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唐朝第一場大?。?/3)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后媽帶萌娃嫁入豪門、國民作精有主角光環、南唐節度使、二流貨色2:浮燈、穿成贅婿文男主的炮灰前妻、每天都在被狗男人碰瓷 (修仙NPH)、農門團寵六歲啦、魂穿后嫁給斷袖死對頭、我的微博熱搜通未來、上門霸婿
沛王府。 書房中,魯王李靈夔在房中來回踱著步子,一邊走一邊不住說道: “陛下真是太不像話了,一言一行都受女人cao控,我大唐的天下到底是姓李還是姓武?” 沛王勸道:“皇叔公莫要動氣,眼下國家到了危難之時,我等李氏子弟必須迎難而上,守住祖宗傳下的江山才是?!?/br> 李靈夔惱怒道: “陛下對武氏言聽計從,而武氏又在朝中大權獨攬,明明是他們武氏子弟惹下的麻煩,導致吐蕃人要攻打我們。 現在我們李氏為了國家大局,愿意犧牲宗室公主,平息兩國干戈,結果他武氏還不愿意?這不是豈有此理嗎?” 鄭遠寧嘆道: “這些年國家年年征戰,國庫早已空虛,如今高麗的戰事還沒完,要是再和吐蕃人打起來,只怕要天下大亂!” 魯王咬了咬牙,道: “本王聽說吐蕃國有超過五十萬的軍隊,國力并不弱于我朝,若是與他們開戰,我朝將永無寧日!” “皇叔公所言極是,吐蕃人這次來犯的就有二十萬大軍,只可惜父皇如今只聽武氏的話,只怕很難做出正確決定?!?/br> 魯王雙眉一揚,道:“本王這就去聯系宗室各王,向陛下聯名上書,一定要避免這場戰爭!” 沛王瞇著眼道:“不僅如此,這次也是咱們李氏與武氏的一次爭斗,只要讓父皇采納了咱們的意見,那就是對武氏的一次巨大打擊?!?/br> 魯王連連點頭:“好,好,本王這就去,這就去!” 魯王離去后,鄭遠寧見沛王雙眉依然緊緊皺著,不解道:“殿下是擔心諸王的聯名上書沒有用嗎?” 沛王搖了搖頭,感嘆道: “您有所不知,父皇外表看起來謙和,其實極有主見,他認定武氏可以信任,便能毫無保留的將朝政托付給她,任誰勸說也沒有用。 只要他不愿意將太平嫁出去,就算所有皇叔和皇叔公一起上書,他也不會改變主意的?!?/br> 鄭遠寧捻須道:“不錯,陛下外柔內剛,僅靠魯王他們恐怕沒有辦法,咱們還需想其他辦法?!?/br> 沛王沉吟道: “父皇不愿將太平嫁出去,完全是出于對她的寵愛,咱們也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br> “殿下的意思是?” “咱們只要讓太平做出讓父皇不喜的事,讓她先失寵,咱們再上去推上一推,此事成功的把握就大了?!?/br> 鄭遠寧微笑道:“看來殿下已有妙策?!?/br> 李賢笑道:“這事也不難,咱們可以制造機會,讓太平公主與此赤都赤贊相見,以太平的性子,兩人必起沖突?!?/br> 鄭遠寧目光一亮,道:“主意是好主意,只怕僅僅起沖突還不夠?!?/br> 沛王笑道:“咱們可以告訴赤都赤贊,讓他孤身一人去見太平,如此一來,太平便很可能讓人毆打赤都赤贊?!?/br> 鄭遠寧冷冷一笑,道:“就算公主殿下沒有當場動手,咱們也可以在赤都赤贊出來路上,派人冒充公主的人動手?!?/br> 李賢微笑著點頭,道:“父皇為人謙守端謹,最不喜歡蠻橫逾規之事,只要太平做下這等事,父皇必為不喜,屆時我和皇叔公再一勸說,事情就成了?!?/br> 兩人相視一笑。 然而幾天之后,沛王漸漸焦躁起來。 自從那日之后,太平公主閉門不出,誰也不見,讓他一番盤算落了空。 就在這一日下午,一個驚天消息在長安城炸響,沛王得知后,也大驚失色。 唐軍敗了! 被吐蕃人擊敗,安西四鎮的拔換城已落入吐蕃人之手。 這個消息讓舉朝震動。 自太宗與突厥人渭水之盟后,大唐百戰百勝,幾乎沒吃過什么大虧,這也是世界各國畏懼唐朝的原因。 然而這一戰徹底打破了唐朝不敗的神話,也讓朝野上下為之震動。 大唐君臣原本雖然也忌憚吐蕃,但并沒有將他們當做對等的敵人。 直到這一刻,他們才意識到吐蕃人的強大。 …… 長安城中,如果要說誰最高興的話,無疑是赤都赤贊了。 吐蕃駐京署的大堂內,赤都赤贊滿臉喜色,向傳信的吐蕃人問道:“不是說好先不動手的嗎?