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沒多時,劉三娘的撒拌和菜也做好了,送上桌來。 陸雨昭一瞧,是用白菜、豆芽、水芹拌的涼菜,淺綠深翠交雜,灑了花椒和麻油。 她拿起筷子嘗了嘗,幾樣蔬菜應當只簡單焯水就撈起來了,吃起來非常清爽脆甜。最后應當炒了加花椒的熟油淋上,再灑了鹽和糖拌勻的,亦很開胃可口。 撒拌和菜,拌和菜。北方某些地區有一道拌合菜,其中“和”字不同,不知這撒拌和菜是不是前身,是不是流傳下來在音譯方面出現了偏差。 不過也大差不差,撒拌和菜和拌合菜二者表達的意思相差無幾。 做法也是大差不差的,只是材料更豐富。 相較于撒拌和菜,拌合菜用料靈活多變,有葷有素,有rou有蔬,什么都可以拌。 豆腐絲、白菜、菠菜、茼蒿、綠豆芽、胡蘿卜、黃瓜、粉絲、蒜苗、香菜、木耳隨意組合,應季蔬菜最為佳,加糖、醋、蒜泥、辣椒油、香油一起拌,也可以加瘦rou絲、蛋皮絲、火腿絲、雞絲等等,葷口一點,最后灑上一把熟芝麻就可以了。 陸雨昭評價道:“簡簡單單,但不失滋味?!?/br> 劉三娘笑說:“家常菜罷了,各家各戶有各家各戶的做法,關鍵點就在調味醬汁。說是簡單,其實論起來,越簡單的菜品越復雜,不好評判好與壞。我未出嫁時,阿姐時常說我做撒拌和菜放太多花椒,失了蔬菜的清脆本味。但我嫌寡淡了,添一些麻才夠味嘛?!?/br> 陸雨昭笑,“大抵在做撒拌和菜上,人人都有一本心得吧?!?/br> 搭配隨意,醬汁隨意,都有自己的吃法習慣,各自酸甜苦辣咸的口味偏好。 陸雨昭:“我也喜歡麻一點,再加一點茱萸油,那才叫一個香!” 她瞧向一直默默吃著糟蟹的顧昀,隨口問他,“你呢?” “我?”顧昀掀了掀眼皮。 陸雨昭簡單粗暴地問:“你是清脆本味派來著,還是酸辣麻香派?” 顧昀抬“啊”了聲,抬眼瞧向陸雨昭,若有所思想了想,“原本我不喜歡寡淡的?!?/br> “但這道撒拌和菜,寡淡似乎不是真的寡淡,細品之下帶著誘人的辛麻,勾起人去一探究竟的興味。我挺喜歡的?!?/br> ???陸雨昭眨了眨眼,表情微茫,所以你到底喜歡怎么樣的? 說了跟沒說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撒拌和菜的菜方參考了《吳氏中饋錄》 第32章 蝦元子與脆瑯干 文人大儒家的飯桌 陸雨昭沒想到她能錯過真正的荔枝。 事情是這樣的, 熱愛在汴京城開Party的長公主邀請京中貴眷去金明池泛舟賞荷。雕欄畫舫上,歌舞笙簫,直至華燈初上……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 她沒吃上新鮮的荔枝。 虞太夫人和姚汐都去了, 次日閑聊時聊起荔枝,陸雨昭正在場,她當即懊惱不已。 罷了罷了,誰讓她又感冒了,又順水推舟當借口,推辭了這個宴會呢。 聊乏了, 虞太夫人要去午憩,陸雨昭和姚汐這才離去。 路上, 姚汐關心起陸雨昭的感冒,“雨昭可好些了?” 陸雨昭笑答, “小毛病而已, 不去管它,自己就好了?!?/br> 姚汐點點頭, “對了,昨日在宴席上, 我無意間聽到你母親和右司諫的夫人聊,聊起云姨娘……她似乎也病了?!?/br> 她名義上的母親自然是陸家主母陳氏,右司諫夫人是陳氏的jiejie, 按輩分講她要叫一聲姨母。 雖然她在出嫁前名義上過繼給了陳氏, 但顧家心知肚明陸雨昭生母是誰, 所以姚汐直接提了云姨娘這三個字。 陸雨昭愣了愣, “又病了?” 出嫁沒多久就病過一回的, 這是怎么回事? 陸雨昭腳步一頓,下了決定,“我現在便回去瞧瞧?!?/br> 出嫁之后,她這個“假”陸雨昭和陸家來往很少,除了節氣互送節禮,帶個話的互相問候,就是在這都城宴席上遇到了,簡單打個照面的存在。 陳氏和陸婉笙對她不冷不淡,她也懶得假裝親熱。 陸雨昭倒是會時不時回去看看云姨娘,原身記憶里,她似乎對陸家人沒什么很深的感情,除了自己的娘親。反觀之,陸雨昭想必也是云姨娘的唯一寄托—— 還是個換了芯子的。 她有時候仔細想想,覺得云姨娘可憐,不免生出一絲悲憫來,才想著沒事回去看看她。 - 陸雨昭回陸家,唯一一件非常不情愿的事,就是得先和陳氏打個招呼,客套聊兩句,這才找理由去看云姨娘。 哪有回家不看主母直接去看小娘的,她不想被指摘沒規矩什么的。 這一次陳氏不在府中,管事的說去她jiejie右司諫夫人那兒吃茶去了。 挺好,不用客套尬聊了,她點點頭,徑自去了云姨娘的住處。 云姨娘住在偏院,四四方方,不算大,也不算小。 就像她的人生,永遠困在這四方院子里,溫水煮青蛙。 似乎不被自己夫君寵愛,就要在壓抑和冷落里度過這一生。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女子宿命大抵如此了。 主母陳氏不是尖酸刻薄的人,沒有苛待云姨娘,也僅此是不苛待而已。至少表面是這樣的,誰不說一句主母大度賢明呢? 陸雨昭一踏進院子,云姨娘的貼身仆婦就高喊,“云娘子,看看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