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駙馬黑化前 第140節
書迷正在閱讀:只是對你認了真、錦繡繁花、作精女配被五個男主找上門了、都市仙醫棄婿、神醫毒妃、別怪我趁虛而入、嫡女驚華、精神小伙,在線脫單 [快穿]、這名皇子明明很強卻過分悲慘(穿越)、和死對頭互穿后我們HE了[娛樂圈]
主簿領命,匆匆退下,不多時便領著兩名文書躬身進來,懷抱著陳澄的日??伎儥n案。 懷真走到門口,讓主簿當著帝王之劍及眾位官員和羽林衛的面高聲宣讀陳澄的功績。 主簿不敢遲疑,接過文書遞上來的竹簡,恭恭敬敬走上前來,拜過之后剛要開口,伏跪良久的陳澄赫然抬頭,面上再無半分從容篤定,“微臣并無寸功,甘愿引頸受戮,求殿下成全!” 懷真并非真的想殺他,至少不會在今日。 刺史部有人暗通揚州,也有人暗通梁州,陳澄是二把手,若是把他殺了,這樁懸案將來就再難徹查。 所以她鬧這么大動靜是為了等秦恒表態,若是秦恒還有一絲理智在,就一定會過來阻止。 可是將近兩刻鐘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看來秦恒要么被架空了,要么真的病糊涂了。那她更不能殺陳澄,否則誰給長沙郡發照會?誰向荊州商會募錢糧?她不能日日守在后方。 “準了?!睉颜婢従復鲁鲞@兩個字時,陳澄驀地癱軟在地。 寶劍赫然出鞘,其聲錚錚然似龍吟,堂前閃過一道耀目的白光,場中數十人齊齊屏住了呼吸。 懷真面色凝重,親自執劍朝陳澄一步步走了過去。 陳澄早就汗流浹背抖如篩糠,他原本以為懷真就是做做樣子,可是在她拔劍的瞬間,眉目間閃過的冷冽之氣卻如冰刀霜刃般刺穿了他的心臟。 四下里驟然變得萬籟俱寂,寶劍嗡鳴之聲壓過了他粗重的喘息。 上一個死在此劍之下的是定安候盧彥,他一個小小的刺史部別駕,竟能獲此殊榮,應該死而無憾……死亡的陰影掠過心頭時,他才發現什么樣的鼓勵都是徒勞。 繡著百鳥朝鳳紋的華麗裙裾越來越近,求生的本能突然壓過了一切,他拼盡全力張開嘴巴嘶喊了一聲,“饒命……” 可是那兩個字還在喉頭打轉時,面前的死神卻凝住了腳步。 一個高山般巍峨的身影橫插過來,擋在了眼前。 陳澄的眼睛早就糊滿了汗水,腦中也一片混亂,什么都來不及想便委頓在地失去了意識。 有人架住了懷真的手,并非預料中的程循或者趙雪柏。 “微臣秦默,叩見長公主!”那是一個年約六旬的武官,威武健壯,氣勢凌人,竟是數年不見的前衛尉卿秦默。 ** 新野行館。 裊裊茶香中,懷真與秦默相對而坐,程循陪侍在一邊。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默盡力想表現出豁達的樣子,可心里的不平讓他的笑容也略帶苦澀,“微臣落到今天這一步,也怨不得別人?!?/br> 懷真本以為他和刺史秦恒沾親帶故,因此會在秦府出現,聽他說完才知道原來他和陳澄是連襟。 四年前皇權更迭,他被迫出局,只領了個閑差,后來燕王發兵攻打洛陽時,為了避難舉家搬到新野投親。 “早就聽聞殿下和小謝共結連理,還未來得及恭喜呢!”秦默像是突然想起,忙抱拳道。 懷真莞爾一笑,微微欠身道:“說起來,您可算是我們的媒人呢!若非您讓三郎教我箭術,我們肯定沒機會相識?!?/br> 秦默訕笑道:“慚愧慚愧,微臣當年……對殿下之事并未太上心,當不起您的謝?!?/br> 他不過是聽命行事,并未真正想過要教導她什么,所以就推給下屬,至于結果如何并不在意,只要哄得公主開心就行了。 如今想想,可真夠諷刺。 當懷真問起他如今的官職時,秦默不由得老臉一紅,聲如蚊蚋,“實在是汗顏,微臣如今在新野任縣尉?!?