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吐蕃論欽陵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后媽帶萌娃嫁入豪門、國民作精有主角光環、南唐節度使、二流貨色2:浮燈、穿成贅婿文男主的炮灰前妻、每天都在被狗男人碰瓷 (修仙NPH)、農門團寵六歲啦、魂穿后嫁給斷袖死對頭、我的微博熱搜通未來、上門霸婿
回到皇宮后,武媚連下幾道懿旨。 貶去岑長倩千牛衛大將軍的職位,由曹仁師接替。 貶去李崇義戶部尚書,由黃祿超擔任。 貶去戴至德中書侍郎職位,由丘神績接替。 另外還有許多跟著李弘參加政變的官員,盡皆遭到貶處,李弘徹底成為了一個光桿司令。 不過他這次死里逃生,早猜到會有這種結果,就算皇位不保,總比沒了命要強。 與此同時,武媚還親自下旨,將上官婉兒封為上邽縣主,賜給武承嗣為妾。 她故意讓上官婉兒的爵位比周王府另兩位妾室低一品,地位自然會受到影響,也算是對上官婉兒的一種報復。 緊接著,武媚便開始謀劃廢立皇帝的事,然而就在這時,英王府的人報告,說李顯失蹤了,武媚大為震怒,立刻派人四處尋找。 這一找便是半個月,卻依然沒有李顯下落,因為這個原因,李弘的皇位得以延續。 不過朝中大權都已落入武媚手中,李弘也看的開,不再與武媚奪權,整日待在后宮中與貴妃玩樂。 與此同時,唐朝西面,薛仁貴率領的西討軍終于到達安西四鎮。 四鎮中,龜茲鎮位于東北方向,是連接唐朝與其他三鎮的樞紐,也是安西都護府所在。 換句話說,如果龜茲鎮失守,另三鎮很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況。 故而吐蕃人每次攻打安西四鎮,目光都盯在龜茲鎮上。 論欽陵打下的拔換城,便是龜茲鎮最南面的一座小城。城池雖小,卻是吐蕃進入龜茲鎮的門戶。 吐蕃大軍打下拔換城后,立刻開始調動糧草和部隊,做好全面入侵龜茲鎮的準備。 經過一個月的休整,吐蕃人對外號稱拔換城一帶已集結四十萬大軍,準備一舉吃下安西四鎮。 九月初八,論欽陵親自統帥五萬精銳,朝著拔換城北面的且未城進發。 且末城以南六十里,有一座虎兒嶺,要過這山嶺,只有一條被兩山所夾的狹窄山路。 虎兒嶺左右山道之上,已各架好了五十多門火炮。 郭待封站在一門火炮旁邊,伸手摸著金屬炮管,微笑道:“今日就用這幫吐蕃崽子試試咱們火炮的威力!” 韓成皺眉道:“郭將軍,我聽說論欽陵很不好對付,薛大將軍讓咱們與張玄遇將軍一起守好且末城。咱們冒然在此設伏,有些不妥當吧?” 郭待封心道:“你原先不過周王身邊一名親衛,也敢在戰場上教我怎么做?” 淡淡道:“倘若真聽薛將軍的話老老實實守在且末城,大伙還有立功的機會嗎?” 于龍大聲道:“不錯,薛將軍讓咱們領兩萬人守在城中,他自己卻領三萬人出去作戰,分明是想獨吞戰功?!?/br> 他與獨孤德因捉拿蕭楷有功,被武承嗣封為西討將軍,這次也隨軍作戰。 