關系。 至于狄戎是否同意,完全不重要,更沒人會多加理會。 祝賀隊伍抵達后,郅玄和趙顥共同設宴,宴后未再露面,由隨行氏族接待安排。其中有依附兩國和有意投誠的小諸侯國,則由粟虎和先豹出面,以正卿的身份給足對方面子。 在此期間,郅玄和趙顥輕車簡從,去往開采的煤場、林場和陸續建起的幾座工坊。 由于缺少匠人,工坊尚未全部開工,規模也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