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駙馬黑化前 第136節
書迷正在閱讀:只是對你認了真、錦繡繁花、作精女配被五個男主找上門了、都市仙醫棄婿、神醫毒妃、別怪我趁虛而入、嫡女驚華、精神小伙,在線脫單 [快穿]、這名皇子明明很強卻過分悲慘(穿越)、和死對頭互穿后我們HE了[娛樂圈]
他要引兵殺向洛陽,對天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要斬下李旭的頭顱,讓他看看戈壁荒城中艱難求生的百姓,以及死于圍攻戰中數以萬計的尸骸。 他還要去北邙山下,祭奠一位故人。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攻破函谷關后,燕王李昀竟先他一步到達洛陽。等他終于趕到時,帝后已經殞命。 開弓沒有回頭箭,若不能踏平洛陽屠盡權貴,那他所謂的‘替天行道’終將淪為一個笑話。 原以為洛陽城中大亂,應該很好攻破,奈何軍民一心拼死抵抗,他耗費了半年,損傷慘重,卻只攻破了外城郭。 論理說,他和燕王東西夾擊,洛陽城破指日可待,但他雍州大軍前腳剛到,那兩方便突然休戰,齊齊調轉矛頭對準了他。 一個是反賊,一個是叛賊,為何待遇卻是天差地別?他想不通。 幕僚們說,燕王起兵是為稱帝,而他是為了弒君。洛陽是帝都,臣民需要帝王,因此哪怕拼得玉石俱焚,也不會退讓半步。 北邙山是帝陵所在,有重兵把守,外人不得擅入。 入秋后的最后一站中雍州軍大敗,他只得暫時退兵,一路撤至長安。 ** 雍州軍撤退后,洛陽外城已是一片廢墟。內城依舊動蕩,當初反抗他的人,又去反抗燕王李昀。 李姓皇族除了燕王之外,還有山陽鄭王和潞城韓王,以及據守河內的大行皇帝長子李絎、雄霸漢陽的皇叔趙王。 燕王知道強敵環伺,再打下去縱然能將敵軍斬草除根,可是萬一被叔伯兄弟們合起來擺一道,那可真是親者痛,仇者快。 故而在大占優勢之時提出罷戰,打算先重整旗鼓,再圖后記。 在燕王看來,皇叔遠在漢陽,向來獨善其身,就連叛軍入侵中原都能坐視不管,那么斷然不會做出勤王這樣的義舉,因此暫且不用考慮。 老五是個病秧子,大侄子是個廢物,唯獨老七陰晴不定,最難捉摸,加之他背后勢力錯綜復雜,暫且動不得。 于是可憐的鄭王首當其沖,不到兩個月便暴病而亡。 就在燕王準備以吊唁為名,順便奪取山陽時,卻讓雍城的楊氏舊部捷足先登,一舉拿下山陽獻給了大皇子李絎。 李絎本就怯懦,深恐因此得罪燕王,拒不敢受。在王府臣屬們派兵接收后,李絎竟然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定——歸附燕王。 燕王半道上受到李絎派心腹送來的密信,一度以為是偽造。后經身邊文吏反復驗看后證實,他又覺得其中必有詐,于是假意應下來,想靜觀其變。 不料李絎居然真的按照約定,帶著母親許氏,在心腹的保護下,偷偷跑到了燕王的陣營。 不僅燕王,就連身邊部眾也都傻眼了。 ** 德王御極之后,野王便成了帝鄉,王府亦成了潛邸,因此守衛極其森嚴,對李絎來說那不是保護,是監/禁。 先生讓他通讀文史,但書案上的前四史1他著實看不進去,侍讀便找了一堆民間野史想讓他開開胃。 出于本能,他隨手挑了一冊名字比較香艷的,廢寢忘食地讀了一夜漢獻帝和諸位后妃的風流史,次日眼睛都是紅的。 他從書中的獻帝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他身邊所有人全都是曹cao。