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書迷正在閱讀:[咒回同人]關于我在夢中成為他們母親這件事、平平無奇戀愛小魔王[綜英美]、神醫丑妃美又颯、[韓娛同人]海鹽制造廠、穿成修真界男配的meimei、[文野同人]好好寫書,不要打架、[咒回+電鋸同人]勇者永不言敗、[綜漫]夏油父母的養娃日常、永巷長秋、成人死亡專區[無限流NP]
賈家越發衰敗了,連她的補藥都難及時供給。為了挽救經濟的窘迫,探春還進行了改革,但大勢之下,也是于事無補?;蛟S就因此,外祖母最后同意了二太太提出的意見,決定讓寶玉娶了寶釵,還讓人瞞著自己。 從一個傻丫鬟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后,她如雷轟頂,整個世界都崩潰了。父母雙亡,淪為孤女,現在連外祖母和寶玉都拋棄了她。她心中冰寒絕望無比,她知道自己再沒有出路了。 嫁不了寶玉,嫁妝卻已被賈家挪用光了。賈家會如何安置她呢?她們是不會給她選個好人家的,否則夫家得力,幫著她追討嫁妝,該如何是好?不,其實她也許配不了什么好人家了,除了自己完全沒有依仗背景外,她與寶玉一直相處親密,沒有避諱,這樣的名聲怕早就傳出去了,哪個要論親的人家會不膈應? 要么就胡亂許配給一個不堪的男人,遠遠地打發出去,生死不顧,就像迎春jiejie那么悲慘;要么,就被榨取最后一點價值,把她送去給權貴們為妾,淪為貴人的卑賤玩物。 哪一條都是死路,絕路!她骨子里的清高孤傲,讓她下定了決心:質本潔來還潔去,絕不茍且偷生!她肆意地糟踐自己的身體,很快本不康健的她,就香消玉散。在彌留之際,她聽到了遠遠傳來的鼓樂之聲,那是寶玉在迎娶寶釵。她離世的這天,也正是寶玉的大喜之日! 她死得凄涼,但寶釵jiejie卻是活得煎熬。寶釵jiejie和寶玉成婚后不久,賈家就被抄家問罪了。大廈傾覆,寶玉卻在家中男丁問罪,婦孺無依無靠時,看破紅塵,出家為僧,遠遠離開,從此再不見音訊。寶jiejie獨自艱難地撫養著遺腹子長大后不久病逝,一生寂寥苦澀。 迎春jiejie被丈夫虐待致死;探春meimei替代南安郡王女兒和親遠嫁,再不能與家人相見,生死不知;惜春meimei出家為尼,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林黛玉緩緩道來,薛寶釵凝神聽來,只覺驚心動魄,雙手滿是汗水。心中卻無來由地覺得那好像是真地發生過的事一般?;蛟S,她們的命運本來就是如此?花開花落,一瞬繁華!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 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林明安!在林黛玉的夢中,并沒有他這個人的存在,林黛玉壓根沒有出繼的兄長!而在現實的世界中,林明安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薛寶釵渾身都輕顫起來,她忽然上前,緊緊地牽起林黛玉的手,兩兩相望。這一刻,她們兩人心中都又冷又熱,感觸萬千,五分慶幸,五分悲涼。兩人從未有如此那般心意相通,相憐相知過。 后來,薛寶釵與林黛玉分別在寺廟里為林明安供奉了長明燈,一生為他祈福不止。 林明安,是大慶朝極傳奇的人物。少年身世坎坷,青年得志,得中進士后,就一直被永嘉帝信任重用。因功績被冊封為侯爵,官至工部侍郎。林明安信奉道家,極擅長格物之術,一生發明創造無數,很多產業因此受益,甚至是因他的發明而創立起來。 他與皇弟忠順親王相交甚篤,兩人合作,先后引入了西洋的高產作物紅薯、土豆和與玉米,產量高出米麥數倍,貧瘠之地也可種植。永嘉十六年大旱,米麥絕收,農人們依靠紅薯等作物度過荒年,得以活命。永嘉帝和其子德和帝念其功勞,數次欲加封其爵位和官職,均婉辭不受,只專心于研究院之職,可見其為人謹慎清醒。晚年,以年高致仕,漫游天下,以山水自娛,留下近百篇游記,描繪極為詳細動人。 林明安利國利民,功在千秋,也頗擅經營之道,林家因此巨富。其妹郡王妃林怡安,也效法其兄,創辦多項產業,在皇家女眷中獨樹一幟,推崇者和非議者間或有之。 林明安年歲高時,回到姑蘇故土定居。后無疾而終,與其父母葬于一處,終年八十七歲。死訊傳出,天下人為之哀悼,德和帝特地罷朝三日,追封其為‘安國公’,子孫可承襲五代。林明安教子有方,林家在其身后,成為大慶朝一顯赫清貴世家,歷久不衰。即使在大慶朝衰敗之后,林家也因林明安之故,受到新朝尊重照顧。 林明安一生培養了無數格物人才,大慶朝的科學技術因他而突飛猛進,國勢強盛,因與外國的貿易興旺,開始了遠洋航海的嘗試。因此,后人又尊稱其為現代科學的奠基人,工業革命的先驅! 第100章 出榮國府記1 一條碧清的小河, 在一座巨大的府邸里蜿蜒穿梭。河邊一座倚河而建的六角木亭里,一個瘦小蒼白的小男孩一動不動地趴在亭子里的欄桿上,凝視著面前波光粼粼的河水正出神。他眼中充滿著迷茫和不可置信的神色,細細看去, 還有一絲無助。 “琮哥兒, 琮哥兒!”隨著這呼聲, 一位中年婦人從遠處快步走來。那婦人一身青衣的仆婦打扮, 但那衣服的質地也是絹綢, 頭上插著根金簪, 鬢邊綴著兩朵小小的珠花, 手腕上帶著一只瑩潤的玉鐲, 看起來也頗體面。她走得有些急了,額上冒出細細汗珠。 “琮哥兒,你原來在這里, 嬤嬤到處找你呢。你病剛好,可不能吹風??!這欄桿也不知結不結實,看不小心栽進河里,可就了不得了!”那婦人見到那男孩,連忙上前來, 口中絮絮說道。 “蘇嬤嬤, 不用擔心,我只是在這兒略坐一坐,透透氣兒。老是呆在屋子里,悶得緊!”那男孩皺起眉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