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如果真的讓那些偷jian?;囊步柚暫?,最后只會把他們竹溪菜的名聲搞壞! 另外,村子里本來是種地為主,大家種菜多是自給自足,現在是看見種地賺的錢了,有些人既種其他的也種點兒菜,兩頭都搞,但不是誰都有最好的技術,最后種出來的質量也不統一。 往外來說都是竹溪菜,可是他們自己的質量都有高有低,那怎么管得住外面以次充好? “我想著,要是能建立合作社,提供最好的技術,需要什么設備、肥料也可以統一采購,由合作社把控質量,對外統一銷售,包括分銷運輸,應該能解決一些問題?!?/br> 另一點毛村長沒有說出口的,則是如果成立竹溪村蔬菜產銷合作社,像這次的事情就不會整天來找他cao心了。 這事務眼看著越來越多,都讓他攬在手上也不現實啊。 至于他來找竹笙的原因……“你愿不愿意牽頭成立蔬菜產銷合作社?” 既然搞合作社,肯定需要有人來管,毛村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竹笙了。 竹笙沒有一口答應或者拒絕,而是先答道,“村長,你讓我想想吧?!?/br> 事情都發生了,也不急于這一兩天了,毛村長就順便把設備的事兒也和竹笙通了個氣。 要是合作社成立了,真是竹笙來管事兒,這就又是她要cao心的了。 第39章 .開辦合作社先搞定竹溪菜 送走了毛村長,竹笙就開始琢磨這兩件事兒。 合作社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她之前對合作社的了解不多,不少內容是剛剛聽村長講的,這會兒也自己查了一遍。 合作社,是農村專業合作社,模式挺多,合作社本身也有法人資格,竹笙感覺這就像是農民自己開的農產品公司,但又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只是一個互助組織。 再細細看看有哪些,她就發現這合作社還挺靈活: 在農民入股的基礎上,可以是最簡單粗暴的直接對接農民和市場,從農民這里收菜然后賣出去,合作社一頭直接對接各個公司,另一頭對接農民散戶,避免農民因為人數分散在議價上的吃虧。 也可以稍微復雜一點,合作社承擔功能更多,不僅僅是收購運輸販賣,還包括種植。比如農民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種,或者是托管模式,大家在不流轉土地的基礎上把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合作社再聘請技術好的來種,收獲賣出去后再分成。 或者還是農民自己種地,但是合作社會統一采購種子、肥料、農具,降低成本,并且對所有人做技術指導。 還有什么龍頭企業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等各種疊加模式,反正只要想搞,只要統合資源為農民服務,似乎怎么弄都行! 這把竹笙看得一下子心動了,她雖然種的東西售價高,但是規模擴大慢,而且還十分缺人! 就像是這兩天,她的竹蓀處理起來就十分麻煩,他們三個人一時半會兒也難找到更多人。 建立了合作社,大家以土地入股,就能重新規劃土地,合理分配人力,再以合作社的名義聘請大家種植,到時候還能再招聘專門的銷售人員,發展起來就會非??炝?。 有了合作社統一收購作物統一包裝銷售,還可以真正地建立他們竹溪村的品牌。 到時候,就不只是她承包的這個小山頭的。竹溪村可是被幾座山環繞,等那些地方都開始利用起來…… 竹笙想想那種美好場景都要笑出來了。 她一個人種不知道得種到何年何月去,擴大規模,現在就擴! “村長,咱們趕快召開大會和村民們說一下吧!” . 竹笙和村長商量了一會兒,又去找了村子里幾個目前已經不怎么種糧食主要種蔬菜的人家通氣,最后才召開了這個大會。 還是在曬谷坪,毛村長拿著大喇叭,“咳咳!喂喂,人都到齊了吧?今天趕在這個時候把大家喊來,也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商量,關于我們村的農業合作社?!?/br> 每家每戶都來了一兩個人,聽見這東西,一時稀奇得慌: “合作社是啥?” “我聽說五道灣那邊有搞合作社嘞!” “溪頭村是不是也有一個養豬合作社?” 大家對這東西模模糊糊聽過,但是又不知道具體是做什么的,要怎么做。 毛村長趕快喊兩聲,“安靜安靜,都聽我說!” “這一年,咱們村兒不僅是種水稻,大家也種起來蔬菜。售賣時,想來也陸陸續續發現了問題。之前牛永昌就和我反饋過,咱們村兒的菜大致就叫竹溪菜,可是溪頭村的也冒充我們的菜,愣是說他們那也是竹溪澆灌出來的,憑啥子不能叫竹溪菜!” 村民們種的菜也不都是同一天成熟的,有些村民今天才知道這事兒,一下子炸開鍋了,義憤填膺地恨不得沖上去干架,“溪頭村咋這么不要臉?瞧見咱們上電視就想占便宜?” “以前他們和我們搶水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們不是什么好東西,呸!” “他們也好意思?就那個破落環境,恨不得下場暴雨就來泥石流,也好意思冒充咱們村兒的地?” 等大家吵吵完了,村長才接著說,“我想著啊,這不能行,好不容易咱們上了次電視,這得來的名聲不能便宜了他們??!要是有個統一的品牌,咱們就能光明正大說我們自己才是正宗竹溪菜了??蓡栴}來了,咱們村兒自己的菜品質都還沒統一,對外怎么和人家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