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書迷正在閱讀:劍仙她不像正派、美人恩、七零換嫁人生、每天都在努力撩那個魔頭、不準悄悄喜歡我、和反派佛子互穿后、娶王妃送皇位[重生](GL)、我靠算命成為豪門團寵、白月光能有什么壞心思、正道咸魚茍成萬人迷
“拖!拖!拖!哪次問你不是這句?”王若嬋奪了領子,掙開他,“我看你壓根沒上過心!” 吳祥被她這一推也惱了,壓低了聲音斥道:“你成日胡鬧個什么勁!你嫌我不上心你!那你呢?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和那昭德宮的德全搞上了!成日發-sao,怎么不浪死你?” 王若嬋不意竟惹惱了他,有些懊悔,想他今時不同往日,有多少宮女上趕著巴結他,而自己還想借著他進那端本宮,且他往后前途不可量,自己不能得罪,忙軟了身兒抹眼淚:“你個沒良心的!你以為我這么著急是為的什么!還不是為了擺脫那德全!且不說他長得肥頭大耳的招人厭,他糟踐女人的手段滿宮誰不知道!我便非要上趕著輕賤自己?你自己也說他是昭德宮的,我哪敢惹,我怕給你招了麻煩,都是自己應付他,本想著忍幾日,等到了端本宮有殿下庇護,他才肯收斂些,咱們倆也相互照應,長長久久的,不想你心里竟這樣看我……我真是……” 吳祥見她哭得梨花帶雨抽抽嗒嗒的,不禁軟了心腸,低聲哄道:“好了好了,我的姑奶奶,是我不對,是我不對還不成,我也是怕你被德全欺辱了去,這才一時著急,可別哭了……” “誰稀罕那個變態,倒是我巴巴地把心捧給你,你倒看不著!” …… 正來尋王若嬋的德全聽到這些話,不禁氣得面色鐵青,渾身發抖。而他哪里能想到無論是他與王若嬋的偶遇也好,此刻的撞破也罷,種種巧合,皆是有意而為,他早已成了懷恩殺掉吳祥的那把刀。 *** 書房內,朱辭遠將賬本放入抽屜內的暗格之中,一把精巧的小鎖輕巧叩上,他將鑰匙插-入平日里所放之處,長寧在一旁卻有些憂心忡忡,“殿下把鑰匙藏這么嚴實,萬一那jian細找不到,咱可就抓不到他了?!?/br> 朱辭遠笑著看了他一眼:“那是jian細要想的事,你這幾日只需盯緊這里便可?!?/br> “殿下放心,奴才必定抓住那個jian細!”長寧信誓旦旦道。他想起許久之前他問殿下要如何抓住jian細,殿下只提點了一句“夜半三更,小心火燭”,他當時不解其意,直到陛下壽宴那日,他被吩咐暗中點燃了奉先殿,這才明白殿下那日的話。只是他隱約覺得,殿下這般大費周折只怕不單單只是為了抓個jian細,其中必有別的安排。 只是光想想可以抓到鄭貴妃的jian細,他就已經很興奮了! *** 夜風將窗紙吹得呼啦作響,夜已到了最濃稠的時刻,此刻這間屋子,半點光亮也無,伸手不見五指。懷恩擁著被子,呆呆的坐在炕上,怎么也睡不著。 想起今晚發生的事,她背一陣陣發冷。她往黑暗里看了一眼,她知道三喜正熟睡在那里,她完全可以趁現在殺死他,就像當年九歲的她殺死那個老太監一樣??墒侨缓竽??當年她僥幸未被發現,可三喜是殿下身邊的近侍,他的死必會嚴查,而且若自己一擊不中,死無葬身之地。 她早該想到的,這幾日自己為何會頻頻做起那個早年的噩夢。三喜沒有將她的事告訴吳祥,或許他也和吳祥有了齟齬,況且卸磨殺驢,這個道理三喜再蠢也明白??墒撬麕退[瞞,還能是圖什么呢? 今夜戌時,他的手從領口揉到她的胸-脯,將她纏束的帶子解開,開始任意游走摸索,是滑-膩的觸感,他湊到她的耳畔低語:“懷恩啊,要多吃飯,長身子的時候呢。懷恩啊,你會聽話啊的是不是?” 一如當年她九歲,那老太監如出一轍的口吻:“小懷恩,要多吃飯,長身子的時候呢。小懷恩,你可要長長久久地陪在爺爺身邊呢?!?/br> 懷恩閉上眼睛,她清晰地感受到內心洶涌的殺意,她死死地握緊了拳頭,當年她九歲,太弱小了,所以需要一年的時間來忍耐。而現在,她十五了,不再是那個只會隱忍的小孩子了。 她今夜從竹林里出來,覺得沒有比現在更糟糕的時刻了。她受人挾制,再次被一個太監侮辱了??墒撬咴诼飞媳阌行√O給她遞消息,王彬要在十三所見她。 她去見王彬,接到了新任務——將賬本偷出后銷毀。又是一個非生即死的局。 懷恩仰起頭來,望著頭頂的那片黑暗。她真的忍不住想,當初自己的決定是對是錯? 如今前有狼后有虎,生機寥寥無幾。再也沒有比現在更糟糕的局面了,她的女子身份被一向厭惡她的三喜知道,三喜以此為要挾要她做他泄-欲的工具,與此同時這個把柄還捏在了不懷好意的臨安王世子手里。而現在,鄭貴妃再次給她了一個一旦被抓到就死無葬身之地的任務。 她真的能挨過這一劫嗎? 作者有話要說: 第25章 周旋 德全將瓦蓋揭開,又拿了把烏木勺舀出些盛在青色細瓷碗中,用小匙攪溫了,這才奉給一旁上藥的鄭貴妃:“陛下待娘娘真是貼心,這一聽說娘娘生了火瘡,便派人送了這雪梨銀耳羹來,還傳話說一會兒便過來?!?/br> 鄭貴妃看了那雪梨羹一眼,見那碗中碎梨銀耳軟糯光澤,亦有清香,覺得尚可入眼,便接了過來。一旁替貴妃上藥的玉茗便收了手,擰緊了藥盒收在一旁。 幾勺入口,貴妃正喝著卻正好牽動了唇上的火瘡,疼的嘖了聲,方才緩和下來的火氣便又涌了上來。德全見形勢不對,忙上前勸:“娘娘可別生伯爺的氣,這官場上的人哪個不貪些?別看那些文臣整日里清高作派,背地里卻比誰都會斂財,要奴才看,便是那些文臣瞧著娘娘不順眼,又無可奈何,便拿伯爺做筏子。再說,這紫禁城里哪年不修修補補,上頭的人趁機留點油水是再尋常不過,怎偏生伯爺趕上了一場大火,倒是巧得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