韓成冷冷道:“既然大帥將軍隊交給薛大將軍,咱們聽他的安排就是,于將軍從未參過外戰,不知軍令如山的道理嗎?” 就像郭待封瞧不起他一樣,他也瞧不起從未上過戰場的于龍。 郭待封沉聲道:“韓將軍,薛將軍固然善戰,但咱們唐朝會打仗的將軍并非只有他一人,本將隨李公南征北戰幾十年,你莫非信不過我嗎?” 韓成皺眉道:“可是……” 郭待封一擺手,打斷道:“你既說要聽薛將軍的話,那我問你,他與我等分別時,指令由誰統領這支人馬?” 韓成愣了一下,不吭聲了。 薛仁貴分兵之際,將這支部隊的指揮權交給了郭待封。 他心中不快,便沒有再多停留,和羅素一同返回虎兒嶺右邊的山嶺。 雖說這兩萬人由郭待封統領,但韓成是武承嗣親信,在西討軍中很有地位。 郭待封雖瞧不起他,卻也不敢得罪他,將另一側的一萬軍馬交由他指揮。 到了右嶺,韓成皺眉道:“羅兄,剛才你為何不開口相勸?莫非你也贊同郭將軍在此設伏?” 羅素沉默了一下,道:“韓兄,咱們一同跟著大帥打了遼東之戰,有些話我也不瞞你,我的確認為主動出擊,比被動防守更好?!?/br> 韓成眉頭皺的更深,他一向只聽武承嗣命令行事,武承嗣讓他聽薛仁貴的,他便唯薛仁貴馬首是瞻。 羅素接著道:“韓兄,其實郭將軍沒有說錯,要想立功,不主動出擊是不行的?!?/br> 韓成哼了一聲,道:“我們不能只想著立功,倘若戰事不利怎么辦?” 這時,一旁的程伯獻忽然道:“韓將軍,其實你不必擔心,此事是郭待封一人堅持,到時真打輸了,責任也在他,怪不到咱們頭上?!?/br> 他這次也隨軍出征,被武承嗣任命為中郎將。 韓成怒道:“倘若真的戰敗,損兵折將事小,火炮被吐蕃人繳獲事大!我到時候怎么向大帥交代?” 程伯獻愣了一下,點頭道:“對,火炮是咱們的致勝武器,絕不能落入吐蕃人手中!” 羅素也皺起了眉頭:“可瞧郭待封剛才的模樣,咱們只怕勸不動他?!?/br> 韓成想了想,道:“要不然咱們派人去找張玄遇,讓他領兵出城,在后方接應我等?!?/br> 他覺得兩萬人伏擊論欽陵的五萬人不太穩當,若是再多上張玄遇的兩萬,便穩妥的多。 程伯獻搖頭道:“從張玄遇之前的言辭來看,他已經被論欽陵打怕了,絕不會答應出城?!?/br> 頓了一下,接著道:“而且且末城若是沒有軍隊防守,吐蕃人若從別路繞過來突襲,咱們的后路就被堵住了?!?/br> 韓成和羅素都皺眉不語。 便在這時,只見一名斥候飛奔而來,大聲道:“韓將軍,羅將軍,吐蕃大軍的先鋒已到了十里外?!?/br> 韓成吃了一驚:“來的好快!” 他以前跟著武承嗣,只用聽命行事便可,這次獨當一面,心中總有些莫名的不安,忙問:“來了多少人?” 斥候道:“先鋒軍為一萬騎兵,由吐蕃將領彌加統領?!?/br> 韓成在來的路上,早已對吐蕃軍隊情況有所了解,知道彌加是吐蕃猛將,被吐蕃人稱為“暴熊”,據說曾將一只熊活活打死。 韓成苦笑一聲,道:“現在撤退也來不及了?!?/br> 程伯獻向斥候問:“吐蕃主力距離先鋒軍有多遠?” 斥候道:“還未探到吐蕃主力?!?/br> 程伯獻道:“再探!” 