他比獻帝還可憐,人家至少有過那么多后妃子女。 而他雖是皇子,迄今還沒正經成過婚,風光之時倒是收羅了幾個侍寢宮女,后來全跑得沒影了?;氐綕撣『?,他隱晦地向王傅表示,應該給他找幾名侍妾,結果那老頭吹胡子瞪眼,罵得他只差跪下磕頭。 這幫混賬,一個個比曹cao還可恨。 人家曹cao雖然控制著獻帝,可是把閨女一個個嫁給他,也不算虧待。但這些老不死的,連個婢女都舍不得給他。 燕王叔身后有王家撐腰,總有一天會打過來的。 到時候那幫老家伙是丟下他跑呢,還是像公車司馬令韓崧那個王八蛋對待他父皇那樣,押著他去投誠? 想到這些,李絎再也睡不著了。 自此他常做噩夢,不是被臣屬軟禁終生,就是被燕王叔給祭了旗。 鄭王叔的死訊傳來時,他當即嚇尿了,想都不用想,下一個必然是他。 任誰也沒想到他能有這個膽子,于是給他鉆了空子,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和燕王搭上了線。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無比英明。 燕王叔念在他一片忠心地份上,不僅沒殺他,還好吃好喝地供著,并且派了四個美人輪流侍候。 這邊的仆婢們待他極為恭謹,就連燕王的臣僚面見他時,都以殿下相稱。 身為大行皇帝唯一的兒子,李絎活了二十年,平生第一次揚眉吐氣。 ** 燕王得到李絎這個活寶后,對付河內已經算是勝券在握。 入冬之時,燕王已經拿下了河內大半領地。 就在他準備一鼓作氣,徹底剿清前朝余孽時,游歷了一圈的老七回來了。 燕王料定他會先去懷真的地盤,于是命人把守住前往南陽的各處要道,誰承想他竟悄無聲息地回到了封地潞城,甚至還打山陽路過。 老七回到潞城后,第一時間不是為枉死的老五鳴不平,而是寫信為他歌功頌德,說他仁義寬和識大體,有王者之氣,特指他善待李絎以及主動罷兵,對他占領山陽以及強攻河內只字不提。 燕王心下一寬,頓覺孺子可教。 只要老七能臣服,那么放眼宇內,除了他還有誰可堪帝位? 兩人斗智斗勇了多半年后,老七那邊有些支撐不住了,于是帶領親信來偃師投奔,愿效李絎獻出封地,以求庇護。 燕王滿腹狐疑,但還是接受了他的投誠。兩人在偃師時兄友弟恭,羨煞旁人。 侄子太草包,弟弟太機靈,可是這倆人卻全都選擇了依附他,讓燕王不信天命都難。 但他就是攻不下南北兩宮,除非屠城或焚燒。 可他沒有雍伯余‘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的豪情壯志,他要的是征服不是毀滅。 洛陽城內有糧倉,足夠支撐十幾年,2他耗不起。 于是燕王再三問計凌虛子,得到的都是時辰未到。 他實在等不下去,便強令凌虛子閉關問卜,其后得知天象有變,登基之日遙遙無期。若想破命,須殺一人。 別說一人,就算百人千人也不值一提。何況那人雖是他的meimei,但彼此之間并無感情。 若是她死了,那么南陽就真成了無主之地,等他登基后,便可以順理成章收歸帝室。 至于謝珺,他雖然放了自己一條生路,卻間接害死了他的妻妾子女,就當是報仇了。他是聰明人,應該明白其中利害,若是不服,大可以換一位公主嫁給他。 霍家伏誅后,那個綺年玉貌的大侄女他可沒舍得殺,雖嫁過人,可那也是貨真價實的公主,大不了把她嫁去北地做補償。 刺殺一個深閨女子,再容易不過。 可是凌虛子親自出馬,竟然失手了,不僅沒能殺死正主,反而錯殺了李晄鐘愛的小美人。 在燕王看來,這實在微不足道,可是李晄居然跟他反目了,并且不計后果的率眾出走,跑到南陽去了。