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61節
書迷正在閱讀:至尊藥神系統、(綜漫同人)副本大佬是FIVE、枕刀、司少的重生嬌妻、夫君每天都想奪舍我、六零炮灰小肥崽、被甩掉的前男友盯上以后、病美人他為何這樣[重生]、女配系統(劇情)、勾引(出軌向 1V2)
許汀真拿了毛氈給陳老太太蓋上。謝良辰也撥旺了炭火,她許久沒有聽到外祖母這么大的呼嚕聲了。 這是因為到了家中,外祖母總算安下了心。 …… 宋家。 宋羨換了衣服就去了宋老太太屋里。 宋啟正聽說宋羨今日能到鎮州,也早早下衙與宋老太太一起等著。 父子兩個見面依舊冷淡,但好在沒有了從前劍拔弩張的氣氛,宋啟正問了問宋羨京中的事,聽著兒子公事般的回應,便坐不下去了,站起身說衙門還有事,就離開了院子。 宋啟正走了,宋羨的神情也溫和下來。 “快來與我說說,”宋老太太笑著道,“謝大老爺如今對你如何?可答應了早些讓良辰嫁過來?” 宋羨坐到宋老太太身邊:“還沒完全應承,但母親若是去提,八九不離十?!?/br> 宋老太太滿意地點頭:“那便好了?!?/br> 宋羨為宋老太太添了熱水,又將從京中帶來的糕點拿過去:“祖母嘗嘗,不是很甜膩,應該對您的胃口?!?/br> 宋老太太看著孫兒的眉眼,只覺得孫兒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前女兒雖然也回來瞧她,卻總是匆匆來匆匆去,哪里像現在坐得這般安穩。 “明日祖母就去陳家村,”宋老太太道,“早點將婚期給你定下來,你也好安心,若是不行我就在陳家村多住些日子?!?/br> 第四百零二章 他的路 宋羨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都與宋老太太說了一遍,還沒有走的意思。 宋老太太終于忍不?。骸斑€有什么想要祖母幫你去做的?” 宋羨望著老祖母,前世時祖母突然重病過世,應該與榮氏有關,可惜那會兒他沒有留意家中,祖母被害還蒙在鼓里。 現在想想委實愧對祖母。 “祖母,”宋羨道,“這些年讓人為孫兒cao心了,孫兒做得不好,沒少惹您生氣?!?/br> 突然聽到孫兒說這些,宋老太太不禁鼻子一酸,卻露出慈祥的笑容:“胡說些什么,都是你父親造的孽,是我沒教好兒子,才讓你……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換做旁人說不得已經走了歪路?!?/br> “從前祖母是覺得你性子太冷了些,不愿意回家,也不喜歡說話,但這不是埋怨你,而是……覺得心疼,眼看著你離這個家越來越遠,當真是放心不下?!?/br> 宋老太太說到這里又是一笑:“還好你是個有福氣的孩子,能遇到良辰,其實祖母早就發現你有些變化,心中高興,卻也不敢問你,生怕一伸手反而弄巧成拙,后來發現你歡喜良辰,祖母就有數了,我孫兒往后應當沒事了?!?/br> “人啊,只要有了歡喜的人,心氣兒就會變得不一樣。尤其良辰這個孩子,剛正又柔軟,心胸開闊,人又仔細,還生了玲瓏心腸,你歡喜她,一顆心也會追著她,決計差不了?!?/br> 宋羨聽著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來。 宋老太太道:“就連我這個老太太去了陳家村,在良辰身邊都會覺得舒坦,那孩子站在那兒,就讓人覺得哪哪兒都敞亮?!?/br> “后來知曉她是廣陽王的后人,我就明白為何廣陽王過世那么久,還時時有人念著他的好,可惜啊……人心叵測,有些人嫉賢妒能,不想著如何變好,只想著將人拖拽下來,你以后定要好好護著良辰?!?