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百味軒本就是主打中低檔中式套餐,走的是薄利多銷路線,愣是靠這青菜又硬生生增加了一波人流量。每到飯點的時候,周圍寫字樓的人都能排隊從柜臺前出門拐個彎兒到馬路邊了。 竹溪村的村民們可真是每天都盼著司機過來,只要來了,他們就能把菜賣出去,又是一筆收入嘞! 等司機開著大卡車走了,大家算著這個月的收入,臉上掛著欣喜的笑容回家。有些人歇一會兒就下地干活了,這會兒田里還是要多看看,完全成熟就得收割了。 還有些人是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往回走的。他們青菜種得多,還和給縣城批發市場送菜的菜販子有聯系,那邊時間要求早,凌晨兩點得起來忙活把菜裝上,這樣對方才能在五點前到縣城菜市場那邊。 幾個小時前才忙活了一通,這還沒睡多久又起來了,著實辛苦, 可是能賺錢,辛苦總比沒收入強??! 修路之后,好處可太多了。 家里的娃上學方便了。他們有時種了什么稀罕點的蔬菜直接進縣城賣也方便了。此外還有菜市場、之前說好的餐廳這兩個訂單。 僅僅是第一個月,每家每戶的收入或多或少都增加了點兒。大家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賺錢熱情,手下伺弄那些作物都更精細了。 . 而菜市場那邊,這會兒剛好是不少人去買菜的時間。 早上七點左右,菜市場人頭攢動。 早上的菜最新鮮,有空的人都會這個時間點來買。不夠不少人要上班,所以這里還是老年人居多。 他們大多推著自行車,銳利的眼光順著一個個攤子看過去,有著幾十年經驗,他們能輕易看出哪些菜好,哪些菜不那么新鮮了,而價格也在他們心里時刻變動著: 嗯,這家菜不錯,一塊三一斤。 那把青菜倒是水靈,就是價格有點貴,兩塊二一斤。 徐奶奶就是挑菜的一員。 她已經退休了,外孫女兒放暑假過來玩兒,如今眼看著快九月開學了,在家里也呆不了幾天了,她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做點好吃的給她。 那兩塊二的青菜,要是放在以往,她都舍不得買的。品質看著是好,可是價格到底是貴了。 但如今什么時刻了?她外孫女兒就要回省城了! 那她可得買點兒好菜。 徐奶奶挑了兩把青菜,小販麻利地裝袋稱起來,“三塊一,收您三塊!” 她從小小的手提布包里面數出來一張兩塊的和一張一塊的紙幣,遞給小販,接過袋子。 說來也怪,她那個外孫女兒本來是無rou不歡的性格,據說過年前,去了省城新開的一家什么商場,吃了頓好吃的飯,忽然就愛上蔬菜了。 她這兩個月也不是沒有做過,可是每回那丫頭都搖搖頭,“外婆,你做的挺不錯了,可是這菜好像就還是差一點?!?/br> 她也不懂,都是這蔬菜,咋就差一點了? 那品質當真有那么好? 她可不信,準是那廚師放了什么工業香精,這年頭小孩子愛吃的不都是那個刺激的味道嗎? 回家后剛好喊外孫女兒起床。 被外婆一喊,莊筱雨終于起來了,揉揉眼睛,匆忙地洗漱吃了早飯,就開始趕暑假作業。 實在不能怪她,這作業吧,誰樂意提前寫完呢? 好玩兒的那么多,當然是先玩兒夠了再說嘍。 做了一會兒,遇到不會的題,莊筱雨摸出來自己的智能手機。 這是她上學期期末考考得好的獎勵。最近那些運營商好像都做活動,充夠話費再加點錢就送這樣的合約機,他們一家三口都換了。 對莊筱雨來說,有了這手機和同學聯系都方便多了,大家互相問個題,拍個照,而且這手機還能看視頻! 好幾次她跟著外婆出門玩兒,錯過了電視劇,回來在手機上等一等也有機會把那幾集補了。 “筱雨,吃午飯了!” 外婆喊她吃飯,莊筱雨只好放下筆,乖乖都做到桌子前。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外婆就是和她說過的美味蔬菜較上勁兒了,每天都要做那么一道蔬菜湯。 她真想告訴外婆,不用了,何必那么費勁兒呢? 可是這回,她舀了一勺湯放在嘴里,有些相似的清淡鮮甜味道讓她一下子睜大眼睛。 “外婆,有點那個味道了?!鼻f筱雨放下勺子,毫不猶豫地給外婆比劃了一個大拇指,“你今天怎么做的?” 明明前幾天還不是這樣,發生了什么,讓這蔬菜湯這么快就發生了變化? 徐奶奶自己也盛了一碗喝,她咂咂嘴,雖然很不想承認,“這好像是好喝一些,看來這蔬菜還挺重要。今天我就買了個貴點兒的蔬菜,哦,對了,好像是叫什么……竹溪菜?也不知道竹溪是哪個地方?!?/br> “竹溪啊,這個我知道,說的是竹溪村吧?就這附近的村子,最近好像通路了?!蓖夤谂赃吅攘藴?,也開口了。 莊筱雨就著這湯又喝了兩碗,心中一點點把那個名字記下——竹溪村。 之前她在美食節上吃的,也是這里的菜嗎? . 隨著路通了,竹溪村的名聲也正在往周邊一點點蔓延過去。 他們村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又一直沒有開發破壞,連個工廠都沒有。大家種菜水從竹溪中來,都是山上山泉、冰雪融水等品質好的水,地里多有保護,種出來的菜的品質就高。竹笙有時加靈泉直接加在竹溪里,可謂是惠及全村,讓這個地方越發顯得鐘靈毓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