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微博熱搜通未來、上門霸婿、[綜漫]異能名為噠宰的我、在戀愛節目里有點心機又如何、我和反派的高危日常、心動幾分[電競]、[綜武俠]朝天闕、[原神]不敬仙師、全宇宙都在傳頌我的馬甲(穿越)、[HP]這個黑魔王我不做了
早前她還因為蕭絳拒絕喝她遞到面前的松醪酒,罵過蕭絳沒品位??煞讲攀捊{身上那么明顯的酒香,顯然是前一晚喝了不少松醪酒,不然不會已經到了今天下午酒氣還不散。 楚卿撇撇嘴,她這老對頭還真是越來越難懂了。 林七站在一旁,擔心道:“大人,祁王怎么來了?” 楚卿解釋:“楚二和祁王有婚約,我也才剛知道。八成是祁王的人發現我去過秉燭書齋,懷疑我和楚欽有關,親自來興師問罪了?!?/br> 楚卿放下手里的茶盞,面色嚴肅起來:“以我對祁王的了解,沒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他不會輕易下定論。所以你我暫時留在將軍府,問題應該不大。但楚二和祁王的婚約是圣上欽賜,退婚一事,恐怕很麻煩?!?/br> 想到此處,楚卿又吩咐:“小七,你去趟海云端,幫我約蘇jiejie在添香茶樓見面。 “今晚就見!” 前腳,林七出了霜頤院。后腳,柳嬤嬤又來了。 方才柳嬤嬤找楚卿去蔣氏那挑首飾,被突然造訪的祁王橫插一腳,眼下見祁王走了,忙又過來喊人。 楚卿帶上玉竹,跟著柳嬤嬤到霜頤院時,蔣氏正坐在堂前挑首飾。霜頤院的丫鬟們站成一排,手里捧著擺著首飾盒的木盤,正等著楚卿來挑選。 蔣氏見楚卿來了,忙招呼她過來,開口第一句卻是:“聽柳嬤嬤說,你又和西院的人起爭執了?” 楚卿立刻看向柳嬤嬤:“嬤嬤,你告狀!” 蔣氏在楚卿的手上拍了一下:“你少嚇唬柳嬤嬤?!?/br> 楚卿辯解:“我沒和西院的人爭執。我只是沒讓他們進我的房間而已。就算是我的姑父,那也是男子。我不讓他進我的閨房,不是很正常嘛!” 蔣氏就知道說不過她,又問:“那祁王呢?他就不是男子了?你們可還沒成婚呢,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像什么樣子?” 楚卿反駁:“那我總不能在院子里招待人家吧,多冷??!” 蔣氏不由失笑:“你啊,不知羞!還沒嫁過去,就開始心疼人了?!?/br> 楚卿:??? 她是說自己怕冷來著。 楚卿只想趕緊把這個話題糊弄過去,便沒解釋,開始到丫鬟那挑首飾。 蔣氏走到她身邊,慚愧道:“小二,你爹是個粗人,從前也沒送過娘什么貴重的禮物。這些首飾,大多是娘從蔣家帶來的嫁妝,不算貴重,但總歸是個心意,你別嫌棄?!?/br> 蔣氏的娘家遠在瀘州,家境一般,不算太富裕。楚卿也從西院人的閑言碎語中聽到過一些蔣氏的出身,她看得出來,這些首飾已經是蔣氏全部的積蓄了。 楚卿離家的時候才九歲,后來四處闖蕩,為保自身安全,一直女扮男裝,幾乎沒接觸過首飾。再后來入仕,更是終年男裝加身。 這些女兒家的東西,楚卿其實不懂。 但她依舊拿起一支簪子,裝作十分喜歡的樣子在頭上比了比,又反手插在發髻上,對著一旁丫鬟手里的鏡子照了照,笑道:“嗯,好看,果然人生得美,戴什么都好看?!?/br> 蔣氏失笑,上前把楚卿頭上的簪子取下來,無奈笑道:“你啊,這個不是這么戴的?!?/br> 說完,又給楚卿好好戴上。 蔣氏給楚卿戴簪子的時候,楚卿就借著銅鏡打量她。身后的女人眉眼溫柔如水,即使初露老態,卻依舊能從眼角的細紋下看見年輕時的風韻。 她忍不住轉過身,拿起一支珠花,趁蔣氏沒注意,戴在了她的耳側。 蔣氏忙要取下來,楚卿攔住她:“拿下來干嘛,好看!” 蔣氏道:“娘都一把年紀了,哪還能戴這個?” 楚卿不服:“誰說年紀大就不能好好打扮了,女人啊,只要想打扮,隨時都能打扮?!?/br> 楚卿眼底的光太亮,蔣氏看過去,只覺得晃眼。她低下頭,嘆道:“你爹都走了多少年了,娘打扮,又給誰看呢?” 楚卿幾乎沒有思考:“當然是給自己看了。誰說女子生在世上,一定要像園子里花一樣,只給旁人觀賞?只要自己高興,管別人怎么看呢?!?/br> 蔣氏怔在原地,久久說不出話來。她活了近四十年,從來沒想過還有這樣的答案。 她沉默良久,看向楚卿,不免困惑:“小二,我覺得你好像和從前不一樣了?!?/br> 楚卿心虛,下意識揉了揉耳垂,避開蔣氏的目光:“是嗎?可能是差點死過一次,想通了吧?!?/br> 蔣氏沒多想,拍了拍楚卿的手,欣慰道:“娘之前還擔心你日后嫁到祁王府,住不習慣,會受委屈?,F在看來,倒是娘多慮了?!?/br> 一提起和祁王的婚事,楚卿就一個頭兩個大。她忙岔開話題:“娘,別說我了。說說你唄!以后我要是真嫁人了,你打算怎么辦?” 蔣氏嘆了一聲:“我這把年紀,還有什么好打算的。日子捱一天是一天,這么多年不也過來了?!?/br> 可楚卿卻不這么想,她問:“娘,你就沒打算再嫁一次嗎?” 楚卿的話太出格,不僅驚到了蔣氏,連一旁端首飾的丫鬟們都驚了一跳。 可楚卿說這話并不是臨時起意,這件事,她已經考慮很久了。 在楚二為數不多殘存的記憶里,只有一件事特別清晰。 蔣氏在嫁入楚家前,曾有一位情投意合的竹馬。那人姓沈,出身杏林世家。蔣氏嫁到京城后,沈郎中也背井離鄉遠赴京城,在晟都開起一家杏林醫館,行醫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