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那個看上去風度翩翩文質彬彬頗有儒將風范的謝珺,居然隔三差五不遠千里地寫公開信辱罵他,用詞之惡毒語句之粗鄙令人發指,好像他掘了謝家祖墳,滅了他全族一樣。 一個兩個都瘋了,看來此戰在所難免,于是他便開始備戰,并等著西北的戰書。 為女人發瘋的男人,多半成不了氣候,因此不足為懼。 這個時候的燕王,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出身寒微痛恨權貴的雍伯余竟會勾結世家出身的謝珺,暗中護送懷真回到封地。 懷真的回歸,于南陽郡而言猶如天助。據探子回報,她回來的當天,郡守許壽便自請卸任奉上印信,甘愿退居幕后。 而她一介女流,竟然真的擔起了一郡庶務,沉著冷靜地安撫民眾,組織軍隊馳援江夏,還不忘鄭重地給他下了一道戰書。 與此同時,雍伯余再次揮師東進叩開了函谷關。 而謝珺迅速占領了冀州通往豫州的要道,徹底堵死了燕王向慶陽求援之路。 其后又橫穿河東郡,在潞城韓王部眾的協助下,一舉拿下上黨郡,對河內形成了半包圍之勢。 燕王不得已兵分三路,一路趕赴谷城攔截雍伯余,一路馳援河內郡,一路嚴守豫州與荊州的邊界線,防止懷真反撲。 第135章 .故人往后自當履道坦坦。 孟夏之時,眾人在順陽郡???。 長空萬里,艷陽高照,岸邊草長鶯飛桃紅柳綠。 漫天碧影中,只見旌旗招展迎風飄舞,隱約可見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船艙中,董飛鑾正帶著婢女幫懷真更衣理妝。 懷真身著大袖襦裙,正平舉雙臂,兩名婢女各踞一邊,細心地整理著蔽膝、裙裾以及腰間大帶。 窗前湘簾半卷,河面水光嶙峋,有些刺眼,董飛鑾背過身去,拭了把額上細汗,抱怨道:“太熱了,有點適應不來?!?/br> 懷真努了努嘴,用下巴指著三重衣領道:“我比你穿的還多?!?/br> 董飛鑾扮了個鬼臉,嬉笑道:“殿下辛苦啦,也就片刻功夫,忍一忍吧!”說著為她扶了扶花釵,理了理步搖。 王嬍款款走進來,微笑著打量了一圈道:“許久未見殿下著禮衣,竟有些不習慣?!?/br> 懷真道:“我也是。對了,貞吉呢?” 王嬍道:“和乳母在一起,這會兒正精神著呢!” 懷真吩咐道:“你帶阿舒隨我一道走,飛鸞和乳母暫留順陽?!?/br> 董飛鑾驚訝道:“不回宛城嗎?也就三四百里路了?!?/br> 懷真道:“巴巴地回去,萬一守不住還得跑,到時候一幫老弱婦孺,亂軍之中如何逃命?不如暫留在此,若是情勢有變,你們立刻往西跑?!?/br> “那……那你呢?”董飛鑾憂心忡忡道。 懷真拍了拍她,安慰道:“我有那么多人保護,你大可以放心。別忘了,青羽和玄鶴都跟著來了?!?/br> “可是你也說了,亂軍之中……他們縱使本領通天,也未必能護你周全?!倍w鑾眼眶微紅,低聲道。 “我又不是木頭,真有危險早就拍馬跑了?!睉颜嫒炭〔唤?,摟住她的肩拍撫著,柔聲道:“我命中的劫數已經過了,往后自當履道坦坦。我們此行無需侍候,我會將婢媼女官都留下,這一大幫人,老的老小的小,可有你費心的了?!?/br> 剛剛囑咐完,外邊便提醒船要靠岸了。 ** 碼頭上甲兵林立,迎風招展的順陽郡旄下,郡守孟攸領著屬官已經等候多時。 率先上岸的是辛都督和羽林衛,其后是兩名女將并數十位英姿颯爽的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