/br> 懷真驚愕地說不出話來,衛尉到縣尉,字面上差不多,可實際卻差了十萬八千里,難怪秦默從見到她后便一直局促不安。 旁邊程循聽了,眼中也不由泛起同情之色。 秦默離開后,程循若有所思地望著懷真道:“殿下想用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懷真道:“他若想渾渾噩噩度過此生,就不會主動出現?!?/br> “不管怎么說,他今日也算替我們解了圍?!背萄櫭嫉溃骸熬褪遣恢肋@陳別駕受此大驚,要不要緊???” “若是不要緊就替我效命,若是要緊的話,就將他罷免了,看看那幫人里有無可用之才。陳宅那邊盯緊點,我得看看暗通揚州的是不是他?!睉颜娣愿赖?。 “八成是他,”程循胸有成竹道:“若我猜得沒錯,與他暗中勾結的便是長沙郡?!?/br> “等拿到證據再說吧,如果是真的,我就把他就地正法,讓刺史部那些老東西醒醒神?!睉颜姘蛋狄а赖溃骸爸蝸y世,須得用重典,不能再等了?!?/br> 程循想到她日間拔劍向陳澄的樣子,不禁打了個寒顫,好奇問道:“殿下,尚方斬馬劍拿在手上是什么感覺?” 懷真想了想,面頰微微一紅,眸中突然春波瀲滟,泛起了令人沉醉的笑容,“沉,真的很沉?!?/br> 程循怔了一下,有些微的失神,待明白她心中應該是想起了某人時,忙轉過了臉,幾不可聞地輕嘆了一聲。 ** 就在當晚,陳澄驚悸而亡。 秦恒病入膏肓不能自理,懷真正式接手荊州刺史部。 隨著調查深入,陳澄勾結長沙郡,意圖獻荊州于王家的陰謀逐漸水落石出。 懷真怒不可遏,想起李晄離開高平前所說的‘世家豪族乃萬惡之源,不把朝廷放眼里,也不將百姓當回事?!瘯r,頓時深表贊同。 她原本想深挖嚴懲,徹底肅清,但礙于形勢,最終還是選擇了‘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的策略。否則若是連根拔起,恐怕將會無人可用。 陳澄的罪名公之于眾后,秦恒也因失察之過被罷免。 懷真命人在各城張貼求賢令,通過自薦和考核,準備重組州部十二從事。 其實張榜只是個噱頭罷了,她心中早就有了名單——這要歸功于當年初到宛城時四處求賢訪良的經歷。 世家門閥根深蒂固,想要撼動絕非朝夕可為,但也并非無計可施。 這個時候,她想起了一個人——前長信詹事虞允文,也就是嬰娘的父親。 巧的是虞家就在新野,懷真初次來時并非拜會秦恒,而是受李晄之托為虞允文賀壽。 虞允文代表了南陽寒門士子的最高成就,在讀書人心中有著無法撼動的地位。 時隔數年,懷真再次見到了虞允文,他依舊精神矍鑠滿面紅光,絲毫不見老邁。 懷真并未大張旗鼓,而是輕車簡從,徑直道明來意——欲拜他為別駕從事,協助自己執掌荊州。 虞允文大為震撼,他致仕離京之后,從未想過能有機會再入官場,而且是輔佐一個女子。 見他躊躇,懷真并不意外。 讀書人都心深似海,哪里是那么容易揣測的。 而且他們自尊心很強,稍不留意便會讓人覺得輕慢。 于是她并未多加糾纏,而是拿出江夏郡的戰報給他看,并請他看在荊州百姓的份上加以考慮,否則等戰況加劇后,南陽可能變成第二個江夏,荊州將再無寧日。 兩日后虞允文乘著一艘小舟,僅帶了兩名仆僮和數箱書籍欣然赴任。 其后懷真又以秦默為兵曹從事,提拔新野令狄泛為簿曹從事2,刺史部逐漸呈現出了一派新氣象。 ** 南陽下轄三十六縣,先前只有半數響應,如今在她執掌荊州政令統一后,立刻便得到了全數支持。 江夏郡守陳師古正自焦頭爛額之際,突然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五月初,辛都督在宋康隆的陪同下,領著十城援軍前往西陵。 