/br> “她好,你便也好了,祖母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安心?!?/br> 宋羨應聲。 宋老太太看著宋羨:“不早了,你一路奔波,也該好好歇歇?!?/br> 宋羨道:“孫兒侍奉您梳洗?!?/br> 宋羨說著吩咐管事打熱水來,管事哪里用得著宋羨插手,但宋羨在旁邊端水送巾子已經讓宋老太太說不出的高興。 能讓孫兒陪著這么久,她當真知足了。 “祖母?!?/br> 等到宋老太太躺下,宋羨坐在床邊的錦杌上:“將來我們成親之后,您搬去與我們住吧!” 宋老太太笑著頷首:“好,祖母定要常去你那里?!?/br> 宋羨起身離開之后,宋老太太沒有半點睡意,將管事mama叫過來說話:“羨哥兒現在的愈發像他小時候了?!?/br> 管事mama道:“是啊,奴婢記得大爺幼時,人才不大一點,就非要親手端水給您洗腳,在旁邊陪著您說話,等您睡下了他才離開,剛剛大爺這般模樣,奴婢一晃神就仿佛回到了從前?!?/br> 宋老太太道:“從前我還以為等不到這一天了呢,我的羨哥兒終于回來了?!?/br> 宋羨回到房中,卻怎么也睡不著。 在京城時他總賴在謝家宅子,回鎮州的路上也是同宿一處客棧、驛館,好久沒有離良辰這么遠了。 頗有些不習慣。 不知她在做些什么?有沒有歇下? 宋羨起身站在窗前推開了窗戶,在客棧時,他總會推開窗子看她的屋子里有沒有滅了燈。 明知道現在他們不在一處,他卻習慣性地向前眺望著。 不知站了多久,身上的衣衫上染了寒風,他這才將窗子合起來,腦海中卻依舊是她的一顰一笑。 自幼喪母,父子離心,他曾覺得自己不該出生在這世上,無論在宋家還是在哪里都是個多余之人。 可就在他面臨生死的那一刻,遇見了她。 即便不小心錯過了,老天又給他一次機會,讓他重新來過。 那些他丟失的,一點一點全都還給了他。 他關切的人,他的家。 他恨不得筑起高墻,將他們護在其中,不讓他們再經受任何的傷害。 雖然沒有那么堅不可摧的高墻,但還有他自己。 這就是他的路。 宋羨吩咐常安:“去歇息吧,明日寅時末出府巡營?!?/br> …… 謝良辰將新紡車圖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這才準備吹燈去歇息。 就在低下頭的瞬間,她轉頭看向窗子,趕路時,每當她要歇下,都會看一看宋羨的住處。 每次她將燈熄滅,對面的屋子很快也會陷入黑暗之中,雖然沒有說話,卻知曉他在關切著她。 那種微妙的感覺,讓人莫名的心安。 吹滅了燈,謝良辰站在黑暗中等了一會兒,這才爬上了炕。 以為睡著之前會思量許多,卻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再醒過來的時候,天都大亮了,外面傳來外祖母的聲音:“快走,快走,不要再進我的灶房?!?/br> 謝良辰不去看也知曉發生了什么事,在京中的時候外祖母就說過,若是二嬸回到村子還敢那般用油,就別想再踏入她的灶房。 高氏的聲音果然響起:“大伯娘,您好歹是有誥命的人,不就多放了一點點的油,哪里用得著這樣?我走……我走還不行嗎?您這飯也做不了多久,辰丫頭起來,您也一樣要被攆出去?!?/br> 謝良辰起身穿好衣衫,梳洗干凈之后走出了屋子,看著眼前熟悉的陳家村,她長長地吸了一口氣。 不知為何,總覺得家中的氣息都是香甜的。 今天早些吃了飯,她還要與二舅、四舅他們商議去八州的事。 宋羨回到代州之后,就會忙碌榷場之事,遼人的羊毛、皮子都會經榷場來到代州,在那之前紡車要準備好,還要教會民眾如何做線穗和毛氈。 吃過了飯,眾人聚在了熟藥所旁的屋子里。 陳詠勝先道:“現在京中線穗、毛氈都賣的好,但往后這些東西要如何賣?我們都去八州幫忙,鎮州還做不做這些了?” 