怎么突然就打下了拔換城?” 那吐蕃人答道: “回王子,論欽陵說唐軍拔換城守將十分傲慢,似乎料定我們吐蕃不敢真的攻打他們,所以反其道行之,一舉打下了他們。而且他覺得沒有這場勝仗,唐朝不會將公主嫁過來?!?/br> 赤都赤贊笑道:“論欽陵不愧是我吐蕃第一大將,這一勝利來的很及時,本王倒要看看唐朝人還敢不敢小看我們!” “戰況詳細情況如何?”赤都赤贊手下那名沉毅男子問道。 此人名叫達古,是祿東贊的兒子,論欽陵的弟弟。 傳信兵答道:“論欽陵先派大量細作入城,而后率軍攻城,讓城內細作放火,城內大亂,兩天就被攻破了城池?!?/br> “殺了多少唐人?”赤都赤贊興奮道。 “破城后,唐軍四散而逃,我軍斬首三千余人,入城后,又殺死了兩千多反抗的百姓?!?/br> 赤都赤贊哈哈大笑: “當今天下,還有誰敢像咱們一樣教訓唐人?走,本王這就去他們皇宮,和他們皇帝談判!” 達古提醒道:“王子,唐人現在應該十分憤怒,咱們過去的話,就怕他們被憤怒沖昏頭腦,做出傷害到您的事?!?/br> 赤都赤贊吃了一驚,道:“對,對,先給他們點時間,讓他們冷靜一下吧?!?/br> …… 紫宸殿。 大殿內,武媚正在和蘇定方、劉仁軌商議,一名女官忽然來報,沛王進宮后直奔金鑾別院。 武媚心中一沉,料想李賢是想將吐蕃人打敗唐軍的事向李治奏稟。 她不敢耽擱,帶著蘇、劉二人,一同向金鑾別院而去。 來到金鑾別院正殿時,不僅沛王在這里,連太子也來了,一副惶恐不安的表情。 眾人在大殿內坐定,臉色都有些沉重。 武媚冷冷的道: “陛下,這幫吐蕃人毫不講信義,一邊派使臣向我朝求親,一邊卻率軍攻打我朝邊鎮。臣妾建議,立刻將吐蕃駐京署的人全部處死,再派大將去安西四鎮,驅逐吐蕃人?!?/br> 太子急道: “母后,使不得啊,吐蕃這次來犯有二十萬大軍,咱們遼東的仗還沒打完,哪還有余力對抗他們呀,不如把太平嫁過去吧?!?/br> 武媚瞪了他一眼:“虧你還是當朝太子,難道瞧不出來吐蕃人是蓄謀已久嗎?” 太子頭一縮,不敢再說了。 李賢揚聲道: “母后,就算吐蕃人蓄謀已久,但如今局面,朝廷確實不宜兩線開戰,國庫本就空虛,若是與吐蕃人開戰,戰爭絕不是短時間內能結束。到時候若是提高稅收,受苦的將是百姓!” 武媚冷冷的道:“所以按你的意思,要將你meimei嫁過去咯?” 沛王沉聲道:“兒臣也不愿將太平遠嫁吐蕃,但國家危難,身為皇室子弟,這時候也只有為國家做出犧牲了!” 武媚挑眉道:“也可以停止對高麗作戰,轉而對付吐蕃!” 沛王反駁道:“此時正是關鍵時刻,再有一年左右,遼東軍就能打下高麗,到時局面自然豁然開朗。否則等高麗人恢復元氣,咱們多年布置,就要付之東流了!” 武媚向劉仁軌和蘇定方看去,只見兩人都低著頭沒有說話,心中一凜,知道這兩人都支持沛王的看法。 只是不好明著反對自己,才沒有開口。 李治看了武媚一眼,皺眉道:“安西四鎮還有五萬多守軍,再讓蘇卿領右驍衛前去增援,爾等以為如何?” 沛王急道:“父皇,兒臣早就聽人說過論欽陵之名,此人極為善戰,而且吐蕃人很可能會聯合突厥人、吐火羅人共同對付我朝?!?/br> “那依你之見呢?” 沛王瞧出李治依然更看重武媚的意見,決定以退為進,道: “咱們除非像母后說的那樣,召回高麗軍馬,全力以赴與吐蕃人大戰一場,才有勝機。不然僅靠安西守軍和左驍衛,就算是蘇大將軍,恐怕也難以取勝?!?/br> 李治沉默了一會,道:“蘇卿,劉卿,說說你們的意見?!?/br> 蘇定方看了武媚一眼,說道: “陛下,安西四鎮四面皆敵,論欽陵有備而來,若是突厥人和吐火羅人再插手的話,確實很難對付?!?/br> 劉仁軌肅然道: “臣以為最主要的問題是后勤,因遼東之戰,軍械、糧草方面都捉襟見肘,短時間內還能支撐,但長期兩線作戰,恐怕只有向民間增稅了?!?/br> 李治拍案道:“不行!當年隋煬帝就是因戰爭讓百姓受累,動搖了國本,朕絕不做第二個隋煬帝,傳旨……” “陛下!”武媚忍不住喊道。 李治回頭看了她一眼,怔怔半晌,一揮手道:“讓朕再考慮一下吧,你們都退下,皇后留下?!?/br> “父皇!”李賢也跟著喊道。 “退下!”李治嚴厲道。 李賢低頭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了大殿。