于此同時,崔易和順陽都尉常裕率領六千人從后包抄,占領了漲渡湖以南。 第三路大軍由順陽郡都尉常裕率領,整裝待發。一切都按原計劃進行。 安排好一切后,懷真決定親赴長沙,離開之前將王嬍接到了新野,由她代替自己坐鎮刺史部。 彼時,興衛軍前鋒在與潞城韓王親軍會師后,呈鉗形合力圍攻豫州東北,向來中立的兗州突然宣布與青州結盟,齊齊出兵進犯豫州東南端,一路向京畿腹地挺近。 揚州北邊迎擊徐州,南邊正和南越糾纏,西邊即將面臨荊州的反攻,一時間形勢急轉而下。 不得已之下,王世寧只能向崔氏求援,想讓他們出兵拖住謝珺的興衛軍。 奈何崔旻承襲王位之后,慶陽便開始內訌不斷,他忙著鎮壓,根本無暇理會。而老三崔昱正忙著開疆拓土,也不愿應付。何況他兄弟二人都與王家沒有任何關系,自然不愿浪費兵力助其解圍。 第139章 .反攻(下)一寸同心縷,千年長命花?!?/br> 謝珺率主力部隊駐扎在宜川,進可策應河東郡,退可據守定陽和高平,以不變應萬變。 前鋒捷報連連,幕僚們紛紛勸他揮師挺進豫州,謝珺卻巋然不動,他有自己的顧慮。 如今青兗二州與雍州軍共同夾擊豫州,燕王應該支撐不了多久,他參戰越早獲利越大,可是到了最后,當他夾在軍隊和懷真之間時,該如何收場? 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他是將兵之人,不能反被其所制。 原本興衛軍和他一條心,都是為了匡復衛室誅滅jian佞,可自從前鋒勢如破竹,順利拿下河東郡,打得燕王軍隊節節敗退后,部將們便漸漸滋生了稱雄爭霸之心。 隨著青兗二州共同伐燕,這種勢頭愈發明顯。 他只能以監督崔氏牽制趙王作為理由,繼續按兵不動。 沒人知道他真正的心思,就連心腹幕僚也不例外。 五月底,中軍帳。 裨將送來最新戰報,謝珺尚未看完便樂不可支拍案叫好。 隨軍主簿馮源見之忙問道:“主君,有何喜訊?” 帳中其他主將和謀士也都迫不及待地看向了他。 謝珺忙斂容正色,可嘴角卻泛起壓抑不住的欽佩和愛慕,“長公主攜尚方斬馬劍,親赴長沙郡斬了郡守崔定,并一舉拿下了宜春和艾縣,將長沙郡的版圖向東推進了兩百里。還有,江夏大捷,王炎投降,如今荊州東邊防線正在全面整頓。不出兩月,便會固若金湯,王世寧除非大舉進攻,否則再難沾到便宜?!?/br> 馮源暗暗吸了口氣,湊到他身后去看,其他人也都圍了過去,只有謀士方階立在中間沙盤前若有所思。 眾人看完后俱都面面相覷,神色頗為怪異。 謝珺收起戰報,滿面狐疑道:“你們這是什么意思?”他因為大家會和自己一樣高興。 馮源起身在帳中踱了幾步,凝眉道:“主君,咱們不能再等下去了。如今荊州人心已定,又有衛室長公主親自坐鎮,王世寧應該不會再冒進。從他出兵的路數來看,原本就是小打小鬧略作試探,誰承想偷雞不成蝕把米?!?/br> 他緩了口氣,肅然道:“依屬下看,王世寧可能會改變策略,全力進軍□□。反正徐揚兩州雖是姻親,可矛盾由來已久。如今長公主坐擁荊州,威望日高。等她安頓好荊州諸事后,勢必會挺進豫州攻打洛陽。屆時,我們再出手,rou可就被分光了,怕是連骨頭渣都不剩了?!?/br> 謝珺不動聲色地望了眼眾人,示意他們說出各自想法。 左部都尉王鋒率先道:“長公主憑著帝室名號,輕而易舉便取得了荊州為據??晌覀兝鬯览刍钸@么多年,卻只得雍州和冀州那點破敗邊角地兒,主君真就服氣嗎?” “末將做邊軍十年了,實在受夠了。還請主君早做決斷。前鋒挺進六百里了,大部隊卻只挪了一百里?!庇也慷嘉緞汆洁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