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文靖安:“你的意思是?” 林寧宴:“隨他的意思辦好了,除了他給的這些東西,以我們現在的能力還有什么辦法能幫嚴素光?” 文靖安:“那嚴素光成婚這件事?” 林寧宴:“這還是個問題嗎?” 文靖安:“嚴素光自己是女子,聽聞她再娶一個女子,我心里總是不舒服?!?/br> 林寧宴:“再不舒服也得忍著,這是她家的家事,我們總不能揭穿她吧?” 文靖安:“可是……” 林寧宴抬手打斷他:“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你就當不知道她是女子,到時候準備好份子錢,我們高高興興去喝她的喜酒?!?/br> 然而世事難料,嚴素光這杯喜酒暫時喝不成了。 第201章 辭世 斯人已去多事之秋 事情的進展遠在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包括嚴丞相自己。 他第三次遞交辭呈之后,元景帝沒有把辭呈駁回,而是收下了,但是! 留中不發! 意思就是拽在手上不做批復,何時批復,怎么批復無人知曉,只看元景帝自己的態度。 這就讓事情一下子撲朔迷離起來,而隨著一道圣旨的下發,事情似乎又變得清晰。 八月下旬,中書左丞相嚴同加封太師銜,位列三公。 所謂三公就是太傅、太保和太師。一般由中書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六部尚書、布政使或者其他正二品以上大員,且在廟堂為官多年,頗有政績,德才兼備的老臣致仕去職之后才能獲封的頭銜,這是文官至高無上的巔峰,也是所有官員之中的超品,三公沒有實際職權,僅僅是一個榮譽,是一個天下讀書人的“精神象征”。 眾所周知,嚴同的辭呈還在元景帝手里,在元景帝沒有正式批復這份辭呈之前,下了一道加封太師的圣旨,太師又是只有辭職之后的大臣才能正式敕封的三公榮譽,這就意味著獲封太師是嚴同去相之前的一個鋪墊。 對大盛文官體系和朝局形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了。 然而“意味”不代表必然發生,或者在發生之前另有曲折。 這一日,周洵召集農事處眾官員開了個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還是去江州之事。 第一,因為嚴素光離職,農事處到江州去和西海人交接的高級官員還是文靖安、林寧宴和崔琰擔任。 第二,跟著文靖安三人去江州的人手包括這段時間周洵等人從六部借調過來的京官,和其他各種渠道招攬過來的人才,主要是崔琰原工部的下屬,另外加上文靖安那些學生,再加上文靖安從劍州那邊要過來的有跟西海人打交道經驗的一批地方官,統計了一下,約有五十人左右,這就是文靖安去江州時的原始班底了。 第三,中書省那邊給了初步審核意見,他們將條約中的條款做了部分修改和刪減,交還了刪減版的條約,需要文靖安等人比對之后再交還給他們,然后由中書省和農事處共同用印才能生效,文靖安看了一部分,中書省的官員做出的都是保守修改,比如給西海人使用的土地年限由二十年改為十年,稅點從三十取一變成二十五取一等等,這些都在情理之中,畢竟中書省的官員直接對元景帝負責,他們既要盡可能為大盛爭取利益又要小心謹慎。 除此之外,大方面基本沒有問題,大差不差,都是可以談利益的細節,既然是利益文靖安就信心和西海人談妥。 當然,中書省能這么爽快這么利索給出答復,文靖安知道一定是嚴同幫了忙。 周洵在上座說道:“接下來靖安你辛苦一點,你帶人盡快把這些條約看完給中書省送回去,蓋了印心里才踏實,等喝完嚴素光那杯喜酒,你們就可以去江州了?!?/br> 文靖安應下,此時天色已經不早了,各人手頭還有事要做,周洵便不多耽擱宣布散會,眾人行禮道別,卻有一人急匆匆跑進來,這人文靖安眼熟,是詹事府和農事處之間的聯絡官,這位聯絡官在周洵耳畔悄聲說了兩句,周洵瞬間放大了瞳孔,臉色變得蒼白,文靖安發覺不對勁,正要問,周洵叫住了他們,頗為驚恐道:“靖安、寧宴還有崇章和崔琰,你們留一下,其他人先出去?!?/br> 眾人都猜到肯定發生了什么大事,便該走的走,該留的留,周洵讓來送行的那個聯絡官去關了門,這才說道:“嚴同病逝了?!?/br> 眾人皆駭然。 文靖安更不敢相信,腦子快速閃過嚴同那佝僂的身軀,書房里的昏沉,劇烈咳嗽,突兀地辭相…… 文靖安忙問那位聯絡官:“你哪里來的消息?是否真切?” 聯絡官如實道來:“回文探花,是太子殿下讓屬下過來傳話,請幾位大人即刻到詹事府議事?!?/br> 文靖安倒吸一口涼氣,如果消息是從蕭慈祐那邊傳過來的,且蕭慈祐連夜召集東宮輔臣到詹事府議事,這件事就不會有假。 林寧宴問那個聯絡官:“嚴同如何病逝?可有詳細情況?!?/br> 聯絡官道:“屬下只知嚴相是日夜cao勞,熬到油盡燈枯,其他情況并不知曉?!?/br> 事發突然,眾人皆不言語,都在思索,半晌后周洵說道:“先去詹事府,后面看情況再說,備馬!” 那聯絡官趕忙跑出去準備車馬,周洵指了指桌面上的條約,向文靖安苦笑道:“偏偏是這個節骨眼上,真就好事多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