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書迷正在閱讀:[咒回同人]關于我在夢中成為他們母親這件事、平平無奇戀愛小魔王[綜英美]、神醫丑妃美又颯、[韓娛同人]海鹽制造廠、穿成修真界男配的meimei、[文野同人]好好寫書,不要打架、[咒回+電鋸同人]勇者永不言敗、[綜漫]夏油父母的養娃日常、永巷長秋、成人死亡專區[無限流NP]
林清冷笑著不接話,看了一眼林明安面無表情的樣子,又微微一笑,心中暢意。即使你千般算計,奈何安哥兒壓根不愿認你這個‘父親’??!這樣一想,心中冷曬一聲,他悠悠然地喝了一口茶,安穩地坐在座位上,像沒事人一樣,等著看戲。 “多謝族伯了?!绷置靼驳氐溃骸爸皇?,我在蜀地已拜在宋謙宋大儒門下。族叔是學問大家,我先生也是,可彼此的觀念和治學的方法并不同,若是混淆了,反而不利于長進。雖說博采眾長是佳話,但改投師門可是大忌,且小子的學問還沒達到那般高度,還是不要貪求為好。因此,族伯的美意,只有辜負了。至于字,阿爹已經為我取了一個:長樂!” 他看向林如海。露出一個笑容:“知足者長樂的意思。阿爹說,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于心即可!因此,希望我凡事看開,知足常樂,笑口常開!” 林如海被林明安斷然拒絕,臉上一時下不來,緊抿著嘴唇,壓低了聲音對他道:“若是凡事能看開,怎么會對昔日的恩怨念念不忘?豈不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林明安呵呵一笑,緩緩道:“族伯,前幾日,我剛去玄妙觀去看了我家那匹大青驢,在去蜀地前,我把它放在那里養傷的。清和真人把它養得膘肥體壯,只是啊,如今走起路來,后腿還有些兒瘸!” 林明安此言一出,林如海的臉色頓時慘白。周圍人不明所以,暗自納悶,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扯到驢子身上了,安哥兒在說什么呢? 族長嘆了口氣,多年不見,這安哥兒的脾性竟然絲毫未改,對上自己的生父也沒有半點軟和。唉,當年那賈氏的所為,確實是令人發指。而林如海,應該是選擇了維護賈氏,以致安哥兒對他寒了心,怨氣滿腹。只是,同一個宗族,和為貴??! 昨日,林如海專門上門懇求,意態蕭索,頗為凄涼,他也有些不忍心。說起來,如海他也沒做過很失德的事,當年,他也是兩難,大義滅親,問罪和他有情分恩義的嫡妻?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可站在安哥兒的立場上想,他難道不該恨嗎?稚子無辜,卻被生父一再放棄。父慈子孝,為父的沒有慈愛之舉,孩子還會心存濡慕之情嗎? 林如海提出了兩種解決法子。第二個要求,他覺得似還能接受。第一個,他就直接無視了,讓安哥兒認祖歸宗,他都張不開這口,林清能答應?人家是個秀才時都不能同意的,現如今他們父子已經是舉人了,今非昔比!想著林如海給族里的許諾,族長硬著頭皮把林清悄悄拉到一邊,苦口婆心地勸說起來。 “清溪啊,如海知道你和安哥兒情分深厚,安哥兒如今從禮法上就是你的兒子,他也不會不顧人倫,奪人子嗣的。只是,他如今身后無嗣,香火斷絕,也著實可憐。他的意思是,安哥兒日后若生了兒子,選一個過繼給他當孫子如何?你想,安哥兒以后定然是子孫滿堂的,不少一個兒子。如海家中幾世單傳,財產從未分散,這份家業何其可觀?如海他還能長生不老嗎?你家的孫子無非擔了一個名頭,平白得了這樣一份家業,難道不好?這是兩全其美??!你也替安哥兒想想,他日后是要入仕做官的,得一個對生父冷漠無情的名聲,那是好事嗎?再說一句實話,你不要惱,如海的人脈資源,清貴名聲,是你不能給安哥兒的” 林清聽在耳中,縱然滿心不情愿,但他不得不承認,族長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與林如海,也并沒有生死仇恨,所有的警惕和不平,都在于兩人對于安哥兒的歸屬這個問題上的相爭??扇绻虼俗尠哺鐑罕蝗嗽g毀非議,這是他絕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林如海如果只是求一個孫子承繼香火,擔一個名頭,那似乎還能接受!他知道自己的家境,是絕沒有林如海那么殷實的。他猶豫起來,心中天人交戰,不能決定。 林明安在一旁,族長的話,他也聽到了。平心而論,族長并未完全偏向林如海,這話也有為他們著想。他自己不是那種意氣用事的人,很多事情上,他都會冷靜地權衡利弊。拋去感情的因素,族長給出的解決方法,把這當做一場純粹利益上的交易,也是公平合理的,他不算吃虧。有句話不是說: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對錯,只有利益,在某種程度上,這話是真實的。 可惜啊,林明安低頭笑了一笑,這是紅樓世界,他知道這個世界最后的結局。而林如海,他已經時日無多了!所以,這個交易,他不能做! 第32章 林家出繼子32 《紅樓夢》是千古流傳的名著, 它是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批貴族女子的人生百態, 展示的是古代社會,特別是上層社會的世情, 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史詩般的巨著。 作者曹雪芹親身體驗過家族的巨變, 并把這悲喜小說中,人們覺得《紅樓夢》描寫的是他的家史,乾隆卻認為這是納蘭明珠的家史。無論哪種說法, 可見,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這本書很真實, 不是無聊文人的意yin。 既然這樣,書中的人物就有相應的原型。比如,查抄了賈府的皇帝, 就可能映射了勤政節儉, 勵精圖治,對官員嚴厲的雍正。雍正還未登基前,就曾經奉康熙的命令,追討官員的借款,鐵面無私,六親不認。當了皇帝后, 更是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很多官員在他手上罷官抄家,命運悲慘。作為一個人來說,雍正有些刻薄寡恩,很難做好朋友。但他身為皇帝, 卻是合格的,有勇氣,有熱情,有手段,還心存著對百姓的悲憫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