陳詠義也跟著頷首:“我們去八州做紡車,我一個人是做不來,定要帶不少人手……我們陳家村倒是好說,工錢要如何給其他人結也要有個主意?!?/br> 第四百零三章 源頭 陳老太太將目光落在屋子里的幾只箱子上,箱子里都是他們從京中拿回的銀錢,其中大部分都是賣粉蠟紙和毛氈的銀子。 “不是要用銀錢嗎?”陳老太太道,“我們不是帶了回來?” 高氏驚訝地看著陳老太太。 陳老太太道:“看什么?我們陳家村的銀錢可以先留一部分在村中,但是決不能欠外面的銀錢,尤其是那些孩子還得跟著詠義一起去那么遠的地方,長途跋涉的,家中人難免擔憂,再不給足了銀錢,豈非成了欺壓人家?” “咱們陳家村是最早賣藥材的,還受了朝廷幾次上次,無論怎么樣也比外面的人日子好過些,”陳老太太道,“為了長久之計就只能先委屈大家了?!?/br> 這次進京皇上、皇后的賞賜不少,但這些東西大多只能供著不能變賣,換不出銀錢,眼下肯定要動一些村中的銀錢。 不過自從賣藥開始就一直如此,有了銀錢再發下去,從來沒有虧過大家。 陳詠勝道:“我與良辰算了算,各家各戶的銀錢還是照給,動用的就是每次留在村中的那部分,雖說肯定不夠用,但可以緩著來辦?!?/br> 謝良辰點頭:“如今宋羨戍守的是代州、嵐州、忻州和隆州,代州、忻州有張老將軍幫忙,這兩州的村民我們也熟悉,就先從代州和忻州開始,不用做太多織機,離春耕還有一段時間,足夠我們籌備的了?!?/br> 說完這些,謝良辰接著道:“做織機的時候也要說好,做織機也要算工錢,我們還要有人過去教做線穗,都是要算銀錢的,但這銀錢不是現在拿,而是等到賺了錢之后再給?!?/br> 謝良辰也是為長久打算,所有事都要說的清清楚楚,生意是生意,賑濟是賑濟不一樣,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賬,不至于將來出現分歧。 “往后都是如此,做織機給工錢,教做線穗、毛氈、粉蠟紙都一樣要給工錢,因為不止要用到陳家村的人,鎮州不少村子都有成手的先生,不給銀錢如何請人家過去幫忙?” 陳詠勝道:“是這個道理,若是糊涂著,旁人也會以為我們會從別的地方取利?!?/br> 謝良辰道:“鎮州是最早用大織機的,苗先生教會了不少女眷,往后只要改進織機就從鎮州開始。做新的紡線也從鎮州先試,還有花氈的樣子等等,鎮州做好了再教下去?!?/br> 鄭氏管著織房,聽到這里就明白了:“那現在我們賣的線穗我們不做了?以后就試新織機、紡車,做新樣式的毛氈、花氈?” 謝良辰道:“是這個意思,至少要以做試新織機為主,等到八州需要人手的時候,村子里會用織機的人都要出去幫忙,還能做多少線穗?而且若是不試用新織機,做新樣式,陳家村的貨物很快就不是最好的了?!?/br> “我們用的大織機,也不是不能仿作,當年林二小姐的事大家還記得吧?我們若是沒有線穗,這生意現在就是林二小姐的了,所以必須要設法做得更好,旁人能仿做我們的貨物,做我們的大紡車,若是我們一直能改進紡車,推陳出新,就可以永遠走在所有人前面?!?/br> 這次春毛線穗賣的不好,他們改做毛氈也是這個道理。 鄭氏道:“怪不得良辰說做紡車要工錢,教做線穗什么的也要工錢,日后我們不做紡線,就要靠這個賺銀錢,那我們不都成了苗先生了?” 謝良辰笑著道:“咱們做的早,自然都是先生,若不然怎么教下去?眼下人手多了就要各司其職,等去了八州,若是有悟性好的,擅長改進器具、用織機的人,我也會讓他們來鎮州?!?/br> 鄭氏還有些不敢相信,她們從什么也不會,到自己試著做毛織物,然后請來苗先生幫忙……現在居然也成了先生?以后都要做先生了?旁人也會像對苗先生那樣對她們? 這還真是從來沒想過,她就是個農婦,能做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