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愉嬪卻搖頭,低聲解釋道。 魏憐兒看出愉嬪神色的異常,故而輕聲道。 “你若是想一起去江南,本宮同陛下說一聲就行。你也許久沒有出過宮了,是應該去好好轉一轉散散心?!?/br> “出去了還不是要回來,又有什么不同呢。再說了,我的瓊花已經看完了。如今再去瞧,也沒有了當年的心境?!?/br> 愉嬪垂眸,將那肚兜整理好放到一旁。 “所以沒什么必要去了?!?/br> 見愉嬪如此說,魏憐兒也不好再堅持。她只是點了點頭,選擇尊重愉嬪。 ———————— 一晃四月已過,后宮眾人準備了許久,終于到了出宮的日子。 這嫻妃一直沒有機會見乾隆,故而此番去江南她沒有辦法跟伴駕。 跟著的人不多,乾隆便同令妃在一艘船上。 一路南下,船行的不快。然而魏憐兒卻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暈船,剛過了三天,便吐得七上八下,站都站不起來。 故而乾隆除了處理政務以外,便是陪在魏憐兒身側。 “今日可用膳了?瞧著臉色似乎好了些?!?/br> 魏憐兒虛弱的坐在榻上,手邊便是湯藥。 “今兒似乎好了些,便叫下人端了些白粥來。吃了兩口竟也沒有吐,應當是有些習慣了?!?/br> 魏憐兒輕聲說道,乾隆則親手端起藥碗來一勺勺的喂給她喝。 “若是一早知道你暈船,便坐馬車了?!?/br> 乾隆擔憂的望著魏憐兒,如今船行到一半,周圍沒有府市可以???,只能先委屈著魏憐兒了。 “去江南自然是要走水路的,若是坐馬車便少了一半的興致。哪怕是為了臣妾的身子,臣妾也是不依的?!?/br> 魏憐兒撒嬌般的說道。 乾隆眸中卻很是擔憂,他輕輕伸手摸了摸魏憐兒瘦了許多的臉蛋。 “然你這般朕瞧著很是心疼?!?/br> “沒事,太醫說暈著暈著便好了?!?/br> 魏憐兒卻搖頭,勉強揚起笑容來。 二人正說著話,卻聽到外頭傳來腳步聲。抬眸一瞧,竟是淑妃。 淑妃手中提著一個瓦罐,見乾隆也在,頗有些詫異。 “臣妾給陛下請安?!?/br> “起來吧,你怎么來了?!?/br> 乾隆看向淑妃手中的瓦罐,低聲問道。 “臣妾聽聞令妃meimei暈船,故而特意做了一鍋土方子。這是臣妾的家人常用的,對于治療暈船很是有效。先前臣妾做了幾次都沒成功,今兒才算是做好了?!?/br> 淑妃的阿瑪高斌是治水能臣,故而這水上之事也是頗為精通。 魏憐兒連忙開口感謝,然心中卻有些抗拒。 “先前臣妾也是暈船的,后來喝了這方子便好了許多?!?/br> 淑妃見魏憐兒眼中帶著懷疑,遂干脆自顧自的倒了一碗喝光了。 “陛下,左不過這也是臣妾的一份心意。如今就先放在此處,便不打擾陛下同令妃meimei歇息了?!?/br> 她倒也沒強迫魏憐兒喝,施施然行完禮便轉身走了。 “你若是不想喝,那便不必喝?!?/br> 乾隆低聲勸慰道,然魏憐兒卻搖了搖頭。 “淑妃jiejie的一片心意,臣妾哪里有不喝的。如意,去倒一碗來?!?/br> 這藥方子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魏憐兒將碗接過喝的干干凈凈。 “希望能有用吧?!?/br> 魏憐兒無奈的笑了笑,乾隆也跟著頷首。 —————— 讓魏憐兒沒想到的是這碗藥喝下去之后果真有了效果,次日她不僅胃里不難受了,反而食欲增加了很多。 淑妃也特意過來關心,聽了魏憐兒的話,十分滿意的輕聲道。 “這便是快好了,令妃meimei這幾日都喝上一碗,不出五日便能好全了?!?/br> “只是要麻煩淑妃jiejie,不如你將方子告訴我這宮女?” 魏憐兒一則是不想承淑妃的人情,二則也是像搞清楚這土方子究竟是怎么做的。 “那也好,這樣更加方便了?!?/br> 淑妃竟一口答應下來,隨即便派人回去取方子。方子很快取來遞給了如意,如意又找了太醫來瞧。 方子沒有任何問題,只是繁瑣了些。單單是原料便有六十多種,還有一味藥引竟是人血。 魏憐兒適才回憶起淑妃的手腕上頭一道淺淺的血痕,這才明白過來。 “她為了投誠還真是下了功夫?!?/br> 魏憐兒輕聲感嘆道,如意抿唇。 “淑妃如今對娘娘您這般討好,也不知這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br> “不管如何,總歸是治好了本宮這暈船的毛病?!?/br> 魏憐兒卻笑笑,不管淑妃究竟是為了什么。她只知道自己不會將淑妃當做自己人的,只要明白這一點便足夠了。 “是啊,既然愿意討好賣乖,咱們便照單全收便是了?!?/br> 如意笑了笑,將那方子妥帖的收好。 “奴才去吩咐下人們熬制這湯藥,娘娘日后便能舒服些了?!?/br> “好?!?/br> ———————— 卻說魏憐兒不暈船之后,每日便陪著乾隆到甲板上游覽岸邊美景。晚間偶爾還跟著乾隆身側垂釣,微風輕拂,已經比紫禁城的風溫和了許多。 魏憐兒靠在乾隆的肩膀上,月明星稀,偶有幾行鳥兒略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