斥候領命去了,過了一會,郭待封派了一名傳令兵過來,說讓韓成做好作戰準備。 韓成當即下令,讓火炮、弓兵、步兵、騎兵都做好戰前準備。 沒過多久,只見遠方蜿蜒的道路上出現一個黑點,緊接著黑點拖長,變成一條黑色長蛇,馬蹄聲也隱隱可聞。 再近一些時,便可瞧見來的是一支黑壓壓的軍隊。 當這支軍隊來到嶺口時,忽然停了下來。 韓成向下方看去,只見領頭的將軍威武雄壯,吐蕃騎兵個個人高馬大,隊列整齊,并不輸給唐軍。 韓成心中更加沉重,從這支軍隊的氣勢,便能看出他們戰力很強,實為唐軍勁敵。 也不知是不是發現了什么,這支吐蕃前鋒一直在嶺口駐足不前,韓成心中越來越焦急。 便在這時,又有一名斥候急奔而來,大聲道:“韓將軍,羅將軍,剛剛于闐守軍來報,和田河附近出現大股吐蕃人,人數有三萬多,正朝著西北方向前行!” 韓成失聲道:“不好,他們是想從西面繞到龜茲鎮!” 羅素沉聲道:“既然有三萬多人,那么一定是吐蕃主力,難怪斥候探不到吐蕃主力所在?!?/br> 韓成急道:“我們需立刻返回龜茲鎮,那里沒有重兵把守,若是吐蕃人突襲,后果不堪設想!” 程伯獻冷靜道:“將軍不必驚慌,張玄遇將軍很快也會得到消息,定會領軍撤回龜茲,足以守住一陣子,倘若吐蕃人真襲擊龜茲,我們也來得及救援!” 韓成定了定神,道:“說的也是?!?/br> 羅素望著下方,皺眉道:“快瞧,這幫兔崽子好像在扎營!” 韓成向下看去,果如羅素所言,吐蕃人都下了馬,聚集在虎兒嶺前方平地上,從車隊中取出各種工具,忙活成一團。 韓成抬頭看了看天色,心中充滿困惑。 此時午時剛過,吐蕃人為何這么早便扎營?而且又為何選在虎兒嶺入口處扎營? 這時,又一名傳令兵過來了,說道:“韓將軍、羅將軍,郭將軍有令,讓你們做好作戰準備!半個時辰后,突襲下方的吐蕃先鋒!” 韓成怒道:“我等不是已經設好埋伏了嗎?為何要主動下去作戰?” 傳令兵吶吶不語,他就是個傳令的,哪能回答韓成。 韓成冷哼一聲,道:“羅兄,咱們過去找郭將軍問個清楚?!?/br> 兩人來到對面山嶺,郭待封見他們過來了,皺眉道:“兩位,大軍馬上就要作戰了,你們不做戰前準備,跑過來做什么?” 韓成質問道:“先前說打埋伏,現在為何又要主動攻擊?” 郭待封搖頭道:“韓將軍,戰事哪有一成不變的道理?只有臨機應變,方能克敵制勝?!?/br> 韓成怒道:“應什么變?你如此冒進,不怕中了吐蕃人的陰謀嗎?” 郭待封冷冷道:“用兵哪有不行險的,周王殿下當初能打下契丹,還不是兵行險招?” 韓成大聲道:“你怎能與大帥相提并論?” 羅素見郭待封臉色越來越難看,忙拉住他,向郭待封道:“郭將軍,你要改變作戰計劃,總得有個理由吧?” 郭待封哼道:“你們想必也得到于闐的報告了吧?” 羅素點了點頭:“是的,吐蕃三萬多人出現在和田河,應該是想繞道突襲龜茲!” 郭待封道:“根據兵部情報,吐蕃人號稱四十萬大軍,實則能戰之兵只有八萬多人。拔換城有三萬多守軍,和田河有三萬多人馬,這說明什么?” 羅素皺眉道:“你是想說,攻打且末城的只有這一萬人馬?” “不,這一萬人馬不是攻打且末城,而是做疑兵之用?!