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這時,林寧宴也跑了進來,顯然也有人告訴了他這個消息,文靖安直接問他:“你知道?” 林寧宴搖了搖頭,說道:“不過昨天我回詹事府,殿下跟我說了一件事?!?/br> 說罷,他下意識看了眼嚴素光,嚴素光道:“不想讓我聽見就到別的地方說,我也沒興趣聽你們的悄悄話?!?/br> 林寧宴不多爭辯,也不避嫌,直言道:“殿下說我們這個農事處是嚴同的主意,我們這些職位、品級也是他定的?!?/br> 文靖安:“……” 這就很好解釋元景帝和那些高官要員為什么短短兩天時間內就主動“幫”他們設置了這個衙門,給他們官職,給他們預算,要知道朝廷增設衙門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里邊會涉及到權力變更、人員調動、職權罔替等等,一般不會輕易做出決定,但如果是中書丞相和東宮太子聯手推動,皇帝也恰好有這份心思,事在人為,成立農事處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關鍵問題在于,嚴同為什么要幫他們? 文靖安和林寧宴幾乎同時看向嚴素光,嚴素光道:“和我沒關系,我要做這種事會擺到明面上和你們商量?!?/br> 確實,嚴素光的確雷厲風行,只要認定了一件事一定會迅速去做且必須做好,但她從不會專權獨斷,相反她很善于聽別人的意見,像這種關系到她們這個班子的大事,她不會未經商討就自己去找嚴同求助,至少她也會跟文靖安商量一下。 文靖安了解嚴素光,皺眉凝思道:“那他為什么要送我們這份人情?” 林寧宴一語道破:“如果是人情,人情就是要還的?!?/br> 文靖安沒再接話,吩咐盧玉鄰:“叫上其他大人,我們一起出去迎接?!?/br> 盧玉鄰卻道:“嚴相自己來的,穿的是常服?!?/br> 文靖安和林寧宴相視一眼,那就是“常服私訪”的意思,有點像是官員之間私下串門。 文靖安迅速做出判斷,問林寧宴和嚴素光:“我們三個去?” 兩人都沒有反對,文靖安整了整衣冠,跟盧玉鄰道:“你先告訴其他人不要來打擾我們,然后這里你看顧好,別讓無關的人進近來?!?/br> 盧玉鄰拱手領命,文靖安三人一起出門。 只見遠處土坡之上,一個老叟牽著一匹老馬緩緩走來,此時已是深秋,草木昏黃,那一人一馬便更添蕭索凄涼,如果不是事先得知,文靖安很難相信那就是大盛朝的中書左丞相,除卻元景帝之外的廟堂第一人。 嚴同穿著一套棕色常服,沒有戴冠,那蒼白的頭發凌亂枯槁,唯有那雙眼睛隨著年月老去而越發深邃黝黑,無時不刻透露出一種洞察人世的幽光。 文靖安三人主動迎了上去,他和林寧宴向嚴同拱手行禮,嚴素光自然而然上去接過嚴同手中的韁繩,嚴同給文靖安和林寧宴回了禮,直言道:“兩位大人,上次陪圣上來得急去得也急,未能仔細向你們了解這套新東西,現下可還有機會?” 林寧宴私底下一般是不會和嚴同搭話的,畢竟兩家的前塵舊事擺在那兒,不算深仇大恨也是一道裂痕,所以由文靖安回道:“丞相言重了,你能來我們求之不得,不怕你笑話我們阿諛奉承,說是蓬蓽生輝也不為過的?!?/br> 嚴同笑道:“文探花——哦,應該叫你文司丞了?!?/br> 文靖安先說了句:“不敢?!比缓笠膊粡潖澙@繞,干脆問道:“聽說農事處和我們的官職都是丞相定的?我等……” 嚴同抬手示意文靖安打住,說道:“不說這個,農事處能成是你們自己做出了成績?!?/br> 文靖安頓住,和林寧宴交換眼神,林寧宴往前面的路稍稍抬了抬頭,文靖安會意,說道:“我們陪丞相走一走?” 嚴同做了個請的手勢,四人一馬,沿著淮河邊新修的堤壩緩緩前行,走著走著,嚴同忽而止步,眺望淮河河面,有感而發道:“須知少年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寫得好啊,真好?!?/br> 他念的是文靖安之前改編的那首《觀淮有感》的后兩句,文靖安正要謙虛幾句,嚴同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強硬,問他:“若有朝一日給你實現凌云志的機會,你如何做到第一流?” 換言之,有朝一日你來當丞相,讓你說了算,你如何治理大盛? 顯然,這問題太大了,根本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的,這種題目放到科舉場上考,那起碼都是洋洋灑灑數千言起步的,倉促之間文靖安又怎么能詳細回答?只得如實答道:“這道題目只能說個大概,沒法說清楚?!?/br> 嚴同:“你便說個大概?!?/br> 文靖安:“以如今大盛的形勢,我以為可以用‘發展科學,工農并行。開放務實,造福百姓’這十六字來概括?!?/br> 嚴同聽罷,略作沉吟,指著腳下的港口大堤,又指著上面一大片工業區的廠房,問道:“就是你做的這些?” 文靖安:“正是?!?/br> 嚴同:“你可知朝堂最難的是什么?” 文靖安:“請丞相指教?!?/br> 嚴同:“自古以來,朝堂最難之事莫過于一個‘變’字,變法變革,一旦開始便有天大的難處,而無論成與不成,主導變法者自古難以善終?!?/br> 文靖安:“丞相高見?!?/br> 嚴同轉頭盯著他,語氣平順卻有千鈞重,“那你們做的這些,與變革何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