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異能名太羞恥我說不出口、【機械獸人】永恒生命的二律背反、我在諸天開啟無數金手指、[紅樓同人]紅樓之我本涼薄、[咒回同人]關于我在夢中成為他們母親這件事、平平無奇戀愛小魔王[綜英美]、神醫丑妃美又颯、[韓娛同人]海鹽制造廠、穿成修真界男配的meimei、[文野同人]好好寫書,不要打架
所以逃亡的是永寧帝而非郭汜達他們。 而覃靜州在城外約定的地方沒等多久,薛逸和承諾投靠他的幾位禁軍統領守著女兒顏韻準時到來。 顏韻見到她爹爹滿臉擔憂之色,更是急切道,“爹爹,我在宮里看見小弟了!他不肯跟我來?!?/br> 小兒子顏端在半截跑沒影,覃靜州怎么可能不知道? 顏竣剛才就心急火燎地沖到他身邊,想要討他的示下派人去追回弟弟顏端,被覃靜州拒絕了。 不用問,顏端會回頭必定是去救他的心上人郭貴妃去了。 這個小兒子顏端屬于不撞南墻學不乖的……一般熊的熊孩子。覃靜州感覺讓他這次好生摔個大跟頭,再有郭氏在他身邊,顏端有機會改好,如果還是改不好,就放他自生自滅。 覃靜州笑著安撫女兒,“等會兒就知道了?!?/br> 果不其然,不過半個時辰就有一支斥候模樣的騎兵小隊小心翼翼地接近,覃靜州讓心腹帶人過去接洽,片刻后心腹帶了封信回來。 覃靜州把信交給女兒,讓女兒當眾念出來。信是承恩公寫的,他要求覃靜州用賢妃交換顏端。 覃靜州站起身來,“他居然敢討價還價,看來我還是太過溫柔好說話?!彼恢父睂?,“點上五千精兵,咱們走!” 顏韻攥了攥拳,鼓足勇氣,“爹爹,我能不能……也去看看?” 泠境也接話說:“侯爺大展英姿,我們也不想錯過呢?!?/br> 覃靜州想想也是,教訓完永寧帝和承恩公直接回自家地盤得了,于是利索地翻身上馬,“有道理。那就一起去?!?/br> 第128章 妖妃她爹12 · ? 這封信的確是承恩公寫的, 但意思卻是永寧帝的意思。 就在幾個時辰之前,永寧帝還在乾清宮跟郭貴妃卿卿我我,準備手牽手出席宮宴。 得知郭汜達帶兵逼宮,已然殺進宮門, 一身盛裝的永寧帝簡直難以置信, 旋即嚇得屁滾尿流, 第一個反應就是……逃!他自己一個人在禁軍的保護下逃! 然后他真拔腿就跑。 饒是郭貴妃早就知道永寧帝靠不住, 但丟下她扭頭就跑,還是讓她錯愕了一陣子。 稍微冷靜一點郭貴妃轉念一想, 永寧帝這昏君靠不住,她便宜爹郭汜達一樣指望不上,她得自救! 幸好這樣的時候仍舊有若干心腹愿意聽命于她, 這心腹便帶了她的求救信趁亂出宮找敬文侯小兒子顏端去了。 敬文侯一家子還是很容易找到的,旌旗獵獵,軍容整齊,連郭家軍王家軍都要小心翼翼繞著走的就是。 卻說郭貴妃的心腹順利找上顏端,本來抱著極大希望,哪里想到顏端小少爺不知怎么地犯病了,不肯向敬文侯求助, 而是只帶上他自己的五十親兵,讓這心腹帶路…… 這心腹感覺不太妙,但敬文侯的小兒子可不是誰都敢動了, 他能帶回救兵,對貴妃也算有交代了。 隨后顏端在皇宮西門外和親jiejie碰了面,無論如何不肯跟親jiejie走, 一意孤行非得要靠自己找到郭貴妃。要不是奉命跟在顏端背后的探子告訴顏韻,侯爺想讓小公子受點教訓, 顏韻準把小弟弟打暈卷包帶走。 與jiejie道別后沒多久,顏端便在皇宮北面,原本駐扎禁軍之處找到躲藏在此地的郭貴妃,只是二人來不及訴什么衷腸,就讓匆匆趕來的王皇后給扣下了——此時倒向敬文侯的宮女、內侍、大內侍衛和禁軍早都護著顏韻出了皇宮。 承恩公及時帶著王家軍前來與王皇后匯合,與郭汜達對峙片刻,兩方人馬便達成了默契:承恩公帶人往北面徐徐退去…… 承恩公他們剛剛出城,就見到了等在城外……也就是等勤王之師到來的永寧帝。 永寧帝只見到承恩公,沒見到敬文侯,又聽說敬文侯的小兒子肖想貴妃,而賢妃早早離宮,之前滿腔的驚懼悉數轉為怒火,命內侍“好生拾掇”了顏端一頓,而郭貴妃更是被關進一輛載貨的馬車里。 若不是承恩公和王皇后力勸,永寧帝想不管不顧把顏端打殘。不多時,永寧帝也冷靜了下來,他不想沒法收場,但這口惡氣必須要出。 于是承恩公寫給覃靜州的信才是這個樣子。 當覃靜州帶兵截住永寧帝與承恩公一行數萬人的時候,顏端鼻青臉腫,衣服上也滿是血跡,被兩個壯實的內侍死死摁在永寧帝的車駕之前。 覃靜州橫刀立馬于軍前,看到便宜小兒子這副凄慘的模樣,好懸沒直接笑起來。 泠境也傳音說:“在幾萬人前,讓顏端和郭貴妃一起丟人,我估計他倆會更老實也更踏實一點。有一說一,顏端回頭救人,卻不找你要人,也不要他jiejie幫忙,是打著不成功便和郭貴妃一起死的主意?!?/br> 覃靜州瞇了瞇眼睛,“我也覺得他有一二可取之處?!?/br> 泠境一針見血,“身為男主,顏端沒有自命不凡,女主郭貴妃也難得人間清醒,不怎么搞事?!?/br> 覃靜州單手握刀,輕巧地掄了個刀花,把那半人多高,重逾百斤的長刀往地上一戳,再看向永寧帝,“陛下您真是越來越不乖了。當初你命人刺殺我,我念在你還年輕,不懂事的份兒上懶得計較,如今竟讓你覺得我比郭汜達還好欺負?!?/br> 他聲音不高,語氣不重,但這段話讓跟隨永寧帝的侍衛和禁軍,還有部分王家軍,有不寒而栗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