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如果按照她原來的規劃路線來走,那肯定是要拒絕的,畢竟她一直都自認為自己是個學生,有無比堅定的觀念認為學生就應該考大學那到文憑之后再工作。 但是她很快又想到了現在時代的特殊性。 她有自信能考上大學,可高考恢復還需要等兩年,而上了大學之后真正接觸到一些核心只知識可能也要等到兩三年之后,這樣一來,時間成本就高了許多。 其實考農業大學祝陶的目的也只是想要學習到農業相關的知識,那這知識跟研究院的人學習也是一樣的吧? 尤其是,祝陶想到自己已經在空間里做過的實驗。她研制的新版化肥的確又讓進度條往前走了不少,可這個不少還是比不上她在空間第一次使用化肥增長的幅度。 祝陶已經猜測,光靠化肥可能也沒有什么作用了。 而增產這件事,初步的可能就是依靠化肥,改善植物本身的生長環境,但根本的還得改良植物本身的屬性,也就是改良種子。 想到這兒,祝陶已經有了下一步方向了。本來她應該開始學習相關知識了,但是誰能想到,她翻遍了書房里儲存的所有的書籍,竟然都沒有找到一本講改良植物種子的。 只有一本論文集里稍微提到了嫁接,但也只是提到了,并沒有深入講,祝陶這個【化學】技能擁有者,根本就搞不懂這些生物上的事情。 誰知道那一瞬間她有多希望給她背了鍋的生物學教授沒有去世。 也是因為想到自己現在需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祝陶才會考慮到選擇考大學的話可能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她雖然有的是時間,可明明有更快速的道路,干嘛要選擇要花費更長時間的道路呢? 就算是執著于要擁有一個大學文憑,她也可以等到恢復高考之后再去考的啊。 她記得好多年代文里提到過,第一年恢復高考,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去考了。 順理成章地,祝陶選擇了同意進入研究院。 省長見祝陶同意了,也高興——這位人才成功被招入了研究院也就等于是他的政績之一,如果這位祝同學還能在研究院干出成績來,他的政績又可以添一筆了。 也就是說,祝陶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是跟他的利益重合了一部分的。 他心情好,讓賴秘書把帶來的物資找人搬到祝家來,一邊說,“這些都是國家對祝陶同學的獎勵,初版的化肥獎勵了一千元,新版的化肥獎勵了兩千元。我們省里也不想虧待了祝陶同學,決定給祝陶兩個工人的編制給她分配,分別在清水縣的食品廠和紡織廠?!?/br> “不知道祝同學還有沒有其他需要幫助的困難之處?” 三千元其實算不上巨款,可加上省里給的工廠編制就算大方了,而省里給工廠編制那也是看國家的態度行事,所以可以算在一起。 祝陶沒有什么不滿意的,不過她還是說,“不知道省長能不能給一個工農兵大學的推薦名額給我堂姐?如果實在不方便就算了?!?/br> 她想著,按照時間線其實祝寶枝那篇錦鯉文的男主也該出場了,之前祝寶枝的工農兵大學的名額就是這個男主托了關系給祝寶枝弄來的。 但現在祝陶都沒有看到男主出場,她生怕是因為自己的蝴蝶翅膀把這位男主給扇走了,于是就厚著臉皮提了這個要求,就是想要保證祝寶枝還能取得大學的學歷文平。 雖然工農兵大學的文憑含金量不高,但好歹也是個文憑。 省長倒是很驚奇,沒有想到祝陶居然沒有給自己親jiejie要一個名額,反而是給堂姐要了。 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人親jiejie現在已經考進了紡織廠,已經靠自己到達了鄉下人讀書的最終目標,好像也的確不需要這個名額了。 所有的關節都想明白了,省長就很大方地同意了,坐到他這個位置,手里漏一個大學的名額還是相對簡單的。更何況這又不是給自己謀私利,而是給國家人才的獎勵,他給出去都是光明正大的。 所有細節都談好了,省長讓祝陶先收拾東西,一個星期之后就跟著那兩個來到H省的研究員去京市。 等他們一行人走了,這次老祝家炸開的鍋比上次的還沸騰。 “兩個工人名額?我要做工人了?”李小紅都要高興瘋了。 給兩個工人編制,不是給她和大柱這兩個做父母的能是給誰的?桃子這也太出息了吧!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工作問題,還直接給家里人帶來了工作,甚至還給那個討厭的“福氣包”一個大學的名額了! 祝老太見不得她這個得意的樣子,“名額是給桃子的,要看她分配,桃子也可以分給我這個老婆子!” “娘,你打什么主意我還不知道?不就是拿了工作之后再把工作給她小叔一家?我們大柱是嘴笨,不得你喜歡,你偏心也不能這個偏法???這可是我們桃子靠本事拿到的名額?!?/br> 李小紅立馬就不樂意了,立馬就嚷嚷開了。 祝陶連忙喊住她,“娘!” “之前一直都是小叔在為這件事奔波,工作名額肯定有他一個的?!?/br> 祝陶想的很清楚,反正到時候改革開放一來,這些縣里的什么食品廠什么紡織廠效益都會越來越低,然后破產,這一批工人就紛紛失業。工人編制也就這頭五六年可能吃香一點,五年之后多的是人瞧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