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書迷正在閱讀:旁人栽樹我乘涼、薔薇花與愛麗絲(1v1.高H)、錦鯉一穿,劇本歪著走、四十歲的幸福生活、嬌侍、清穿之憐奴兒[令妃]、替身才是白月光、太子妃求生指南、離開薄情王爺后[重生]、穿成未來反派的后娘
“我就是想問問這一年的束脩要多少?!标惗?粗Y秀才那么親和就直接將心里所想的事說了出來。 “???”蔣秀才是沒想到這一點,他收弟子就沒打算收錢,不過他真要是說出一文錢都不要就太奇怪了,就算是親傳弟子,在弟子家中能撐得下去的情況下也不會免了束脩的,蔣秀才是不缺這些錢只是說出去只會讓陳二牛名聲變差,他可是出了名的愛錢,這不要錢收個弟子怕是有人會亂想。 蔣秀才到底不是個會把人往好處想的人。 他沉吟了一會說道:“這樣吧,一年八百文?!?/br> 陳大山一聽松了口氣,還好還好,比他和娘子想的少得多。 畢竟人家就兒子這么一個弟子,和那些上私塾的人可不一樣。 “蔣秀才果真是個敞亮人??!我這就放心地將二牛交給你了?!标惔笊胶苁歉吲d,沒想到蔣秀才這般好說話。 “那既然如此我們需要好好說說,這二牛以后是留在我府上學習呢,還是每日來鎮上?”蔣秀才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立馬說道。 陳大山一愣,他可是沒想這個問題。 “要是二牛每日要回家中,這未免也太麻煩了些。我也是為了能更好的教導二牛。我這宅子還算大住下一個二牛不成問題?!笔Y秀才板著一張英俊的臉正經地說。 “也是啊,二牛這跑來跑去也累?!标惔笊揭灿X得蔣秀才說的有道理不過他不能做決定,“這事我得跟他娘說一聲?!彼麚狭藫项^有點擔心蔣秀才嫌棄他懼內。 “這是應該的?!笔Y秀才倒是沒說什么。 “那今日你們回去好好商量商量,這事要你們一家商量,明天跟我說結果?!笔Y秀才其實也有禮物送給陳二牛,他已經找人將那種耬車和木犁做出來了。只是他看著陳大山的樣子好像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這時蔣老頭進來了端來了不少吃食,還有三杯熱茶:“照顧不周了,兩位見諒?!?/br> “正好,陳老兄你同蔣叔說會話,我要問問二牛都學了些什么,就在屏風后頭你不用擔憂?!笔Y秀才見蔣叔來了眼睛一亮。 這正房很大用兩座屏風隔成了三部分,這是待客的地方后面有他平日看書的地方。 “哎呦,我是不是打擾你們了。要不我去院子里等著?!币宦犑沁@種事陳大山就坐不住了,他不用在房間里等去外面就成。 “天冷著呢,出去作甚,你們在屋里坐著就是了?!笔Y秀才沒那么多講究,天還冷著呢去院子里做什么。 “郎主這么說了,您就放心坐著吧,我們郎主這心里敞亮著呢不用避著人?!笔Y老頭知道蔣秀才打定主意誰都勸不住,他趕緊拉住陳大山讓他坐下,蔣老頭拿起一塊rou干往陳大山手里送。 “快吃快吃!” 陳大山架不住蔣老頭這般熱情只好坐下。 蔣秀才拉著陳二牛到了屏風另一邊,他彎腰壓低聲音說:“那兩種東西我做出來了,啥時候你去看看,就在后院呢!” 正準備被檢查學習進度的陳二牛:“……” 師父,真不用這么偷偷摸摸和做賊一樣。 陳二牛竟然有了種自己又收了個幼崽的錯覺。 第75章 差別 不過這畢竟已經是自己的師父了, 陳二牛剛想說話就看到自家師父胳膊肘子里還夾著那個木盒。 自家師父什么時候把木盒一塊拿過來的? 手腳倒是挺快的,他都沒有發現。 陳二牛笑了笑說:“明日我再來的時候師父再帶我去看吧,我爹還在外頭呢, 他不知道我弄那些東西,只當我是做了幾個鐵耙子鐵鋤頭。而且我還打了些鐵質的部件,是那插秧機上的, 今天說好了去拿?!?/br> 他們家中沒什么趁手的農具只有一把鐵鋤頭。 “哦, 等你拿來了就先放到我府上好了?!边@鐵疙瘩到處搬來搬去也是夠累的, 現在蔣秀才完全不知道陳二牛力氣真不小, 就是背著幾十斤的鐵疙瘩每天從長山村到南河鎮也沒什么。 不過這是長者的疼愛陳二牛也不會拒絕。 “那就多謝師父了?!?/br> “行了,既然明日咱們再看那些東西, 現在我就先考考你學到何處了!”蔣秀才說著就小心翼翼地將木盒放到書架上, 順手還抽出了幾本書。 以為不用被choucha, 自己是來說悄悄話的陳二牛:“……”他還真是猜不出師父腦子在想什么。 不過陳二牛正兒八經學過的只有《千字文》而且還是不知其意。都是靠他自己畫句讀和理解。 但是蔣秀才問的不僅僅有《千字文》《三字經》還有《詩經》和《春秋》。 這回可不僅僅是讓他背下來了。 陳二牛知道蔣秀才這是動真格的了, 蔣秀才來來回回地問了許多問題,過了好一會才說:“你很是聰明。一般人學書中文字若無名師好好教學,也不過是識字根本不會理解其中的意思?!?/br> “但你竟然能夠單憑……感覺猜出三四分, 倒不是全部都是對的,你說的很多同現在大儒說的不同, 但猜的有理有據。而你竟是只學了《千字文》?”蔣秀才原來以為陳二牛已經很聰明了,但是沒想到他是這般聰穎。 陳二牛覺得這是小河的功勞。 小河說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本朝之后的國家語文課程中有很多傳世名篇, 學生要學□□年的時間, 從簡單的古文開始難度一步步上升, 同時積攢古文中字詞的意思, 就這樣日積月累之后大部分學生都能讀懂一些沒看過的古文,起碼不會發出這個字到底是和前面的字連在一塊讀,還是和后面那個字湊在一塊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