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駿凌游關林,古今心中嘆
按照秦駿的安排,穆少凌與他去了洛陽城東南的關林廟,這里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公首級的地方。也是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并且在千百座關廟中獨稱“林”,是中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筑。由于關羽墓前植有古柏千株,故稱關林。也是許多軍界人士喜歡去憑吊武圣人關公的地方。 秦駿以前單身時,空閑時并不常去酒樓和友人聚會,或到戲院聽戲,而是特別喜歡一個人到“秘籍基地”練槍法,或到關林廟散心,與武圣人關公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傾訴自己對軍政要事的擔憂。 秦駿帶穆少凌到了關林廟門前,望著這座建于明萬歷年間,后又在清乾隆時期加以擴建,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首次到訪的穆少凌被眼前按照宮殿布局嚴謹恢宏的規格修建的廟堂深深吸引了。再看看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大門,中間大門門板上有九九八十一顆金色乳釘,是古代等級制度最高品級的標志。 而最吸引穆少陵的則是大門東西兩邊的八字墻,分別篆寫著“忠義”、“仁勇”4個大字。穆少凌心想這不正是關羽上忠君、下義友、仁愛、勇武的一生描述,想到這里不禁敬佩的多凝望了一會。 “穆兄,怎么不走了?呵呵,你在想......其實,你又何嘗不是個忠義,仁勇之人呀!你為了國事竟然連自己的終身大事都耽擱了,這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鼻仳E沒有停下腳步,看到穆少凌矗立原地,為動腳步,就轉身對后面的少凌說道。 “誒,也還好,最遲明年不就要成親了嘛,也不算耽誤。反而我覺得自己身處的位置,權利所限,并沒有給國家解決更多問題呀?!蹦律倭柘氲阶约涸谲娭须m然有一定威望,但是畢竟比起來還算年輕,官階上無法與吳佩孚的心腹,那些激進的尚武派相比,所以提的建議并不被重視。很多想發無人傾聽,執行就更難了。 秦駿聽他如此說,只是輕嘆了一口氣,沒再多問,帶著他進了大門。進了大門在內院里第一個遇到的就是儀門,“有儀可象”之意,是當時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的場所。原為明代關帝廟大門,清代改稱儀門。儀門門額上的“威揚六合”匾,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筆,十分珍貴。 “少凌,這個牌匾當然要看,你也別忘了看看兩邊呀,瞧,這個儀門東西次間與盡間的五花隔墻上,各鑲嵌著刻石一方??蓜e小看了,這東側的刻石可是宋代抗金名將岳飛所畫的“關圣帝君像”。 再跟我看這西側的“關帝詩竹”,這可是關羽親手所繪。這幅竹畫的全部竹葉點綴成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樣樣都是珍寶呀!走,往里好有更多珍貴的呢?!鼻仳E看了看身旁正仔細端詳石刻上畫作的穆少凌笑了笑,催促道。 果然進入第二個院子,眼前景致更加獨特,迎面就是一條聯通儀門到大殿的石獅御道。長35米、寬4米的甬道兩邊石欄,共有36根望柱,104個石獅。這條氣勢威武的石獅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時的專用步道,百獅百態的雕刻工藝,惟妙惟肖的展現了石獅的靈動,鮮活形象。 “秦駿,你看這些御道的甬柱、欄板上面為何雕刻了那么多銅錢紋飾?”穆少凌盯著甬道兩旁的柱欄不解的問道。 “哈哈,這個好說,因為這甬道兩旁的柱欄多為信眾捐款修建的,為的是祈愿他們的生意興隆、能夠財源廣進。所以上面多雕刻銅錢紋飾,寓意四方來財,因此,這條甬道也被百姓稱為‘生財之道’?!鼻仳E被穆少凌一臉嚴肅皺眉琢磨那些雕飾意圖的樣子逗了了,趕忙解釋道。 兩人繼續前行到了大殿,大殿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雖然年代久遠,但是依然精美絕倫。穿過大殿就是二殿,又叫財神殿,殿門上懸掛的則是光緒皇帝手書的“光昭日月”匾,內塑關公武財神像,關平、周倉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財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 隨后來到的五虎殿,則是財神殿西側的配殿,因是供奉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的殿宇,故得名五虎。而東側配殿則是娘娘殿,是百姓祈求祛病送子的地方。 再往后走就是三殿又稱春秋殿。最后便是關冢,是關羽靈首埋葬之處,始于漢末,如今綠草如蓋,高峻出塵,雖朝代更迭,而元冢依然。冢正面南墻有康熙年間所建石墓門,門額上題“鐘靈處”,墓門對聯則是:“神游上苑乘仙鶴,骨在天中隱睡龍”。 “啊......想不到一代英勇善戰,忠肝義膽的武圣,曾經在戰長上的喧囂廝殺都已褪去,能安睡在這翠柏相迎,蔥蘢回合的幽靜之所,這也不失為一種后人對他的回報敬仰,他在天之靈也可以瞑目了?!?/br> 穆少凌除了國民黨并不真正信奉什么,但是對于一個履歷戰功,有著武圣稱號的絕世大將最后還是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心中惋惜之余,看到這關冢周圍僻靜清靈的環境,又有些欣慰。 “是呀!畢竟是連曹cao這一代梟雄都敬仰的戰神武圣,是得有一處上佳的安藏地。你不知道,每當急風大雨突然停止,天空立刻晴朗之時,這里是云氣繚繞,如絲縷煙霧般,裊裊纏繞,圍繞著關冢悠悠流走,景象之奇幻,玄美,令人驚奇不已,贊不絕口呀?!?/br> 秦駿聽完穆少凌的話也跟著感慨道。想到這里的美景,那雨后初晴關冢周圍如仙境般的景象令他一邊回憶一邊連連稱贊。 最后看完這里的石坊和八角亭,他們在廟外不遠處的小店吃了碗地地道道的漿面條。這道穆少凌在上海無法吃到的洛陽當地特色小吃,剛端上來,就讓以前在洛陽時喜好這口美食的穆少凌立刻拿起了筷子。 酸酸的漿水,柔軟入味的面條配著芹菜,椒葉,藿香,綠大豆,上面澆上幾滴濃香紅艷的辣椒油,色味俱佳。穆少凌胃口大開,竟然也放棄以前克制守禮的樣子,呲溜呲溜的大口吸溜起碗中的面條來,連吃了兩碗,還要再稱盛,看得身旁的秦駿滿意的不住微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