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獲全勝
這晚,風馳電掣,烏云幕布,不知道是給敵人防守做準備還是為狄榮的進攻做阻撓。這晚,不算天時地利人和,但有貌似又是天時地利人和。 洛將軍整裝待發,璃曈隨黎栩前來送行,這時的洛將軍身披一副鐵葉攢成盔甲,腰系一條金獸面束帶,前后兩面青銅護心鏡,上籠著一領緋紅團花袍,上面垂兩條綠絨領帶,下穿一支斜皮氣跨靴。璃曈看著穿上盔甲的洛將軍,不禁想起了自己前不久還在戰場殺敵,那種豪情壯志的氣勢,一點不落于今日的洛將軍。 璃曈看的眼神有點恍惚,為自己感到不甘心,恩將仇報的蘅云皇帝把璃曈弄成這副鬼樣子,簡直就是傷心病狂,自私,不愛才反而得不到的會狠心毀掉,這君王的大氣,在他身上簡直一點看不出來。 黎栩大概是看出來璃曈的憂愁,用手輕輕地拍著璃曈的肩膀,仿佛是在說,有我在,沒關系。 黎栩這個癡情男真的讓人無法言語的拒絕,璃曈沒有任何的拒絕的理由。 這時,洛將軍已經令下屬召集所有的士兵,大概有五千人左右,將士們已經在門廳前等候多時,就等將軍的一聲令下,將士們戰斗力十足,對今日的戰事很有信心。 天空的雨已經不下了,天氣轉晴,此時在帳篷的黎栩和璃曈還有洛將軍相視而笑,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現在計劃可以如期實施,帳篷外的將士們高聲呼喊著,仿佛看到了希望。 老天估計是眷戀用心的人,天氣果真轉晴。 出發! 五千人馬兵分兩路,一個正方進攻,一方從敵后方入侵。這計劃雖然很冒險,但是絕對的可以借助險而峻的地形獲得勝利,抱著必勝的信心,全部人奮勇直上。 土地有點潮濕,馬兒跑的并不快,而且根據地形,駿馬不能很好的發揮它們的作用,于是,就徒步前進。 太陽初升,大霧尚未消散,沉寂數日的趙軍出動了。 中央步軍十萬,兩翼騎兵各是五萬,總共二十萬紅色胡服大軍,便如秋色中的楓林,火紅火紅。 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營壘的大軍隨之出動,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陣勢仿佛與敵方大體相同。這是兩支實力堪堪抗衡卻是風格迥異的大軍:且不說洛將軍持闊身長劍,敵方將軍則彎月戰刀,兩翼騎兵更是不同。 驟然之間,梁軍鼓聲號角大作,狄榮國旗在風中獵獵招展。兩翼騎兵率先出動,中軍兵士則跨著整齊步伐,山岳城墻班向前推進,每跨三步大喊“殺”,竟是從容不迫地隆隆進逼。 與此同時,群均凄厲的牛角號聲震山谷,兩翼騎兵呼嘯迎擊,重甲步兵亦是無可阻擋地傲慢闊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來。 終于兩大軍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響徹山谷,又如萬頃怒濤撲擊群山。長劍與彎刀鏗鏘飛舞,長矛與投槍呼嘯飛掠,密集箭雨如蝗蟲過境鋪天蓋地,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顫抖! 這是兩支戰國最為強大的鐵軍,都曾擁有常勝不敗的煌煌戰績,都是有著慷慨赴死的猛士膽識。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彌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敵城,熊烈戰火升起的濃煙,滾滾著彌漫了整座城池。那風中獵獵招展的‘狄’字狄榮國旗,已然殘破襤褸,似乎頃刻間就會墜落。城樓之上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卻無人向前清理,nongnong的血腥味與汗氣味相互夾雜著,充斥在空氣中,刺鼻難聞。 戰爭,卻依然持續。 嘹亮的嘶喊慘叫,動人心弦。城下軍兵士健碩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們口中,發出了震動天地的喊聲。這種喊聲,互相傳染,互相激勵,消褪了心中許多莫名的恐懼??罩屑缚耧w,拖著長聲的箭雨如蝗蟲過境般紛紛劃破晴空,只見不斷地兵士中箭倒地。那敵軍兵剛登上城墻,即刻被數名川兵蜂擁持刃迎上,寡難敵眾。 “洛老子,滾下去!” “……”凄厲的嘶喊,瘋狂的殺戮,熾熱的烽火,使得兩軍兵士欲加地憤怒,戰爭越來激烈。 這次敵城戰役,也似乎成了狄軍侵入的最艱難之戰。 殘陽如血,落日的余暉傾灑在了城樓之上。 此時,狄榮國的第二路軍隊已經就位,就差洛將軍的一縷炮煙示意可以進攻敵方糧草,眾將士在等候命令。 這招釜底抽薪用的好,秒。 帶領燒糧草的將士,眼睛死死地盯著對方糧草,抓準時機,爭取一次成功,天漸漸變得昏暗,前方的軍隊已經把不少敵軍都吸引過去了,此時,是燒毀糧草的絕佳機會,機不可失,于是乎,眾人潛入敵營后勤部,點燃糧草,因為把守的士兵不多,所以巡視上也不會很仔細。 當糧草燒起來的時候,他們沒有發現及時,直到大火熊熊,此時,前方的敵軍意識到中計了,趕緊號令退軍,但是已經晚了,此時的糧草也燒盡,還有狄軍的追趕,士兵們也潰不成軍,軍心動搖,面臨戰敗已經不遠了。如此,不如奮力一搏,拼死也要堅持,等援軍。 就這樣僵持著,洛將軍已經按耐不住,來吧,沖啊。 將士們鼓足士氣,刀光劍影,敵方已經死亡過半。 最后,洛將軍直接砍下敵方將軍的頭顱,一刀軍旗旗桿成半,紅色的軍旗倒下,敵方將士沒有了首領,沒有了軍旗,直接投降。 洛將軍拿著長刀,高舉旗幟,呼叫吶喊,勝利勝利! …… 殘陽倒影血流成的河一般的城墻門下,死將成堆,這就是勝利的代價,勝利的消息很快傳到狄榮國,所有人都為勝利而興奮,此時的官員對璃曈信服了,果真是蘅云過女將,作戰方式就是有效。 所有的官員都在勝利后吹捧璃曈,當然她并不看在眼里,她看慣了這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