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5)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算命成為豪門團寵、白月光能有什么壞心思、正道咸魚茍成萬人迷、來不及說愛你、霸道直A傲嬌O[女A男O]、總有偏執狂盯著我[快穿](GL)、師妹是只撒嬌精、王牌廚神、維多利亞的過客、跟男主假結婚后我翻車了
他發現早上有人來他這小寺上過一炷香,還留下了一些香火錢,可謂是喜出望外。他小心避開夏治的目光,將香火錢收好。 師父,你這廟中只有你自己一人嗎?夏治繼續用懵懂的聲音問道。 靈通,你要知道,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是佛祖教給我們的大任,就算我們身單力薄,也要將它維系下去。這等于是變相的承認了,只是繞來繞去,要把夏治繞暈而已。 夏治也不管這些,他只在意自己最初的訴求:師父,你這么神通,能帶我去看佛光嗎? 和尚笑笑:自然是可以的。 大晏寺廟的寶塔上,擺著許多銅像,這些銅像被陽光一照,會反射出金色的光芒,籠罩在寶塔上,這就是人們最為常見的佛光。 因著天氣,有些佛光轉瞬即逝,而有些卻能光彩奪目,長久不息。和尚決定對自己剛入門的弟子好一些,要帶他去看光彩奪目的佛光。 但天下之大,選擇甚多,他們具體要去哪一處呢?于是和尚問:那你要去看哪處的佛光呢? 夏治滿心雀躍地道:想去看清泉寺的! 和尚看了看天氣,又伸出手指算了算,最后道:可以,但是時間有些緊了,我們需要即刻出發。 好,那我們馬上就出發。夏治高興了,他不僅能看到佛光,還能回家尋爹娘。 走! 正當夏治以為他們要踏上歸途之時,和尚卻將他帶到了熱鬧的大街上,擠入了擁擠的人潮。 師父,現在要做什么? 還要化緣啊,不然路上吃什么?和尚一本正經道。 弟子明白了。夏治自然不懂得如何化緣,只是跟在和尚的背后,學著他的姿態對來往的人施禮??梢粋€時辰都過去了,他們收獲寥寥。 這樣下去不行,和尚又望了眼天色,有些擔憂,他們必須在未時中出城門,這樣才能趕得及看清泉寺的佛光。 于是和尚牙一咬,決定去大戶人家那里碰碰運氣。于是他帶著夏治來到了信王府門口。 阿彌陀佛!請施主施舍貧僧兩碗飯吃,不要錢,只要吃的,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我們這里沒有飯,請你走吧!信王府的門衛很不耐煩地趕和尚走。 夏治盯了信王府的牌匾好幾眼,跟在和尚身側,不出聲。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與佛有緣,施舍貧僧兩碗飯吃吧,兩把米也行。 你快走吧,我的耐心有限,你這細胳膊細腿的,挨不了我幾拳,別逼我動手。門衛提著把刀,雙手抱在胸前,很不耐煩地在門前踱步。這個和尚他們遇過許多回了,他們越是心軟,他越是會得寸進尺,還不依不饒,他們早已生厭、生煩了。 若不是信王爺有令,不得對僧人太過無禮,不然他們早就動手了! 和尚也知如何與他們磨,不緊不慢地在信王府門前耗著。 信王府內,信王正坐在大廳里喝著茶,旁側坐著他剛提拔上來的心腹大將劉旻。 劉旻道:聽說今日季王夫婦食不下咽,早上出去回來之后連房門都不出了,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那幾具尸體的功勞?卑職記得有一個小孩的樣貌身材與這畫像上的世子極為相像,應當夠她們消化好幾日的了。 信王手里拿著一張夏治的畫像,盯著畫像瞇著眼看,聽罷,朗聲大笑起來:誒,風水也該輪流轉了,季王夫婦一直都過得太舒適了,這次要讓他們好好的嘗一嘗苦頭。 王爺的計策實在是高明,可卑職遇上了頭疼之事劉旻忽然面露難色。 你說來本王聽聽。 王爺先前讓卑職去尋找無父無母的孤兒,來魚目混珠,可信州城的三四歲的孤兒都被卑職找遍了,連那些剛死不久的死尸也找了個遍,合適已所剩無幾,現在怕是這魚目混珠之計不好實施了其實要實施也是不難,但那么做要冒著更大的風險,劉旻要的是信王的一句保障的話而已。 信王倒是很干脆:若是沒處找孤兒了,就去找有父母的,你親自去看,若是合適的,就花錢把他買下來。若是他們不同意,就算耍些手段也無妨言下之意就是讓劉旻敞開手去干吧,上頭他會兜著的。只要是能讓季王痛苦,他可以花上一些代價。 