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宋婉晴覺得這樣挺好的,年貴妃須得安心靜養,那接下來的這段時日后宮能安定一些了,她其實覺得府邸出來的舊人很少有人會故意折騰的,或者說也沒那個資本折騰,大家的底子心知肚明,從府邸里一個地位不起眼的侍妾能翻身成為宮里的妃嬪,莫過于一件極幸運的事了,怎會給自己找不自在。 此次請安罷了,在回承乾宮之時,不遠處隱隱看見從永和宮方向走出的一些身影,看著像是太醫的打扮,宋婉晴抿了抿唇,心里猜想到大概太后娘娘的身子又有些毛病了。 畢竟年老之時比不得年輕時候的模樣,太后娘娘今年已經六十四歲了,放眼整個后宮,已經是長壽的象征了,加上太后的兩個兒子相互爭位,偏寵的小兒子落敗,早早的就被皇上派去守皇陵當做幽禁了,恐怕太后是有了心病。 宋婉晴只看了一眼便回了承乾宮,太后之事如何,上頭的兩個重要級人物還沒發話,她不會擅做行動,最多是問過皇后后再把一些關心的話語送去。 畢竟太后在皇上登基之時,還差點拒受封太后之位,為的就是小兒子,如果不是皇上果決將十四阿哥的命脈把握住,一切受封的事宜還未必能順利進行,皇上正統的地位也會受到質疑,不光如此,現在留在京城的八爺黨還在拼命想拉扯皇上下位。 她不懂什么政治手段,但也清楚一件事,皇上的位置若是坐不好,她們這些后宮中的妃嬪哪個都討不得好,像是廢太子的那一眾侍妾,以及身后眾多兒女。 第78章 太后駕崩 兩個月過后, 即便八爺黨的手段和存在令人忌憚,畢竟涉及前朝之事向來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的,可當皇上訓斥八爺黨時,皇上三阿哥弘時親自為這幾位皇叔求情這件事, 還是驚著了不少人。 就連后宮這里也得了一些消息, 可見這事情的嚴重性, 皇上沒有當場發怒已經算是給三阿哥面子了。 八爺黨有先帝十四阿哥去看守皇陵, 剩下的無非就是先帝的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聽說這幾位阿哥在皇上上位之前便已試圖接觸皇上的幾位子嗣, 結果最想策反的大阿哥弘曦沒有被拉攏過來,偏偏是弘時憐憫幾位皇叔的遭遇,認為皇阿瑪的手段太不近人情了, 便對幾位皇叔起了親近之意。 于朝廷之上,看皇阿瑪責罵八叔時,終是忍不住開口求情了,皇上也是在那一刻才意識到這個兒子天生反骨。 宋婉晴聽著奴才給她匯報此事時,都禁不住目瞪口呆,奪嫡之事雖然沒有涉及到她們后院,可她也是得知皇上在里面的周璇和艱難, 怎么在三阿哥眼里倒是成了皇上不近人情,反倒憐憫起皇上的死對頭了。 她搖了搖頭,想起仍被關在景陽宮的李氏, 心里有些微妙, 該怎么說呢, 這對母子真的是有共同之處了,不愧是親生的血緣關系,濃的誰都阻攔不了, 就是爺那部分的基因應該是不怎么在三阿哥身上顯現了。 不然依三阿哥做出的事,足夠讓別的黨|派的人在背后嘲笑皇上千萬次了。 最終的結果是三阿哥被皇上嚴令禁足一段時日,何時出來是沒有定下時間的,但大抵還是看三阿哥的表現吧,再怎么說,皇上還是有顧及父子之間的血緣關系的。 前朝之事如此,她們后宮的妃嬪也沒有閑下來。 太后的身子越發虛弱了,她作為后宮的高位妃嬪,得跟著皇后一塊到太后病床前伺候,皇上的后宮有兩貴妃四嬪,年貴妃身子弱且懷著孕,自然是不能夠折騰的,剩下的便是她和四嬪輪流替換著時間去看顧太后。 皇后作為后宮之主,更是每天都前去問候一遍太后的身體情況如何,太醫屢屢搖頭,顯然是情況不大好,情況危急時,皇上親自上場去了永和宮,不分晝夜在病床前親自照顧太后,給太后喂藥。 或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太后慢慢改了之前看皇上的處處不順眼,偶爾會說起皇上小時候的事給她們這些妃嬪聽,更多的時候是注視著眼前的一處地兒,似乎在想著過往的事。 時間慢慢消逝,太后的精氣神也慢慢減弱,臨終前曾有一度回光返照的時候,只是什么話語都沒有說出口,用著渾濁又隱含希翼的眼神一直看著皇上,終是慢慢閉上了眼。 宋婉晴是在一旁看著這一幕的,心里的情緒復雜難言,太后是一句話都沒有替十四阿哥求情,可是卻也是處處都向皇上求了情,她沒資格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評判太后的做法,但皇上也是太后的兒子,這八爺黨在朝廷興風作浪,皇上特地將十四阿哥派去守陵何嘗不是免了兄弟之間更深的手足相殘。 太后要是能多為皇上考慮就好了,宋婉晴心里跟著惆悵起來了。 太后駕崩了,崩逝于永和宮,葬禮風光大辦,同年加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圣仁皇后”,與先帝合葬皇陵,可謂是生前光榮,死后備極哀榮。 經由太后駕崩此事過后,皇上將八爺黨的勢力又砍了一大半,十四阿哥似乎是認了命,不再于守皇陵之時屢屢表現出對皇上的不滿,只守在先帝和太后的墓前不聲不響,大有把半生的時光都浪費在這上面的任性。 八爺黨漸漸在眾人眼中消了聲息,后宮嬪妃慢慢又將目光轉回年貴妃的肚子上。 年貴妃這胎已不知不覺快滿五個月了,人是一直留在景仁宮不敢出來,大多時候是躺在寢宮的床上。據說胎象一直不太穩固,卻能在有危險時屢屢轉危為安,用一句通俗的解釋來說便是年貴妃運氣極好,連肚子里的孩子都能為她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