惫庖荒樅V定: “你瞧瞧下面的吐蕃人,他們這么早就下營,說明他們根本不急著攻打且末城?!?/br> 韓成擰眉道:“我總覺得這支吐蕃先鋒有問題,咱們冒然出擊,說不定會中了他們的陰謀!” 于龍嗤笑道:“韓將軍,如此畏首畏尾,只會錯失戰機?!?/br> 獨孤德沉聲道:“不管他們有何陰謀,咱們兩萬對一萬,而且他們現在毫無防備,斷無不勝之理!” 韓成還要再說,郭待封冷冷道:“韓將軍,你若是怯戰,那就在一邊看著好了,就算只有一萬人,本將也能擊潰下面這支吐蕃先鋒!” 韓成惱怒不已,但郭待封已不再理他,自顧去整軍備戰,他無可奈何,只能與羅素一同返回右嶺。 羅素試探道:“韓兄,咱們等會要一起出戰嗎?” 韓成默然良久,嘆道:“羅兄,你是不是也認為我怯戰?” 羅素忙笑道:“怎么會,你當初隨大帥打契丹人、高麗人時,作戰英勇,何曾有過怯戰的行為?” 韓成臉色緩和了些,道:“事到如今,郭將軍既然堅持要出戰,我們也只能出戰了?!?/br> 羅素笑道:“好,我這就去傳令,讓將士們做好出戰準備!” 西討軍全部士兵都配有戰馬,上馬便是騎兵,下馬能當步兵、弓兵。 一聲令下,眾軍士將火炮留在原地,個個騎上馬,蓄勢待發。 沒等多久,郭待封那邊沖鋒的鼓聲響起,韓成和羅素統領大軍,從山嶺斜坡沖下。 正在搭設營帳的吐蕃人個個大驚,匆忙應戰,不少人連馬都沒騎上去,便被殺死了。 吐蕃主將大吼:“撤退,快撤退!” 這支吐蕃部隊果然訓練有素,很快便聚在一起,朝著后方撤退。 郭待封立刻領兵追擊,羅素見韓成并未下令追擊,策馬來到他身邊,皺眉道:“韓兄,為何不追?” 韓成道:“咱們總不能將火炮留在山嶺吧。再說了,敵軍已潰敗,郭將軍獨自去追也足夠了?!?/br> 不少將領見韓成放著大好的功勞不要,心中都暗生怨言。 就連程伯獻也暗暗皺眉,心道:“我要是被分到郭將軍手下就好了?!?/br> 韓成命手下將士打掃戰場,剛才交戰時間不長,卻也殺死了近千名吐蕃人,還繳獲了不少鎧甲、兵器和戰馬。 正當韓成要下令返回虎兒嶺時,前方奔來一騎,卻是郭待封的斥候。 那斥候急道:“韓將軍,郭將軍追著吐蕃人到了喀拉河,吐蕃人無法渡河,轉身死戰,戰況激烈,郭將軍讓您速去支援!” 韓成近來也讀了不少兵書,沉聲道:“吐蕃人背水一戰,只怕會血戰到底,郭將軍就算取勝,也會傷亡慘重?!?/br> 羅素急道:“韓兄,都這時候了,就別廢話了,趕緊領軍救援吧!” 韓成回頭看了一眼虎兒嶺,遲疑道:“山上的火炮可不能放著不管,這樣吧,慕容郎將,你領一千人在這里看守火炮!其余人隨我一同去支援郭將軍!” 慕容軒急道:“韓將軍,末將也想參加作戰,您讓別人看守吧!” 韓成怒道:“讓你去你就去,執行命令吧?!?/br> 說完帶著近九千人馬,朝著南面急行。 韓成帶兵沒有別的優點,惟有謹慎而已,大軍從一片林子經過時,他目光便一直望著林子方向,擔心有伏兵。 看了好一會,他臉色忽然巨變,大喊道:“停!快停下!” 