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但此時距離盂蘭盆節出逃已過了十余日,二人歡欣之余又不免有些擔心,畏懼齊軍追來,再度將她們捉回不說,還要連累封氏主仆。 謝窈一連數日都不曾睡過一個安穩覺。連夢里亦是斛律驍的那張臉,攪得她整宿整宿地做噩夢。 所幸到了約定的這一日都無什么風聲,這日,主仆二人極早起身,荊枝作釵,粗布為裙,扮做農婦打扮,仍是乘坐封氏主仆的車往蒹葭關走。 秋風利似刀,才是七月之末,蒹葭關外的風已有了些許蕭條的寒意。高大雄偉的關塞如一座巨獸匍匐于沵迆平原之上,截斷了蕭然秋草,也攔住了她們的去路。 猶是辰時,關門前已聚集了不少出關的民眾,正排起長龍接受守軍的盤問。 蒹葭關的守將和封述是舊識,也多虧了是舊識,謝窈私造的那封過所才得以蒙混過關。守將看著她荊釵布裙仍難掩天姿國色的一張素面笑得曖昧:“這娘子是封使君的什么人?竟勞煩您離了縣境又折回來相送?!?/br> 他視線鋒銳如箭,令謝窈不自然地避了避,匿在了封述身后。 封述面不改色:“是某的一位故友之妻,本是南人,因家中無人了才托我送回南朝。還望您行個方便?!?/br> “行了,封使君總是這般好心,您難得托我一次,過去吧?!?/br> 守將也未多問,笑著拍了拍他臂膀,命人放行。知他瞧不見,又若有所思地瞥了謝窈一眼,收回視線。待他們走后才招至一名小兵耳語了幾句,命他西去。 四人于是出關,由季良駕駛著馬車慢慢地往東南方向趕。秋原荒蕪,南去的道路上已聚集了不少的行人和流民,有南人,也有北人,俱是衣衫襤褸、羸弱肌瘦,懷著對未來的恐懼向傳聞里水草豐茂的南邊去。 這一帶久經戰亂,十不存一,大量良田被燒毀,百姓無法生活。到了這一刻反倒拋棄了國家之別,同路相伴,只為求生。 轆轆車聲在風聲中格外地響。車中,謝窈想起蒹葭關守將那銳如鷹隼的視線,仍是有些后怕。 今日出關太順利,她總覺得事情不會那般簡單。 又過了一刻鐘的工夫,便近了那日信中約定的界碑。季良將車駕至一座行人相送的長亭外停下,語氣生硬:“就到這里吧?!?/br> “前面就是你朝境內了,我們不能再過去了?!?/br> 春蕪撩開車簾,前方相距半里的南北界碑處果然已停了一方馬車,幾個客商打扮的男子正立在車下,頭戴斗笠,左顧右盼,似在焦急地等待著什么。 “女郎,杜將軍果然派人來接了?!?/br> 春蕪欣喜不已,抱了行李扶她下車。謝窈展目一望,見馬車上掛著那日約定的青帷,懸了數日的心才算落回喉中。 她唇邊不禁縈上一抹淺淺的笑,回過身,再次對封述真誠致謝:“封郎君,您的大恩大德,妾沒齒難忘?!?/br>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br> 封述已從車中下來了。瑟瑟秋風之中,他背影昂然筆直,清峻瘦削。秋風揚起他的衣擺,吹得他眼前所系的那條繡了竹葉暗紋的白色綾帶也飄揚不已,氣韻高華,白云松竹的清規高潔。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既然娘子的故人已派了人來接,你我就此別過?!?/br> 終是要離開了,謝窈心中不知因何漫上層淡淡的愁意。抬眼瞧見長亭外一株桂樹花開得正繁茂,上前折了一枝下來遞于他手中:“封郎君,您的再造之恩妾不知何日才能報答。分別在即,無物以贈,便斗膽效仿前人折枝送別的習俗,以此物贈您?!?/br> 她清音娓娓,言語間呼出的清甜蘭香攜一股清幽桂香撲至他鼻端。封述微怔一瞬,知曉這是援引他們北朝“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典故,會心而笑,最后囑咐了她一句:“謝娘子一路順風?!?/br> 謝窈頷首:“告辭了?!?/br> 她轉過身,同春蕪抱著行李朝停了馬車的界碑走去,心間卻有喜悅漫開,又似有千道聲音在心底同時吶喊——她終于,可以回到魂牽夢縈的故國故鄉。 從此,這一月來的種種噩夢,便只是夢。 她仍是冰清玉潔的謝氏十二娘子,一切的一切,只是噩夢! 界碑旁的軍士已經發現了她們,端詳了許久,遲疑著,朝前迎來,近在咫尺。恰是此時,身后秋風忽送來一陣嗒嗒的馬蹄聲,奔騰如雷愈來愈近。 謝窈不明所以,回過頭的一瞬,一支羽箭驀地擦過她耳畔射中她身后來迎的南朝軍士,一隊騎兵迅速從后趕來,將她們團團圍住。 為首之人,青驄馬,黑貂裘,耳邊別一支白色鹖羽,眉目清俊,含笑奕奕地看她:“窈窈這是要去哪兒?” 作者有話要說: 頂鍋蓋逃跑,預感狗東西又會被罵了…… 推基友文,山間人《與皇叔》,后妃出軌ntr文學都給我去看!不好看打我! 父親為jian人所害,楚寧一朝淪為罪臣之女,差點充入奴籍。幸好太子垂憐,仍依原定婚約,迎娶她為太子正妃。 楚寧想,這輩子能嫁給太子,是她的幸運。 誰知后來,她卻發現,這個被她視為恩人的夫君,才是當年害死父親的罪魁禍首。 不久,天子病危,身為太子六叔的秦王蕭恪之驟然引兵入城,奪走了本該屬于侄子的皇位。 望著這個少言寡語,目光如狼的皇叔,楚寧大著膽子伸出試探的小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