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欺負我、[綜漫]戰斗派女主才是最強噠、抗戰勁旅:黑神特戰隊、失憶后,追星追到前男友、反派他爹[快穿]、[綜漫]異能名太羞恥我說不出口、【機械獸人】永恒生命的二律背反、我在諸天開啟無數金手指、[紅樓同人]紅樓之我本涼薄、[咒回同人]關于我在夢中成為他們母親這件事
在所有的聲音中,有一個聲音我認為需要加以注意。 在當時的eu這個聲音并沒有被重視,但是現在兩年過去,縱觀全局,我認為這個聲音是有力量和意義的。它就是由白爾特所帶領的最高綱領派。 最高綱領派喊出的口號和其他幾個黨派大同小異。代表的主要是工人階級的利益。號召通過起義奪取政權,強力的從資本家手中接收工業、土地、自然資源和金融機構,并且悉數分給工人。 一切歸于民眾!這是他們最高綱領,也是他們掛在嘴邊的口號。 這種口號不會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被當權者所接受,盡管公民們看到短期的利益,倒是會歡呼相應的。(顯然,我國的公民不可能這么愚蠢) 但是在當時已經混亂不堪的eu,一半出于運氣,一半出于首領白爾特的個人魅力,這個政黨竟然真的漸漸崛起,并且在小規模內被認同了。 我在這里摘錄一小段白爾特公開發表的言論,并且事先聲明這個言論中的立場不代表本人的立場。 【布里塔尼亞人處境極端困難,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解放他們,沒有報紙,沒有集會自由,沒有政黨,而各個階級從上到下,從貴族一直到編號區居民,都對平等思想極端仇視,帝國完全由軍隊和皇帝把控,組織嚴密,這樣的布里塔尼亞沒有反抗的曙光】 實際上他不完全正確,帝國在光輝之夜(一行新加上去的小字:光輝之夜是布里塔尼亞帝國皇帝修奈澤爾登基那天,由帝國公主江戶川結愛組織的大屠殺的美稱)中,數十萬數百萬的布里塔尼亞群眾陷入混亂,竟膽敢涌上街頭公然反抗皇帝陛下和公主殿下。這也都是從eu傳染過去的。 但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混亂的舉止很快就停了下來,并且顯然在公主殿下的威光之下,再也不會有了。 在此之前,我們的老百姓(在這里我要使用這個詞語,來縮短距離感)一向都是馴順的羔羊。若有顯現出利爪和尖牙的時候,也只是在面對帝國的敵人之時。不過在這里無需多加贅述。 皇帝陛下在eu施行的策略我們已經看到了,短短兩年,他就使得eu陷入了混亂之中,并巧妙地,就像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古代英雄巧妙地抓住向他射來的箭矢一樣,陛下也巧妙地抓住了這個時機,要求eu簽訂了一系列有利于我國的條約,并且把我國的板塊又擴大了四分之一。他的功績毋庸置疑。 但是現在,讓我們進入正題,談一談帝國最受尊敬——也應該是整個世界上最受尊敬的那位女士,公主殿下的所作所為吧。 在這份書籍出版之前,想必帝國的公民都已經隱約的從各種渠道聽說了這么一件事——就是我們的公主殿下,她竟然只帶著自己的騎士(原圓桌騎士第三席),沒有任何的親衛隊以及軍隊,就只身開赴eu了。 在這里,我要以隨軍記者的身份肯定這個說法。是的。無論有多讓人不敢置信,這都是正確的。 毫無疑問,公主殿下是布里塔尼亞帝國最耀眼的明珠,她那天賜的智慧讓帝國研究部所有學者都拜倒在地(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想必公主創造的赫爾墨斯之靴已經推行開來了,飛翔的感覺如何?這都是仰賴那位大人的榮光)。 如果這件事在之前公布,我們的公民會陷入憤怒,這憤怒絕不是針對著公主殿下,而是針對著我們布里塔尼亞的所有元帥將軍:為何不派人保護她?為何不把公主殿下的人身安全列為和國運等同的存在? 就算公主殿下由于她那顆年輕的,只屬于天才的充滿熱情的心,抱有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諸如兩個人毀滅eu),我們的軍人不是也應該保持著冷靜的思想,制止...如果那位大人的意志是不可違逆的,那至少偷偷的跟去保障她的安全啊。 “這是叛國!”在我第一次接到了這個情報的時候,類似的憤慨也從我的口中發出,我相信任何一個帝國公民出在我的情況下也會有這種憤慨的。而對我下達命令的官員臉上只是帶著笑容,輕聲對我說“要學會相信力量?!?/br> 他是對的。 沒有拉鋸戰,沒有計謀,沒有策略?;实郾菹掠盟闹侵\讓整個eu陷入混亂,而公主的智慧卻從來不是對人類這種等級的對手使用的東西。 她只象征著毀滅。 那時是早上九點半,天空一片晴朗,公主殿下走過的時候白大褂微微被風揚起(就我所知,現在在禮服外面套白大褂已經成為了整個國家女性的風潮,但她仍然是最美麗的那個),她的表情并沒有特別的興奮或者激動,好像這只是很平常的一天。 在公主殿下的身后,年輕的貴族騎士基諾·拜因貝魯克對我微微點頭,他是一個俊美而開朗,完全符合騎士這個稱號的少年。我便跟了上去。 當時的我并沒有想到,這是如何震撼的一日。 公主殿下飛翔的速度并不很快,實際上她身上和周邊從來沒有鐘表,‘我討厭繁忙’公主殿下是這么說的,這種態度也值得每一個布里塔尼亞公民學習。 她用常人走路的速度出了營地,沿途中的每一個士兵都向她致以最高敬意,下圖附有照片,我認為這張照片可以有力的駁斥那些宣稱公主殿下的行為為國民招致了無盡災難,并且受到‘任何一個有良知的布里塔尼亞公民的痛恨’的陰謀家的論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