傳令兵聽到他命令,立刻將命令大聲傳達,從前往后,一個個傳令兵接力一般呼喊“停止前行”,大軍總算停下。 羅素驅馬上前,皺眉道:“韓兄,又怎么了?” 韓成急道:“咱們這么大的馬蹄聲從林子旁邊經過,里面卻沒有一只鳥飛出來,這林子一定有問題!” 羅素轉頭朝林子望去。 便在這瞬間,一陣奇怪的鼓聲響起,緊接著,無數箭矢從密林中射出,唐軍臨近密林的一側頓時人仰馬翻。 羅素緊緊勒住受驚的馬,大聲道:“敵襲,全軍做好戰斗準備!” 韓成急道:“快撤,這是敵人的陰謀,不可與他們交戰!” 羅素也反應過來,郭待封先前應該也從這里經過,卻沒有受到伏擊,顯然吐蕃人是想將他們全部吃掉! 當即傳令,命大軍撤退! 吐蕃人緊緊在后面追擊,唐軍傷亡不斷擴大。 到了虎兒嶺,韓成渾身一陣冰涼,只見嶺口夾道處,一支吐蕃軍隊整整齊齊的羅列好了。 大軍右側,一排排開蓬馬車上,裝滿了唐軍的火炮。 武承嗣寄予厚望的火炮還沒有發一炮,便成了吐蕃人的俘虜。 韓成、羅素和程伯獻個個臉色慘白。 這時,吐蕃大軍最前方的一名男子驅馬上前幾步,緩緩道:“你等已被我斷了退路,斷無生路,何不早早歸降?” 那男子身材雄壯,雙目神采奕奕,一口唐語說的極為標準,若非頭上結有辮發,倒像一名英武的唐朝將領。 韓成見過論欽陵畫像,知道這男子就是他本人,怒道:“我大唐軍隊誓死不降,弟兄們,隨我沖??!” 朝著側面的火炮沖鋒,心想就算死了,也要想法子將火炮奪回來! 他剛沖不久,馬車旁的吐蕃人立刻散去,火炮重新落入唐軍手中。 韓成有些發愣,萬萬沒想到這么容易就將火炮奪回來了。 忽然,他聽到身后廝殺聲大響,轉頭望去,心中又是一涼。 原來在他沖鋒時,論欽陵身后部隊突然沖了上來,如同一柄尖錐,將唐軍從中截斷為兩半。 韓成眼下顧不得那么多了,命手下軍士將火炮圍在中間,怒吼道:“將士們,隨我一起沖出一條血路??!” 一馬當先,率領隊伍朝虎兒嶺夾道方向沖去。 然而,唐軍為了帶上火炮,速度受到極大影響,根本沖不快。 程伯獻嘶聲道:“將軍,別管火炮了,吐蕃人故意讓我們奪回火炮,就是想用火炮牽住我們,讓我們無法突圍!” 韓成此刻滿臉盡是鮮血,一邊揮舞著長槍劈砍,一邊大聲道:“不行,一定不能讓火炮落入吐蕃人手上,絕對不行!” 程伯獻心中大罵,但周圍盡是吐蕃人,也沒有余力再說話。 另一邊,論欽陵不斷下達命令,將分為兩半的唐軍裹的水泄不通。 隨著時間推移,論欽陵漸漸皺眉,唐軍雖然死傷慘重,但他手下的吐蕃人傷亡也不小。 他心想:“這支唐軍戰力尤在我們吐蕃最精銳的部隊之上,難怪大唐能稱霸四方。幸好我用計讓三萬西討軍返回長安,不然今日未必能取勝?!?/br> 轉念又想:“彌加只有一萬人,一定打不過那支萬人唐軍,需得想法子將那支唐軍誘過來?!?/br> 當即傳令,放緩攻勢,同時在南面留一個缺口。 沒多久,便有幾名唐軍從南面逃出包圍,朝著喀拉河方向去了。 等他們逃走后,論欽陵才下令堵住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