那卑職現在不頭疼了。劉旻對著信王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走吧,我們去李老頭那兒坐坐。昨夜李硯說,夏治那小子還有可能隨著車馬來到了信州,本王倒是覺得可能性很小,如果真是這樣,季王早都坐不住了,她一定會來信州走一趟的。但那老頭很堅持,說也說不動,我們去他那兒聽聽他的分析。 多聽聽也是無妨,王爺請! 走! 二人離開了大廳,徑直朝著府門走去。還未到府門,二人便聽到了大門處的喧鬧。聲音最為洪亮的,是信王府的門衛,他早已被和尚氣得火冒三丈。這和尚就像一塊狗皮膏一樣黏上了他,怎么甩都甩不掉,你說氣不氣人? 施主,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來就是惡的。貧僧相信施主心地善良,以慈悲為懷,斷不吝于施舍貧僧兩碗飯吃。 你要再敢在我耳邊念叨一句,我這把刀就會把你劈成兩半。門衛氣得是面紅脖子粗。旁邊的其他守衛都在勸他:大哥算了吧,拿把米打發得了,何必跟他在這念經呢?他們也被這和尚吵得頭疼。 夏治仍是緊緊地跟在和尚的身旁,沒有出聲。 可我就是氣不過!門衛扭頭惡狠狠地盯著和尚。 就在這時,信王從門外大步跨了出來,一眼就看到了門口一大一小的兩個和尚,可憐兮兮杵在那兒,卑微地化著緣。 信王一開始也不信佛,后來他覺得他自己的運氣實在是太差,有必要對上蒼虔誠一點,于是開始燒香拜佛,不斷地進貢香火錢。 今日他心情好,壓根不會去趕這兩個和尚,反倒是呵斥門衛道:大度點,本王平常是這么交代你們的嗎?快給兩位大師拿些吃的來。 門衛卑躬屈膝道:是,王爺。 當他走到門外的時候,已經與夏治打了個照面。他的目光在夏治臉上停留了一會兒便移走,那眼神就像看陌生人一眼稀松平常,根本就沒有發現什么。 走了兩步他想到了什么又扭頭,從身上掏出一個錢袋來,遞給劉旻:拿些銀兩給他們,就算是我進貢的香火錢了。這幾日一直忙于對付季王,他都沒有去寺廟燒香拜佛。 是。劉旻最喜歡被信王呼來喚去的,拿著錢袋就朝著一大一小跑去。從里頭抓出一把,往兩個人的手心里各放了一些。 王爺進貢的香火錢,收好了,回去要為王爺多進貢些香火。 阿彌陀佛,,一定一定。 小師父也拿好了,不要掉了。劉旻笑著同夏治道。 阿彌陀佛,多謝施主。夏治開口學著和尚的模樣謝道。 布施完,劉旻便回到了信王身邊,與他一同朝著李硯家走去。想起那小和尚的模樣,劉旻打著趣同信王道:王爺,我看那小和尚也是三四歲的模樣,要不要弄來給季王送去? 信王拍著劉旻的腦袋,對著他冷嘲熱諷道:你找也要找個像的,那小和尚連頭發都沒有,怎么糊弄季王? 劉旻捂著腦袋,賤笑道:卑職是玩笑之語,王爺切莫當真,切莫當真。 作者有話要說:夏治扭頭,像看著倆傻子一樣看著他們... 第139章 欺君之罪 夏治手里捧著一把銀錢,扭頭看著走遠的人,緊繃的小嘴放松了下來。他的這個伯伯,自己可沒少聽娘親及家中下人提起,陰險狡詐得很,他也知道這個伯伯與他的爹爹不對付,所以自己還是離他越遠越好。 和尚倒是很高興,這一趟沒白來,還甚至可以說得上滿載而歸,說不定啊還是托了自己關門弟子的福,所以他現在怎么看夏治怎么喜歡。 現在我們就可以出發了,路上就不用擔心會餓著了。和尚一溜煙地將銀錢及化來了兩袋米收好。 夏治望著他,將手中的銀兩朝前遞了遞:師父,我的這些銀兩也給你吧。他不貪財,只要有飯吃的時候分他一口就好。 和尚卻拒絕道:這是你自己的東西,你自己要收好。和尚出乎意料的涇渭分明。 夏治聞言乖乖地點點頭,將銀錢收進了自己的小包袱里,跟著和尚踏上了去往季州的路。 出城門時,夏治扭頭看了高大的城墻一眼,很久都沒有緩過神來。和尚立在原地,靜靜地等著他。 不舍得這里?他許久才出聲道。 也不是,心里很復雜,我說不出來。夏治蔫蔫的,垂頭喪氣地走著路。 和尚摸摸他光溜溜的小腦袋,溫聲說:若你不想離開信州,我可以帶你去看別的寺廟的佛光。 不行!夏治猛地抬起了腦袋,一定要看到清泉寺的佛光!他的目標十分清晰。 好,那我們可要快些趕路了,不然錯過了就要等明年了。有些天象一年只會出現一次。 那我們趕緊走!夏治拽著和尚的手,迫不及待地上路了。 與此同時,信王與劉旻也已經來到了李硯的家,聽著面前這個年逾七十的老頭分析。 老頭同我們分析分析,夏治那小子怎么可能來信州? 