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祝陶:我可以先幫你踩點一下名嘉古鎮的美食~】 【秦素玉:哈哈哈可以呀,到時候咱們可以出一個全國地圖美食系列,雖然好像這種主題已經被做爛了?!?/br> 不過沒有關系,自媒體的確要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也不可能每條視頻都角度新穎有特色的,有的時候就需要一些這種大眾題材。 兩個人就地圖美食討論了一會兒,到點了之后祝陶準時說“晚安”就放下手機睡覺去了。 秦素玉:果然,無論認識多久了,她還是會驚嘆于祝陶這無比規律的作息。 然而規律作息也是有作用的。 第二天祝陶就早早起來了,美美地去了空間,把之前接的設計單子做了,然后才出來洗漱出門找謝江他們去了。 空間的時間比的確是很厲害的金手指,但有一點它沒有辦法的是,它雖然增加了人們可以使用的時間,但是并不會相應減少人的疲憊度,祝陶每次利用二倍的時間,都有很嚴謹地按照卡在自己的身體極限內。 所以早起她不剪視頻,就做點海報就行。 “小桃兒早??!你已經吃了早餐啦?”謝江坐在客棧的大堂,面前放著一碗的牛rou米粉,是客棧提供的早餐。 祝陶面前的碗已經空了。 見祝陶點頭了,謝江恨鐵不成鋼,“夏亞明明跟你同齡,怎么就不能學著你的作息來,每天都賴床賴到這么晚,次次出差都得有南方在,不然都不知道該讓誰去叫他起床?!?/br> 看情況是,今天夏亞又賴床了...... 祝陶:默默為他點個蠟。 夏亞這種明知謝江進入了工作狂狀態之后還敢耽誤時間的行為,勇士行為沒有疑問了。 第40章 .重回高考后40只是缺點也很明顯。 會榫卯技術的工匠不難找,但凡能人工打造木材家具的木匠基本上都會榫卯,畢竟這是紅木家具的靈魂,越好的木材打造的家具越講究渾然一體,榫卯結構是它們最好的選擇。 可是要找到一個會榫卯技術的建造師,哪怕是在還留存這不少榫卯構造房屋的古鎮,也比較困難。 看現在城市的鋼鐵叢林就知道了。 隨著現代建造技術的發展,這種傳統、費時、費力的建造技術,的確在慢慢地消失在社會認知當中。 它不像其他的傳統技藝、文化一樣便于學習,類似剪紙、雕版彩印這類的技術學習了之后還可以制作簡單工藝品,榫卯雖然可以用來做家具,可除非是名貴木材,其他木料的家具很少有人會這么講究,做房子就更別提了,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除了在鄉下、在古鎮的老房子,還有多少住榫卯結構房的? 年輕人不愿意學,老一輩的手藝人正在以難以挽留的速度迅速老去,誰都說不準它什么時候會消失在哪一代人的記憶中。 好在的是,現代技術的確厲害,它可以為這項傳統技藝留下影音資料。 現在他們就是來拍攝可能被留下的影音資料的。 可能是古鎮的生活節奏很慢,他們這一次的拍攝破天荒地沒有跟從前一樣趕架的模樣。謝江在客棧里罵夏亞沒有時間觀念,走出客棧卻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了古鎮的節奏當中變得慢了起來。 四人一同尋訪到了居住在古鎮一個小巷子中的鐘老。 古鎮基本上所有的房子都是鐘老年輕的時候參與修建的,現在他年紀大了,做房子是做不了了,可偶爾也會幫鎮上的人打一下家具。 他是自個兒閑不下來,鐘老的兒女都離開古鎮到大城市去發展了,三番幾次說要帶鐘老一起去,都被他這個頑固的老頭兒給拒絕了。 他們到鐘老家的時候,鐘老換了一身新衣裳,特地拿出了家里“不爭氣”的子孫送回來的好茶給沏上了,聽見敲門二話不說就給開了。 “你們就是那什么工作室的幾個小娃兒吧?”謝江之前托人聯系過老人家,故而他對一行人也有所了解。 謝江作為代表人,對鐘老點點頭,“對,我們就是過來拍攝的?!?/br> “給您介紹一下,我叫謝江,是工作室的負責人,這兩位是我們的導演和攝影師,趙南和祝陶,還有這位夏子明?!?/br> 夏亞主要是跟過來打雜的,所以就只稍微介紹了一下,謝江也沒有詳細說。 鐘老點頭,他迎人進來,“你們怎么想到要來拍我們造房子的?這么多年了,你們還是第一個來拍的?!?/br> “其實不是我們想的,我們對榫卯構造的房子也不是很了解,主要還是小桃兒,也就是祝陶跟我們講了一下,我們覺得很有意義,就過來了?!?/br> 謝江這么一說,鐘老就直接把目光投向了祝陶。 祝陶頂著這邊鐘老的目光和那邊謝江的目光,惦記著自己的圖紙,只能硬著頭皮上了,“是這樣的爺爺,我家里的房間面積有點兒小了,但是我看夠高,就想要弄一個復式想看能不能增加一點房間面積?!?/br> “可是我家房子都住了好些年了,我尋思著也不好直接施工隊上來做,就想有沒有別的辦法,然后查資料的時候查到了榫卯技術?!?/br> 古時候的木建筑構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墊板、桁檁(桁架檁條)、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構件。這些構件相互獨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連結起來才能組成房屋。在古建筑中,原則上采取榫卯連接的方式,必要時也會用鐵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