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所以初八的整個白天文靖安要在那個考舍里坐著干等,初八晚上要在里邊住一宿,這還不算完! 初九早上卯正(6:00)正式發卷開考,要一直到初十早上卯正考試才結束,因此初九整個白天和夜晚他也要在考舍度過,當然他也可以拖到初十傍晚的最后時限再交卷,但那就是在這個“廁所”里關足三天兩夜了,無論對于身體還是精神都是極大的折磨。 事實上,有的考生考完之后落下終生傷病,或者干脆出了考場就瘋了,與這個反人類的考舍和考試制度難逃干系,更別說現在還是夏末初秋,天氣暖而不涼,若到了二三月份的春闈,天寒地凍,在這種相當于露天的考舍里連住兩日,要是準備不足,真會有人當場被凍死的! 毫不夸張的說,科舉真是用命考出來的。 唯一讓文靖安覺得人性化的一點是,卡在墻壁兩邊凹槽里的大塊木板,也就是那張“桌子”是能夠拆下來的,拆下來之后接在凳子那塊木板卡在的凹槽里,恰好可以拼接成一張小床,但這張小床是真的很小,即便是他也僅僅能墊住頭尾而已,要是陳崇章那種身段,這兩天別說有多難熬了。 如此,白天干等了一天,看著后面陸續進場的考生以及來回巡邏的考官,等到傍晚,清楚聽見明遠樓那邊傳來酉正的報時鼓聲,接著貢院大門那邊響起了鳴炮的聲音,考場正式關閉,到初十卯正之前,任何活物都不得再進出了。 文靖安左右兩邊的考舍也都有了考生,只是彼此只知道對方存在,但不能見面,更別說交談。 晚上第一頓飯由官府提供(貢院里是有廚房的,考生甚至可以自己帶炊具做飯?。?,不過在封閉考場的情況下提供上萬考生的伙食,質量之差可想而知,吃熱菜別想了,一個饅頭半條咸菜是最高待遇。 文靖安沒有要饅頭和咸菜,只要了一壺熱水。 他和陳崇章這次的考籃由文妙安負責,考籃里除了筆墨硯臺,裝的全部都是吃食,咸甜酥、小油餅、牛rou干……文妙安還整了半只烤雞,其中狀元糕和咸粽子是必備的,“糕粽”諧音“高中”,不用多說,這肯定是二舅媽的吩咐。 吃飽喝足,文靖安稍作收拾,等周邊都安靜下來,他將考籃放到凳子下方,然后拆了那張桌子勉強拼成一張床,脫掉外衣折疊成方塊當枕頭用,從凌晨折騰到現在,少說也有十三四個小時,又累又困,也不管床板硬得像石頭,躺下來不久便沉沉睡去。 睡意朦朧中,聽到明遠樓那邊敲響清晨五時的鼓聲,隨即周圍傳來稀稀疏疏的聲音,考生們依次醒來,文靖安睜開眼,天還是黑的,只有明遠樓高處有點點的星火,這時開始有負責他們玉字考舍的考官提著燈籠進來檢查,并提醒他們速速做好準備迎接考試。 文靖安揉了揉眼睛,坐起來舒展筋骨,這床板果然有問題,硌得他后背好幾處隱隱發痛,不過有得有失,身體上的痛苦換來了精神上的飽滿,用昨晚喝剩下的哪壺水簡單洗了把臉,瞬間無比清爽。 然后就是把桌子安裝回去,將考籃從凳子地下取出來,按照文妙安的交代吃了兩塊狀元糕和一只小粽子,將“高中”之意落實到具體上來。 一番cao弄,時辰也就差不多了。 天色微微發亮,恰是黑夜與黎明的交接點。 明遠樓敲響了卯正的鐘聲,平州、云州、蒙州三州主考官一同發出開考的信號。 俄頃,文靖安這邊看到從玉字門進來一隊受卷官以及一隊監考官,受卷官對照座位號,開始依次分發文靖安等考生之前上交的答卷紙和草稿紙,監考官則全程監視,不發一語。 文靖安再次領到自己的答卷紙時,發現這上面除了加蓋了許多印章之外,還多出了另外一張印有文字的官制紙。 上面印刷的就是本次鄉試的全部考題了! 題目是三道四書文(八股),一首試帖詩(五言六韻)。 可以看到題目類型單一,但題量大,要不然也不會需要一天一夜的考試時間,而為了突出層次感,界分考生能力高低,三道四書文的難度從題目上來說就有遞進的關系。 第一道是“大題”,也就是正常題目,從四書里邊引用原句或者原段作為題目,出題者不作任何更改。 第一道大題是: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這是《孟子》中的原文,出自齊桓晉文之事,一字不改。 這種題目對能夠走到鄉試這一步的考生來說基本沒人會偏題,四書和朱熹的集注都被他們讀爛了,以朱熹對這段話的解釋為中心思想點寫一篇八股文就不會有跑題,決出優劣的關鍵就在文采、文風上面了。 那么第二、第三道題便從題目上也體現出了難度。 這兩道題都是小題,也就是傳聞中的截搭題,由易到難,第二道是“有情搭”,第三道是“無情搭”。 第二道題目是: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兩句話都是出自《論語》述而篇,都是孔子說的,但原本并不連在一起。 原文是: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