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 卻說這暑熱很快過去,不知不覺又到中秋。 澄陽湖特意進貢了最好的大閘蟹,乾隆便在圓明園中設中秋家宴。 先前那酒后胡言的和親王弘晝如今還關在宗人府,故而今年出席家宴的便只有她的嫡福晉。 五福晉這大半年來日子過得頗為艱難,丈夫受罰,她們府中自然也會受些欺凌。故而整個人對于年前消瘦了許多。 卻說這魏憐兒多吃了兩只螃蟹覺得腹中涼的很,便叫如意帶她出門更衣。 剛更完衣從走廊回來,便直直的遇見了五福晉。 “令嬪娘娘,可否借一步說話?” 五福晉生的柔弱,說話也極為溫柔。 “好?!?/br> 魏憐兒見她眼巴巴的懇求著,自己便也不好拒絕。 只能點了頭,隨同五福晉一起進了側殿。 卻說這五福晉剛進殿中,便叫丫鬟拿出一上好的錦盒來。令嬪打開一瞧,竟是通體春色的一只玉如意。 這翡翠之中春色便是極為難得的,可這玉如意兩寸之長,通體上下竟顯春色,沒有絲毫雜質。 便是在殿中這般陰暗的光線下面,那光澤都極為耀眼。 “這本宮怎么受得起?!?/br> 魏憐兒受寵多日,見過的好東西也不算少。然五福晉的這一塊玉如意卻叫她看的眼睛都直了,她怎么敢拿。 “妾身是有要事相求,還請令嬪娘娘千萬收下才是?!?/br> 五福晉說道,聲音雖然還是柔柔的,可那語氣卻極為堅定。 “您先說是什么事?!?/br> 魏憐兒嘆了口氣。 “先前王爺對令嬪娘娘出言不遜的確有罪,可如今他已經被關在宗人府數月。天可憐見的,王爺在里頭瘦的沒了人模樣。 他雖混賬,可好歹也是王孫貴胄,哪里禁得起那樣的磋磨。妾身從前不得進宮,如今好不容易尋得機會,還請令嬪娘娘能在陛下面前說幾句情,讓王爺能早日出來?!?/br> 五福晉說著便哭了起來,她眼眶發紫,瞧著可憐。 魏憐兒早就忘了王爺這一茬,如今聽聞竟還在宗人府關著,她自己倒先驚訝了一下。 “王爺怎會還關在宗人府,福晉快請起,此事本宮知道了?!?/br> 令嬪連忙將行禮的五福晉攙扶起來,隨即抿唇道。 “倘若真是為了先前家宴上的那句話,那本宮一定勸說陛下將王爺放出來?!?/br> “多謝令嬪娘娘,如今娘娘深受皇恩,只要娘娘開口,那王爺便一定有救?!?/br> 五福晉開心的點頭,隨即又連忙行了大禮,輕聲道。 “那妾身就先替王爺謝過令嬪娘娘了?!?/br> “沒事的?!?/br> 魏憐兒搖頭。 “這玉如意也請令嬪娘娘一定要收下,否則妾身心中不安?!?/br> 五福晉連忙將那玉如意又呈上,魏憐兒無法拒絕,只得暫且收下。 ———————— 到了晚間,乾隆到武陵春色瞧魏憐兒。 此時魏憐兒卻歪在榻上看書,乾隆覺得詫異,走上前。 “你竟還有看正經書的時候?” 在乾隆眼中,這魏憐兒平日里看的不是話本便是戲文,何曾看過這些。 “陛下這是瞧不起臣妾了,不過是一些詩而已,臣妾莫非還看不懂?” 魏憐兒輕聲說道,隨即將手中的詩放下。 乾隆卻好奇,將那冊子拿起來,卻見魏憐兒看的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你也知道朕喜歡王維?” 乾隆挑眉,頗為驚喜的問道。 “臣妾只是覺得重陽節將至,這首詩格外應景罷了?!?/br> 魏憐兒抿唇,她怎會知道乾隆喜歡王維。 —————————————— 二、 “遍插茱萸少一人?!?/br> 乾隆念道,隨即輕笑一聲。 “你這是在提醒朕什么吧?!?/br> “陛下真是英明,臣妾什么都不說陛下便能猜出來?!?/br> 魏憐兒連連頷首,笑著說道。 “弘晝關進宗人府的確也有一陣子了,朕原想著過幾日便將他放出來,沒料到倒是被你搶先了?!?/br> 乾隆笑著說道,見魏憐兒垂眸,便伸手將她的臉抬起來揚唇道。 “可是今日五福晉找了你?” “果真什么事都瞞不過陛下,這是五福晉送給臣妾的玉如意。臣妾實在是沒法拒絕,故而只能收下。如今這玉如意只能給陛下您定奪了?!?/br> 魏憐兒嘆了口氣,將那匣子推給乾隆。 乾隆將那玉如意放在手中把玩片刻,“她們倒也算會送禮,這玉如意不錯,勉強能配得上你?!?/br> 魏憐兒默默腹誹,這一塊豈止是不錯啊。 “既然送給了你,便好生收著。也不必給朕了?!?/br> 乾隆復又將那玉如意放回匣子里,叫一旁宮女收拾好了拿走。 “陛下您不生氣嗎?” 魏憐兒輕聲問道,畢竟她這也算是擅自私底下同命婦會面,還收了人家的東西呢。 “這有什么好生氣的,你如今是朕的寶貝,不管做什么朕都不會怪罪你。誰叫你腹中有個孩子呢?!?/br> 乾隆笑著搖頭,伸手在魏憐兒的小腹上摸了摸。 孩子如今已經有了四個多月,然魏憐兒小腹卻依舊平坦,瞧不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