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雖然陳何氏給她的錢是“私錢”,不用上交公中,但她不是自私自利之人,還是決定用部分錢給文家買一些食鹽回去。 在古代,鹽對老百姓來說是異常珍貴之物,賣得并不便宜,這不還有專門買鹽的店鋪。 進了鹽店,文靖安發現古代的鹽完全不像他之前吃的那種白花花的細鹽,而是一塊塊指甲大小的黃褐色的結晶體,有的干脆像一塊小石頭似的,這些顯然都不是海鹽,北昌府地處大盛西北,海鹽運費昂貴,只有富貴之家才能吃得起海鹽、細鹽,尋常百姓吃的都是從鹽礦開采出來的粗鹽。 作為化學系畢業生,文靖安對這些東西有本能的敏感,他一眼看出那些黃褐色的礦鹽肯定充滿了其他礦物雜質,里面有一半食鹽成分算不錯了。 看來這個朝代的人還不懂提純析出鹽分的辦法。 怪不得這幾天他在文家吃面餅的時候,感覺又淡又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原來是用了這種礦鹽。 文靖安正想時,陳三娘已經買好了二兩礦鹽,價格令文靖安不敢相信,這二兩礦鹽竟然要20文錢,文靖安快速算了下,古代半斤是八兩,一斤就是十六兩,換算成原世界的價格,一斤礦鹽得三百多塊錢了?。ㄗ?) 怪不得古人說“鹽鐵之利”、“一斤鹽一擔米”,這些都是有根據的。 而如果想買到白花花的細鹽,那一斤得上千塊錢,而且往往有價無市,在蓮花鎮這種鹽店里很難買到,要到縣城或者府城里去才有得賣! 文靖安敏銳覺察到里面有巨大的cao作空間,暗暗記下這個發現,待日后尋找機會加以利用。 當然他現在還不知道這個小的發現之后會給他帶來無窮盡的好處。 此時陳三娘將包好的礦鹽放到籃子里,文靖安跟著她出了鎮口,徑直往桃河村方向走去。 他們也是足夠幸運,剛出了鎮口不久,隔壁杏陌村一位爺爺也從鎮上趕著牛車回家,便招呼他和陳三娘上車,坐上牛車,非但不用再走一步路,而且不用一個小時就到了桃河村。 回到家陳三娘把大夫的原話跟文太爺和文三貴等人都說了,他們自然為文靖安感到高興,就連大伯母也由衷發笑,不過她那笑容下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果然,到了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大伯母率先開口了。 “三叔三娘,靖安的病既然好了,那么分家的事我就不藏著掖著了,大伙今晚都表個態吧?!?/br> 她這話一出,飯桌頓時安靜,眾人看向文太爺。 如果放在以前,大伯母就算想提分家,她也不敢當著文太爺的面說,現在既然主動開口,那肯定提前跟文太爺通過氣了。 注:本文私設1文錢≈2塊錢。古代也會有通貨膨脹,1文錢、1兩銀子的購買力即便在10年內也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作者這里取1文約等于2元是為了方便換算,不存在特別的歷史對照時期。 另: 1貫錢=1000文。 1兩銀=1000文。 第4章 分家 有理有據句句屬實 文太爺沉默了好一會才緩緩放下手中的煙袋。 “大貴,明天你去把村長請來,讓他做個見證?!?/br> 文大貴聽聞當然樂見其成,大伯母則是喜不自勝,就差把得逞兩個字寫在臉上了,她也沒想到老頭子會這么爽快,于是趁熱打鐵,當即說道:“爹,那這個家怎么分???” 文太爺早有預備,回道:“其他瑣碎東西由你們處理,房屋先按各房目前的住處分,等我和老太婆走了,我們那間就是你和大貴的?!?/br> 古代分家偏向長房長子是歷來的規矩,不過大伯母胃口大,區區一間房子的小便宜當然滿足不了她,因此挑最重要的來問:“那田地呢?” 文太爺鄭重其事道:“我們家一共九畝田,三房各三畝;一共六畝旱地,你們大房三畝,二房兩畝,三娘和三貴一畝?!?/br> 這么分顯然已經合情合理,文太爺并沒有偏心,他是按照古代的“長幼尊卑”來分的,大房占大頭,二房次之,三房再次之。 只是大伯母一聽便嚎叫起來了! “不行!我家幾個孩子他家幾個孩子?就三畝田怎么養活我四個娃兒?!” 她這一叫喚全家人頓時安靜,顯然她是把矛頭對準了文靖安這一家身上,她指著文靖安向文太爺道:“爹,他是你孫子,喜安他們也是你孫子,你就這么偏心?” 文靖安:“……” 真是飛來橫禍,以前聽說過兄弟分家有吵到雞飛狗跳大打出手,最后反目成仇的,現在算是見識到了冰山一角,作為前世的孤兒,他是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卷入分家漩渦當中的,被大伯母這么一吼,當真有些不舒服。 大伯母蠻橫霸道慣了,更何況她自認為得理不饒人,專門挑文靖安一家子麻煩,她瞪著陳三娘,出口成臟。 “大伙知道她娘倆今天去鎮上買了什么?買了幾本破書!那玩意兒除了敗家費錢還能干什么?老娘拿來擦屁股都嫌滑溜!我們家祖宗八代都是莊稼人,你們還想上學讀書?把再多田地分給你們有什么用?你們今天買書,明天就能賣地去讀書,這些年要不是我把錢看得緊,早被你們敗光了!” 她這一頓劈頭蓋臉罵下來,便連文太爺都黑著臉不做聲,文三貴倒是想給陳三娘和文靖安說公話,卻被陳三娘摁住了手,倒不是陳三娘膽小怕事,而是她不愿丈夫與自家大哥大嫂徹底撕破臉,因此這些年一直隱忍,對大伯母的詰難習以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