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我聞漢文與荻生徂徠 p⒅щ.#8559;
書迷正在閱讀:溫情脈脈、至少相差三十歲、人間尤物、偏執反派想獨占我[快穿]、愛卿伴側(1V1 SC)、我收了他媽咪500萬分手費后、霸總他又給自己打針了[女A男O]、侯府寵媳、笑死,根本拯救不了這狗東西好吧、我要你的信息素[女A男O]
漢文學的流行在江戶時代達到巔峰。 自漢字傳到日本,能讀會寫漢文就是貴族和武士的必備修養,寫得好壞是其次。?ò㈠8νìρ.ìn(po18vip.in) 但“能讀會寫漢文”并不意味會說同時代的中國話。 漢文是書面用語,古代日本人接受系統的文言文教育后可以和中國知識分子筆談,但口語交流還是缺少環境和條件。明清白話小說口語過多,不如之乎者也、唐詩宋詞好理解。文中出現的四大名著等風靡江戶的明清小說元素,她們看譯本較多。 荻生徂徠是當時少數會說中國話的日本文人,追求用中文原本的發音朗讀四書五經,而不是用日語訓讀先翻譯再機械式記憶原文。 因會中文,能寫出無雜味的漢文章和詩詞,徂徠具有一定的優越心理,看不起和式漢文,所謂“和臭”。 “和臭”具體是指什么,日本人又怎么學習漢文,這些涉及到日語本身,感興趣的可以和我討論,這里就不多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