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書迷正在閱讀:[咒回同人]關于我在夢中成為他們母親這件事、平平無奇戀愛小魔王[綜英美]、神醫丑妃美又颯、[韓娛同人]海鹽制造廠、穿成修真界男配的meimei、[文野同人]好好寫書,不要打架、[咒回+電鋸同人]勇者永不言敗、[綜漫]夏油父母的養娃日常、永巷長秋、成人死亡專區[無限流NP]
陳氏雖然待人和善,但多年來把家業照應得妥妥當當的,也是個有決斷、有口齒的伶俐人。憤怒之后,很快平靜下來,冷笑著言道:“那不是春霞族嫂么?‘鳩占鵲巢’!當日你想把二兒子過繼給我家,原來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幸虧,我家老爺不愿,咱們這是逃過了一劫??!” “今日是祭祖大典,你在這里大放厥詞,離間族人,是個什么道理?來來,咱們去祠堂,當著列祖列宗的面,請族長評判,這心思不正,口多言的婦人,依照族規,該如何處罰?” 一時間,兩人聲音越來越高,頗有劍拔弩張之勢。陳氏氣憤之下,真地準備去找族長討個公道。 見事情鬧大,在場的有年紀大,經歷多的,連忙趕著調解,也出聲斥責了那挑事的王春霞。其他人在名聲頗好的陳氏和平日里素喜搬弄口舌,貪占便宜的王春霞兩人中,自然偏向了陳氏。何況,今日之事,完全是王春霞挑事,存心不良。若是讓安哥兒與父母離心,陳氏再不會罷休,必定饒不了王春霞的! 王春霞也知道自己嘴欠闖了禍,怕林清夫婦記恨自家,在族人面前鬧出來。當即眼珠一轉,決定先下手為強,大哭大鬧起來,口口聲聲道陳氏依仗著家中有錢,只拌了兩句嘴,就想著置人于死地,何其狠毒! 西廂房的吵鬧聲驚動了東邊堂屋的男人們,族老們連忙趕來詢問。當著眾人的面,王春霞哭得更加凄慘,反而陳氏因顧念著安哥兒,口中含含混混地,不愿說出原委,其他人看這情形,也不好開口。這樣看去,仿佛王春霞反而占了理。 王春霞丈夫那一枝的族老就開口道:“林清家的,家和萬事興!都是林氏一族的人,要強好勝的可不好!” “族老,哪里是我要她的強?”陳氏氣得臉都白了:“您并不知前因后果,如何就斷定了是我的錯!” “那你為何不開口說明?”那族老哼了一聲:“再說,你族嫂都哭成什么樣了,難道不是她受了委屈?” “族老!”清脆的童音從人群外響起:“我阿娘從不欺人,不信你可以去問問眾人!她不愿說,那一定有她的理由。您為什么不去私下問問旁觀的人,弄明白真相呢?哭的人就是有理的么?難道您沒聽過:先哭的孩子有奶喝,惡人先告狀嗎?” 第12章 林家出繼子12 只見一位稚童從人群后面走出來,徑自來到陳氏面前,拉著她的手,叫了一聲:“阿娘!” 眾人見這小童干凈利落,身形挺直,眼神鎮定。年紀雖小,卻透著一股能鎮住人的淡定大氣,心中暗暗稱奇。 陳氏被林明安的小手緊緊一握,他手上的暖意傳遞到自己掌心,心中忽然就安定下來,微笑著看著林明安,眼神中很是驕傲。 “你這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那族老被林明安問到眼前,怫然不悅,覺得丟了面子:“這是大人的事情!就是要理論,也該找你父親來?!?/br> 林明安轉過身來,郎朗地對著那族老道:“小子的父親名林清,這里不少族人都是認識的。小子名明安,請問您如何稱呼,我年紀幼小,卻是沒有見過您?!?/br> “老夫名澤宇,是族中長老。今日是祭祖大典,你母親與浩波的媳婦吵鬧,實在不成體統。你父親歸家后當好生教導一番。你出言頂撞長輩,念在你是孝順母親的份上,就不計較了。日后當謹言慎行,不要壞了我林家尊上守禮的體統!” 林明安聽著這話,心中冷冷一笑。本來以為那林澤宇不過是想和稀泥,拿著長輩的架子壓人罷了,但他這番話說出來,就實實地激怒了自己。不問青紅皂白,先給母親按上個祭祖時和妯娌爭吵的罪名,再把父親也牽進來。最后,還不放過年幼的自己,給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這話傳揚出去,對自己一家的名聲可是極有害的。 “族老,你若說我的不是便罷了,為何要這般說安哥兒。他這么小的孩子,能受得住你這話么?”陳氏忍不住,高聲道。 林明安輕輕捏了捏陳氏的手,安慰母親稍安勿躁。一雙黑亮的眼睛緊緊盯著林澤宇,指著王春霞道:“澤宇族老,您不認識我阿娘,卻能一口報出她是誰,定然是認識她的,對么?” 林澤宇一頓,后悔自己有些失言:“不錯,我認識,她是我們這一脈你浩波族叔的媳婦?!?/br> “那澤宇長老就偏袒自己的熟人,不問青紅皂白,指責我們母子了?”林明安聲音清脆,語氣冷然。 “你,放肆!”林澤宇勃然大怒:“小小年紀,竟然如此狂?!?/br> 林明安也不理會,見他身邊還立著幾位年齡、衣著氣度和旁人不同的人,料想他們也是族中長老,或者在家族中是有些地位的:“諸位叔伯,請問族規中可有‘小兒就不得說話’這一條?” 那幾位族老們看著這小童毫無懼色,侃侃而言,都生出了好奇之心,想看這孩子究竟如何與林澤宇理論。林澤宇心胸狹隘,心性不正,他們也是不喜的。其中一人笑道:“這倒是沒有,不過,安哥兒,說話卻是要有道理才行!” 林明安深深一揖:“澤宇族老言道我母親與那位嬸嬸爭吵,我不在身邊,不明白究竟是為了何事。但想知道這點不難,當時她們周圍有好多人呢,一問就可知道。若是擔心有人說的話不真有偏頗,那族老們可以分別詢問。這么些人的話語中,總能知道她們爭吵緣由,看看是誰有理,誰受了委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