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牛頓的棺材板要按不住了
電腦攝像頭比起專門為拍照而安裝的智能手機攝像頭來說,那不管是質量還是效果,都要差一大截! 所以人家用低質量鏡頭都能拍出盛世美顏,自己用美顏濾鏡拍出來也就那樣吧,勉強能看。 時小硯覺得好心塞,陪他剪輯視頻都能悟出“真正的美人根本無所謂鏡頭質量的好壞”的道理。 所以被拍出來不好看,跟工具關系并不大,還是自己的原因多一些:這是多么痛的領悟! “書哥,你現在學了微積分以后再看高中數學題,會覺得超簡單嗎?就像高中生看初中數學提一樣,壓軸大題是不是到了可以隨便做的程度?” “用微積分解一次函數相對是會簡單一些,但壓軸題大多是從求導開始,可以用微積分,但是沒有必要,其實想要做出壓軸大題,還是得多做題,刷夠了經驗才行的。壓軸大題之所以用來壓軸當然是因為它有很大的難度,高中數學也并不是很簡單的……”晏錦書說到此處就看了她一眼說,“你學不好我也能理解?!?/br> 時小硯簡直感動落淚,在她終于擺脫了數學這個噩夢以后,晏錦書也終于承認了錯在數學太難而不在她! 結果晏錦書又慢悠悠地補充了一句:“畢竟公式和定理你都吃不透,談何使用,只有腦子足夠清醒的人才能學好數學?!?/br> “這位先生,請你說話就說話,不要悄悄放冷箭哦,就算我的腦子不清醒,我也聽得懂的,好嗎!”時小硯的白眼都要翻到腳后跟了,她閱讀理解滿分耶,還想暗箭傷她! “是嗎?原來能聽懂???”晏錦書無聲地笑了起來,他可喜歡逗她了,因為她的反應都好好笑。 “你們這些數學學得好的人好有優越感吼……”時小硯也不甘示弱,馬上回敬他,“據說,1669年牛頓在劍橋大學升為數學教授的時候,學校資金緊張,大部分教職工薪水已欠數月。為解決此問題,他潛心研究創立了微積分,將一門名叫《高等數學》的新科目設為全校必修課,規定不及格者來年必須繳費重修直到通過。很快教師們的工資都發下來了!” 晏錦書聞言,直接目瞪口呆,驚訝得視頻都剪不下去了,直勾勾地盯著她。 時小硯知道自己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一臉得意地嘿然道:“數學家的腦子用在賺錢方面確實很清醒,但是,因為他的決定而高數掛科的同學們的怨念也是真的很深呢~” 晏錦書的眉頭都蹙了起來,問她:“這又是你在哪兒看到的奇奇怪怪的八卦?” “學長告訴我的啊~你沒想到吧?歷史的真相竟是如此的殘忍??!”她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純粹當個樂呵,因為她一點都不恨牛頓,畢竟自己又不學《高等數學》,但是能感受到同學們的怨念啦:她要傳達給晏錦書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人愛高數,同樣就有人恨它! “學長?”晏錦書一臉迷茫的表情,“你的大師兄不是體院的嗎?他不學高數,但是不妨礙他八卦高數,是不是?” 他見過那位大師兄的,看著是個硬漢,實際上如此長舌嗎? “我沒有告訴你最近認識了一位學長嗎?”時小硯輕快地說,“是在我們學校迎新會的時候,那天好巧,他就坐在我旁邊看節目,然后主動跟我打招呼,我們就很自然地說上話了,他還蠻有趣的,程博譽學長?!?/br> 晏錦書聽她介紹學長的同時,已經在網上完成了搜索。 關于牛頓為了解決劍橋教職工工資問題而研究創立了微積分,并且設立《高等數學》作為必修課的段子,最早是在各個高校的貼吧里出現的。 這個段子之所以能廣為流傳,甚至還透露著幾分真實性,主要是因為1669年牛頓確實被授予了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但是,除此之外的所有信息都是不對的。 晏錦書確實沒有時小硯看的書多,但是數學相關的書籍,他敢肯定,絕對比她看得多得多,因為她根本就不會看! 所以要證明這只是個段子,他真的是信手拈來:“事實上,牛頓1661年開始在劍橋念大學,1665年拿到了學位,其時倫敦爆發大瘟疫,學校停學兩年時間,他在家里研究微積分、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對,沒錯,牛頓大學畢業后呆在家里研究的都是這種影響人類發展的課題,我愿稱之為神而非人,天才就是這么的讓人望塵莫及。 言歸正傳,同一時間,一位叫萊布尼茨的德國數學家也在進行微積分的研究,并于1684年發表了他的研究論文,而牛頓直到1704年才給出了自己關于微積分的完整敘述。 這兩人在當時算是共同創立了微積分的初步概念,其理論尚且存在嚴重的瑕疵,數學界對此還頗多爭議。時間到了19世紀,由幾代數學家經過了200多年的努力之后,終于解決了微積分之前存在的矛盾,讓它終于可以自圓其說了,這個時候它才具有了成為‘學科’的可能性?!?/br> 這下輪到時小硯目瞪口呆了,她終于明白晏錦書為什么對“感情”或是“女生”幾乎無感了,因為他把精力都奉獻給了數學! 說起科學家的生平和微積分的發展與歷史,居然如數家珍! 什么樣的人腦子里面會裝這些東西???跟他漂亮的外表差太多了吧! 晏錦書自信滿滿地做總結陳詞:“所以1669年的時候,牛頓甚至都還沒有公開發表過任何關于微積分的表述,在沒有任何書籍面世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讓它成為大學必修課的。而且,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是《高等數學》的發展階段,真正形成《高等數學》的完整概念,至少已經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事了。 這個漏洞百出的段子,只有數學不好的人才會相信,因為他們掛科的怨恨無處發泄,只想讓牛頓來背鍋?!?/br> 時小硯表示:遇到不符合“牛頓運動定律”的影視畫面時我也會說牛頓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卻沒有想到,這個關于高數的段子才是真的冤枉死牛頓了! 【我的數學是從高中開始不太好的,主要是因為我們學校平時練習的題都太難了,比高考難得多,我平時考十幾二十分的人,高考數學考了一百多分,我真的是被學校的試卷虐到恨死數學了,后期完全放棄了數學的學習,所以大學堅定地選了沒有數學的學科! ps:雖然我如此討厭數學,但一碼歸一碼,牛頓的清白還是要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