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書迷正在閱讀:[咒回同人]關于我在夢中成為他們母親這件事、平平無奇戀愛小魔王[綜英美]、神醫丑妃美又颯、[韓娛同人]海鹽制造廠、穿成修真界男配的meimei、[文野同人]好好寫書,不要打架、[咒回+電鋸同人]勇者永不言敗、[綜漫]夏油父母的養娃日常、永巷長秋、成人死亡專區[無限流NP]
“那時,我們還在江南去京城的路上呢,由張大人作保,老管家先付了一部分定金,大頭,還是我們到了京城后再支付的呢?!绷主煊裥σ饕鞯仡┝艘谎弁跷貘P:“算算時間,是我去貴府拜訪不遇之后。唉,貴府的打算若是早些和我說了,親戚一場,怎么的,也要留些銀子下來給府上救救急的!” 王熙鳳心中一沉,頓時就覺著嘴里苦澀起來。朱雀大街、鎏金坊、清河大街,這些地方都是寸土寸金的好所在,在那里置辦鋪子,那要花去多少銀子,她是能算出來的。再加上京城附近的大田莊,林家一下子花去了那么多錢,那賬上留下的現銀只有兩萬多兩,便完全有可能了。 可這事最糟心的地方在哪里?是發生在林黛玉因賈家讓她們姐弟走角門,憤而離開之后。如果當初沒為難她們,她們太太平平地拜見了老太太,未必不會談起此事來。那時,只怕就是另外一種結果了。不說二十萬兩,十萬兩銀子總該能‘借’到吧? 真是后悔??!唉,這都怪太太,你沒事做什么這樣暗搓搓地使壞,要給林家沒臉呢?看,這下,抱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了吧!王熙鳳心中埋怨不迭。 “meimei,難道都花完了么,怎的也不留一些,萬一有什么急需花錢的地方呢?”王熙鳳咽了咽口水,不甘心地問道。 “留了??!”林黛玉嫣然一笑:“兩萬多兩銀子呢,還不夠么?” “我們家比不得府上,家中只有三個主子,自然不用使喚那么多下人。父親做著國子監司業,那是個清貴官職,若是日子過得驕奢yin逸的,反而不妥,只舒適雅致就好。人情往來,也無需太破費??傊?,我們家的日子不講究奢華,花銷不大?!?/br> “在江南和京城置辦的產業,那就譬如養下了金雞一般,能源源不斷地產下金蛋來。田莊上每月送來的糧食、菜蔬瓜果、雞鴨魚rou,我們全家都吃用不盡,年底折變了也是大筆進項,店鋪租出去,那租金就管著平日的花銷。備著些銀子,不過是為了應個急罷了” 哼,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林黛玉在現代看多了超前消費,揮霍無度,最后灰頭土臉地被告上法庭的事跡,對之可生不出同情之心來。 “璉二嫂說的周貴人,她娘家是揚州有名的大鹽商,金銀對她家來說,壓根不算事兒。用銀子來給宮中的女兒撐個面子,對周家的生意和地位也是有利的;吳貴妃,聽說她家在東南省份組了只船隊,專門經營海外的買賣,收益極豐。別人家是不能和她們比的,也不必如此比較?!?/br> 呵呵,別人家能修建豪宅,那是花的自己的銀子,你們攀比得了么! 第170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15 王熙鳳低頭不語,心中被這話說得有些沮喪,她思索了片刻,才嘆息道:“meimei的話也有道理。只是,這關乎著賈家的顏面和名聲,還有娘娘在宮里的地位。若是老國公爺在世時,賈家還興旺得很,也無需顧慮這么多,就算一草一木都不動,誰還敢因此小瞧了賈家了不成?可是如今,唉,就是我不想多事,老太太也不會答應的!” 她又懇切地問道:“meimei,林家真地沒法援手了么,難道銀子全買了產業?” 林黛玉心念一動,她想著點撥賈家一二,如果她們能幡然醒悟,說不得未必會落到原書那般境遇。賈家的男人們就罷了,罪有應得,姑娘們著實是慘了些,林黛玉對她們還是有些同情之意的。 “璉二嫂,其實我方才說的是變賣了江南的產業,換置成了京城的田莊、店鋪。林家祖上幾代積累的資產并不止這些,要遠遠超過?!鳖D時,王熙鳳的眼睛就亮了起來,這些,林黛玉都看在眼中。 “只是,那些都有了去處。林家也是先把那樁心思妥帖完成了后,才敢置田問舍的。不然,就是節衣縮食,砸鍋賣鐵,也要還上那筆賬!”林黛玉又道。 “什么?”王熙鳳吃驚不已:“林家如此豐足,難道也會欠賬么?欠的是什么賬?” “我父親是巡鹽御史,鹽務上有大筆虧空,在離任之前,可不得把這賬目弄得清清爽,欠繳的催繳,沒法追討的只能自己拿私產補上么?總之,父親交到繼任手中的鹽務,是再無積欠的了?!绷主煊駠@息了一聲。 這筆銀子,花去了林家歷年積累下祖產中的大半,林黛玉心中也不是一點不心疼的,但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花了這筆錢,換來了當今的好感,能全身而退,從此太平無事,也就值了。 再退一步想,這錢用于百姓和國家,總比原來被賈家吞了去,修建起奢華的大觀園,迎接勞什子的賢德妃有意義吧?且也沒換來賈家的善待,混得里外不是人! 就看原書中林如海病逝之后,朝廷對他們父女全無撫恤照應,也無友朋援手,就知道林如海身后慘淡,聲名不保。如今林家父女可以認定,當今已經把他劃入自己人行列了,緊繃著的一口氣終于可以松了下來。 “可是,姑父上任之初,鹽務上本就不清,那欠賬也是前任、前前任一起欠下的啊,怎么姑父就一人承擔了下來?” 王熙鳳出生在官宦之家,對朝廷政事也有所了解。兩淮巡鹽御史衙門,除了要上繳給朝廷正常的鹽稅外,還承擔了太上皇的一些私下的開支。比如太上皇六次南巡,都是甄家接的駕,把銀錢花的如流水一般,招待得太上皇十分滿意。但甄家如何能有這般財力,其實不過是把皇家的銀子往皇家身上使罷了。其中,巡鹽衙門也少不得分擔一部分開支。鹽務上的欠賬是怎么產生的,朝廷和太上皇都是心中有數,只著慢慢補上即可。一任巡鹽御史任期滿了后,按照規矩,不應該把那欠賬延交到繼任手中嗎,怎么林姑父就這么犯傻,要自己掏銀子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