李硯一邊擺弄茶具一邊道:怎么不可能,就在他失蹤的那日,有好幾輛牛車馬車驢車朝著信州駛來,他完全有可能隨著車馬來到信州。 信王的雙眸緊緊盯著李硯的臉,他知道這個老家伙一定查出什么,才會如此斷定:你查出了什么嗎? 恰巧那天我家仆人在西市買東西,看見了一個三四歲年紀的孩子從一輛驢車上鉆了下來。 興許是調皮的小孩在玩鬧。信王否定道,他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怎么會有這么恰巧的事情? 李硯笑著搖搖頭:信王殿下,您太武斷了。他不喜歡信王自以為是的樣子,相比之下,季王就要計勝一籌,明知自己的孩子已經入了虎xue,還能巋然不動,這般細膩的心思不是信王能比的。那一幫人已經將信王的脾性看得透徹了。 隨后我就順藤摸瓜,查到西市一對做面攤夫婦在大街上撿到了一個小孩,還在王二家的鋪子里買了好幾身小孩的衣衫。 什么!信王一驚,從座椅上彈了起來。這老頭所說的不像是假的。 我所知道的就這些了,也是剛剛才得知的,剩下的王爺自己去查吧。年歲擺在哪里,李硯現在是不得不服老了,他折騰不動了,對信王,只能提點這么多,剩下的全靠他自己。 信王現在既有興奮也有懊悔,興奮是因為夏治這小子敢來他的地盤,他就能讓他豎著進來,橫著出去!懊悔是因為自己發現的太晚了,期間會不會發生什么變數? 他巴不得現在他的這些個手下就將夏治逮到自己的面前,任由他處置。 劉旻,走,找那倆夫婦去! 這頭,大娘和老梁發現夏治不見之后,瞬間就慌神了,在自己家的房間里院子里前前后后找了三遍,結果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你是不是說了什么,被他聽出來了?老梁對著大娘痛心疾首道,方才他去買衣服的時候還耀武揚威,現在到手的孩子跑了,他怎能不心痛? 大娘仔細地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言語,覺得沒有什么不妥,催促著老梁道:現在別說這些了,先找去吧! 說罷,二人便出門滿大街找孩子去了。 他們沿著街道仔細找尋,大娘的眼睛如鷹一般掃視了過去,若在這一片街道上沒有發現孩子的蹤影,他們就繼續往前找,不在周遭的店鋪里浪費時間。她知道夏治在信州無依無靠,不可能跑到誰的店鋪里去玩耍和躲藏。 就當他們從街頭找到了巷尾,正要往貧民窟的方向去的時候,一群官兵攔住了他們,帶頭的就是劉旻。 劉旻笑笑地站在他們的面前,讓官兵將這二人的后路完全堵上了。 聽街坊鄰居說,你們在找一個孩子,是不是? 大娘和老梁對視了一眼,然后由大娘開口道:官爺,我們是貓丟了,在找貓呢。那只貓我們養了好幾年,感情很深。 貓?劉旻鄙夷地笑了笑,一大早就去鋪子里買小孩衣衫,還大肆宣揚。最后你不會告訴我是買回來給貓穿的吧? 劉旻的目光轉移到了老梁的身上,老梁被他這鄙夷的聲音嚇得一哆嗦,表情都不自然了。 大娘橫了老梁一眼,心里埋怨著他,誰讓他這么多嘴的! 老梁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劉旻一把將夏治的畫像甩在這兩夫婦的面前,怒聲道:說實話,你們倆帶回去的小孩是不是這個人? 大娘和老梁各自看了畫像一眼,臉上是同樣的驚愕。他們從沒想過,路上偶遇的一個孩子,居然是官府要追緝的人。 這么多官兵將他們團團圍住,他們是不得不識相了,立馬就撲通一聲跪下,就將昨日與今日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他們。 跑了?你們說他跑了?莫不是被你們窩藏了吧? 不敢不敢,官爺,我們在你面前哪里敢撒謊?這孩子確實是跑了呀,就那一轉身的時間,我們倆現在正滿大街的找呢,還沒找到 劉旻趕緊招來一個手下,對他吩咐道:去城門一趟,讓守城門的將城門封了,誰都不許出去。 是。 可不論他們信州城內怎么找,都找不到夏治了,因為他早已經跟著和尚踏上了歸途,更可笑的是,就算他們撞上了,他們也不一定會認出他 夏治這廂的危機暫時解除,可季王那廂卻不容樂觀,她等也不是動也不是,陷入了焦躁的情緒中。 我們太被動了。徐江菡分析道,若夏治被信王捉了去,我們一定會被拿捏的死死的。她們也找到了那輛送夏治去信州的驢車,知道夏治去信州已經成為了一個既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